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查阅近年有关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的文献资料,综述紫背天葵的同名异物品种、化成成分、提取及稳定性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紫背天葵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紫背天葵的生长发育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的块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入脾、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天葵苷、生物碱、内酯、香豆精类、酚性成分和氨基酸。对痈肿疮毒、瘰疬、淋浊带下、疔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导致水土流失,药材生  相似文献   

3.
紫背天葵生长发育各器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 Mak.植物内各器官的生长相关性。方法采用同样的栽培管理方法在不同土壤中种植紫背天葵1年,测定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紫背天葵各部分器官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植物地上部分越重,植株叶片数目越多,植物块根重量越大、越重;植物抽苔开花、结果越多,根的重量就越小,并与植物的侧根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侧根越多块根越重。  相似文献   

4.
紫背天葵泡腾片制备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等花青素类黄酮成分,将提取物制备成泡腾片.方法: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背天葵中花青素类黄酮成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泡腾片的工艺参数.用片剂质量检查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制备的紫背天葵泡腾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紫背天葵泡腾片较好地保留了原紫背天葵清凉饮料的口感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紫背天葵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栀子,黄连,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栀子的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栀子苷进样量在0.1521~1.181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0.62%。结论:所建标准可靠,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背天葵解毒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紫背天葵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段志芳  章炜中  黄丽华 《中成药》2007,29(2):274-276
紫背天葵(Begonia fim bristipulaHance)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燥、止咳化痰、消炎散瘀、消肿等药效[1]。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特产紫背天葵,民间用其作为代茶饮料,能消暑除热、助消化、健胃、解酒[2]。多糖是其营养成分之一,近年来发现许多中药富含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出最佳的种植土壤、施肥种类和施肥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土壤,不同的施肥种类、不同的施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在黑色石灰土和沙壤土中生长最好,以1*3*3*3(*为施肥顺序)的紫背天葵根最粗、最重。结论:紫背天葵在黑色石灰土和沙壤土中生长最好,以施氮肥和有机复合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除去紫背天葵中草酸成分,提取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等花青素类黄酮成分,将提取物制备成泡腾片。方法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背天葵中花青素类黄酮成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泡腾片的工艺参数。用片剂质量检查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制备的紫背天葵泡腾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 紫背天葵泡腾片较好保留了原紫背天葵清凉饮料的口感风味,符合泡腾片制剂质量要求。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制剂工艺适用于制备紫背天葵泡腾片。  相似文献   

9.
三种紫背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草一药,一般方书中均未见收载,易使人以为是紫草之误。根据文献记载,紫背草共有3种,现简介如下:一、最早见于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 “疥癣证治”中 “又恶癣方”: “紫背草入生明矾研细,傅二三次断根。  相似文献   

10.
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的块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入脾、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1].含有天葵苷、生物碱、内酯、香豆精类、酚性成分和氨基酸.能治痈肿疮毒、瘰疬、淋浊带下、疗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2].  相似文献   

11.
覃亮  董基  路宽 《中成药》2011,33(12):2082-2084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紫背天葵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以多糖收率为指标选择适当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加酶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法提取紫背天葵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3 h,加酶量3%。结论该工艺合理、简单,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Mak的块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入脾、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含有天葵苷、生物碱、内酯、香豆精类、酚性成分和氨基酸。能治痈肿疮毒、瘰疬、淋浊带下、疗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  相似文献   

13.
陈雄伟  邵玲  梁廉  潘镇涛 《中药材》2012,(9):1369-1373
目的:以带有球茎的不定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物质与活性炭(AC)对鼎湖山紫背天葵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影响。方法:组织培养单因子试验法。结果:NAA 0.3 mg/L+IBA 0.2 mg/L的组合较好地诱导球茎芽丛生根,但根数仍较少,根细、短小,幼小的不定芽萌发数量较多。添加300 mg/L活性炭明显提高生根质量并且抑制细芽点的分化,根数多达15.5条,根长范围在2.0~5.1 cm,根系发达,并且组培苗植株较高、球茎和叶片质量佳,生长健壮。将生根的组培苗带球茎分散为丛芽的形式移栽到泥炭土-珍珠岩(3∶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后成活率达到100%,植株出苗快,长势旺盛。结论:以MS+蔗糖30 g/L+NAA 0.3 mg/L+IBA 0.2 mg/L+活性炭300mg/L+卡拉胶7.0 g/L作为紫背天葵组培苗的生根体系,是离体快繁和保存本地特色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紫背天葵水提液析出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紫背天葵水提液析出物的红外、质谱、摄谱等的分析表明,其中主要成分为草酸,同时还含有一些无机物。  相似文献   

15.
紫背天葵栽培的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的块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入脾、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含有天葵苷、生物碱、内酯、香豆精类、酚性成分和氨基酸。可治痈肿疮毒、瘰疬、淋浊带下、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导致水土流失,药材生长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6.
粉刺多因青春期素体阳热偏盛,加之喜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湿热,壅滞于肺胃,循经上熏,郁结于头面而生。笔者以白花蛇舌草为主治疗数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邵考珍  何淑莹 《新中医》2016,48(12):204-206
目的:建立紫背天葵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0.5%磷酸-50%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0.8 mL/min;柱温30℃。结果: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0.05μg~1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3%(n=6)。结论:该方法可准确测定紫背天葵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紫背天葵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痤疮,又称暗疮、青春痘,好发于颜面、胸背处,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妇女,是一种常见的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粉刺"等范畴,多因情志波动、肝气郁结化热致肝火上炎;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或外感风热毒邪而发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利湿、软坚散结为主。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3年以来 ,笔者运用民间草药红背草、笔仔草组方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数例 ,疗效极佳 ,故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红背草鲜品 60 g、笔仔草鲜品 1 0 0 g,捣烂和入适量淘米水 ,纱布包绞汁生服 ,每日 2次。典型病例饶某 ,6岁 ,1 995年 3月 1 4日初诊。患者 2天前恶寒、发热 ,曾诊为扁桃体炎 ,近日尿量减少 ,尿色较深 ,食欲减退。诊见患儿面目浮肿 ,脉数 ,舌淡红 ,苔薄黄。尿常规 :尿蛋白 ( ) ,管型 ( ) ,WBC( ) ,RBC( )。拟诊急性肾小球肾炎 ,予红背草、笔仔草、煎汁服 3剂后尿量增加 ,热退肿消 ,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而愈。…  相似文献   

20.
朱××,女,16岁,面生粉刺二年余,前额及双颊部,密布大小不等的疙瘩,挤压时有白色粉状物,继后留有色素沉着及小瘢痕。取合谷、鱼际,中府、肺俞,均用泻法,每日一次。该患者仅针刺4次,面部疙瘩基本隐消,针刺半月后,面部光嫩,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