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华  王辉 《海峡药学》2016,(8):233-235
目的 调查普外二区四种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干预与成效.方法 选取2012年1~7月(非干预组)和2014年1~7月(干预组)行甲状腺、乳腺、腹外疝、大隐静脉I类切口手术患者各213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合理性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08%降至23.94%;联合用药比例由6.13%降至0;用药指征合理率由79.38%升至100%;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2.16%升至98.04%;用药时机合理率由69.07%升至10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0.21%升至90.20%;用法用量合理率由87.63%上升至100%;抗菌药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由14.4%降至4.96%;总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由27.30%降至23.43%.结论 实施干预可以规范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余兴群  宦娣  王哲  黄斌  杨阳 《淮海医药》2013,31(5):444-44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普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6月)、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各200份,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6.50%(193/200)、27.00%(54/200),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分别为24.87%(48/193)、74.07%(40/54),预防性用药疗程分别为4.50、1.20 d。结论: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6份(干预前组),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46份(第一阶段干预后组),2013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3份(第二阶段干预后组),对比分析持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结果经积极持续干预,与2011年相比,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2%下降到18.2%、术后24 h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0%上升到83.3%,人均抗菌药物总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也由13.66%降为2.66%。结论经过2个阶段的积极干预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该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评价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1年1~12月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18例,对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程、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50%降至45.4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1 283.50元下降为735.10元;人均抗菌药物应用天数由原来4.52 d缩短至1.23 d(P<0.01);抗菌药物的累计DDDs由809.59降至502.1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86.31降至45.03,联合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由70.71%降至21.33%;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15.71%提高至48.00%。结论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很重要,对于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家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4):603-605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0例临床资料为干预前组,另抽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0例临床资料为干预后组,分析其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以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干预后组患者中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比例分别为80.00%和20.00%;其中头孢菌素类为主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53.33%提高到90.00%,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46.67%降至10.00%(P<0.05)。结论:药学干预促进了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及临床药师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98.56%下降至28.95%,降幅达70.63%;第2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6.31 DDDs/(100人·d)降至32.18 DDDs/(100人·d),降幅达66.59%;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可有效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5):4902-4904
目的:评价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分别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2年4月、2012年5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4年4月4个时间段,从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共计4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利用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的种类、给药时间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1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96%下降至33%,药物利用指数从1.44下降至0.79,药物选择合理率从19.8%上升至100%,给药时间合理率从43.8%上升至100%。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使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93
目的探讨我院综合措施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I类手术患者为干预前组,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0例I类手术患者为干预后组,其中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48.8%降到28.5%、药物选择不当率由78.7%降至43.2%,给药时机不当由29.5%降至10.8%,用药疗程不合理率由44.3%降至27.0%、剂量与用法不合理由24.6%降至5.4%;呈不断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因素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1、2012年两次专项整治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随机调取2011、2012年我院2次整治活动前后3个时间节点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共186份,进行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等评价指标上合理率明显提高,整治前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2011、2012两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选药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等问题,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将是我院今后长抓不懈的目标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甲状腺、乳腺、腹外疝、闭合性骨折固定术4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记录相关用药医嘱,对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与干预前组(2010年1—6月)相比,干预后组(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性提高。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在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超过2 h给药、用药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可操作性强,能够发现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有效提高该类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46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适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占56.2%;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占78.1%;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占15.8%;术后继续使用疗程不合理的占38.3%;无术中用药及联合用药病例。结论:我院普通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给药时机情况较好,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适应证、品种选择及使用疗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份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对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高达93%;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为克林霉素、头孢唑林钠、美洛西林钠;85%术前用药时间比较合理;二联及以上的联合用药比率高达55.9%;术后使用时间>48h的比率过高(88.8%).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医院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苏泉美 《中国药房》2011,(41):3929-3931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药师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对乳腺、甲状腺及腹外疝3种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2007年)和2次干预后(2008年与2009年)我院择期行乳腺、甲状腺及腹外疝3种手术患者各180例,分成干预前、第1次及第2次干预后共3组,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对3组患者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3种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00%下降至第1次及第2次干预后的95.00%、60.56%;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从干预前的(6.76±3.10)d下降至干预后的(3.51±1.52)、(1.62±0.60)d;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从干预前的508.36元下降至干预后的262.61、98.82元;抗菌药物联用率从干预前的43.90%下降至干预后的12.20%、0;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从干预前的55.10%上升至干预后的82.80%、99.44%。结论:临床药师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对改善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是有效和可行的,是遏制抗菌药物滥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10年1~12月的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148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148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76%,单用的比例为95.87%;使用最多的是第1、2代头孢菌素;术后用药3~7d的比例为44.5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江西地区医疗机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通过摸底调查江西省10家三级甲等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进而制订相应整改措施。抽取2009年第1季度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共计300份作为对照组,同法抽取2010-2012年每年第1季度的病历分别作为第一阶段干预组、第二阶段干预组和第三阶段干预组,按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标准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3个阶段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分别下降至(68.33±3.70)%、(51.33±4.33)%、(35.67±4.94)%;用药疗程在48 h内的合理率从对照组的27.25%提高至干预后的43.85%、62.44%、74.60%;"非限制性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对照组的(35.00±4.71)%上升至干预后的(51.86±7.36)%、(77.57±7.14)%、(84.38±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轮持续性干预措施,可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保障干预成效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沈毅  顾申勇  谢宁  周卫英 《中国药业》2012,21(17):37-38
目的 评价医院5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4月至12月出院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肿块切除术和大隐静脉曲张术275例I类切口手术惠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7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4.55%,涉及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类4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分别为头孢噻吩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克林霉素.术前应用<0.5 h者2例(占0.73%),0.5~2 h者245例(占89.09%),未用药者28例(占10.18%);术前未用术中应用5例(占1.82%);术后应用≤24 h者248例(占90.18%),未用27例(占9.82%).平均住院费用6 854.80元,平均药品费用l 281.92元.抗菌药物总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1.14%,占住院药品总费用的6.10%.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刘晓玲  贺玫 《中国药业》2014,(17):82-8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医院2011年1至5月和2012年1至5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设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临床药师通过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长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进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00%降为61.11%;品种选择、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性提高;术前术后更换品种的病例降低;联合用药比例由2.55%降为0。结论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通过信息手段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开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干预的有效性,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按卫计委相关文件的要求,设计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流程,开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并嵌入医院HIS,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指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作了具体限制。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第一季度(软件应用前)与2015年第一季度(软件应用后)3个科室(骨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软件应用后(干预后)3个科室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显著下降(P<0.01),由软件应用前(干预前)的84.08%(169/201)降至干预后的56.52%(117/207);药物选择合理率有了显著提高(P<0.01),由干预前的48.52%(82/169)提高到了82.91%(97/117);术后疗程合理率显著提高(P<0.01),从干预前的55.03%(93/169)提高到了95.73%(112/117)。对给药时机及单次给药剂量无影响。结论:临床药师通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使得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该管理软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