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体积和年龄对血清PS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穗生  汪柏林 《贵州医药》1998,22(5):335-336
为了解前列腺增生体积和患者年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影响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血清(PSA)进行测定,分析腺体体积和患者年龄对PSA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PSA水平是随着前列腺体积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年龄对PSA的影响取决于伴随的前列腺体积的增加,作者认为,血清PSA水平虽然是公认最有价值的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但在诊断前列腺癌时要考虑前列腺增生体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前列腺慢性炎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感染因子、尿液返流、代谢综合征、衰老过程和自身免疫应答在内的几种刺激,通过相应分子途径引起前列腺免疫细胞的组织定位和组成成分发生广泛改变,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之后引发的组织损伤和缓慢愈合,导致了BPH发生和进展。本文通过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前列腺免疫细胞在病理生理机制层面与前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抗炎药物对BPH-LUTS的干预作用,以其为BPH-LUTS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PSA、f-PSA及F/T在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前列腺癌(PCa)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56例血清中t-PSA、f-PSA,计算F/T值。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作指标,评价PSA三项指标单项以及串联应用的诊断性能。结果t-PSA≥4.0ug/L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57.14%,阳性预测值46.67%;f-PSA≥0.934ug/L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67.85%,阳性预测值50.0%;F/T≤0.15的敏感性为81.71%,特异性67.86%,阳性预测值50.0%;t-PSA、F/T串联应用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85.71%,阳性预测值69.23%;t-PSA、f-PSA、F/T串联应用的敏感性为85.719%,特异性92.86%,阳性预测值81.82%。结论t-PSA、f-PSA、F/T串联应用最具PCa与BPH鉴别诊断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2000~2005年204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总结并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PSA之间关系。结果20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78±6.44)岁,平均体积为(57、33±34.12)ml;平均PSA值(6.90±5.81)μg·L^-1;对患者年龄分组后显示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值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F=3.05,P=0.03;F=2.74,P=0.044);血清PSA值随前列腺体积增加而升高(F=11.37,P〈0.001),对患者年龄进行控制后仍然显示PSA值与体积正相关(r=0.31,P〈0.001)。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患者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6岁,主诉排尿困难5年,突然不能排尿1d,无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3×10^9/L[正常参考值(4.0~10.0)×10^9/L],中性粒细胞77.6%(正常参考值50.0%~75.0%),淋巴细胞17.4%(正常参考值20.0%~4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PSA值与勃起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IEF-5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和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对入选的BPH患者进行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以及前列腺增生症状评估;按照IIEF-5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血清PSA值测定,血清PSA值测定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位为μg/L。比较各组年龄、IPSS评分、血清PSA值之间的差异和PSA值与IIEF-5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包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41例患者资料,年龄59~89岁,平均(71.67±5.41)岁。轻度ED组,平均年龄(70.52±5.54)岁,共42例;中度ED组,平均(70.51±4.71)岁,共43例;重度ED组,平均(72.71±5.59)岁,共56例。各组间年龄及IP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A测定平均值分别为(3.56±4.45)、(4.63±7.46)、(5.44±4.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相关分析显示:IIEF-5评分和血清PSA值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0.67。结论:BPH患者有着很高的ED发生率,对于具有相似严重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其血清PSA值与IIEF-5评分存在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8.
付洪平 《江西医药》2006,41(10):795-79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用Bayer公司生产的ACS:18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PSA的含量,用B超仪测量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结果PSA、PSAD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差异显著,以PSA>4ng/ml为阳性,PSAD>0.15ng为阳性,对前列癌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7.5%和79.2%,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达95.8%。结论PSA和PSAD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特别是比单一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 PSAD)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3例前列腺增生 ( BPH) ,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 PCA)病人的 PSA和 PSAD及 40名正常人的血清 PSA。结果  2 3例 BPH中 44 % ( 10 /2 3 ) PSA>10 μg/L,3 0 %( 7/2 3 ) PSA<4μg/L,2 6% ( 6/2 3 ) PSA在 4~ 10 μg/L 之间 ;4例 PCA中 75 % ( 3 /4 ) PSA>10 μg/L,2 5 % ( 1/4 )PSA<4μg/L。BPH组与 PCA组的 PSA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1)。PSAD分别以 0 .1与 0 .2为界限值 ,对 PC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5 %、5 0 % ,特异性为 3 0 %、48%。结论  PSA与 PSA D对 BPH及PC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但对 BPH与 PCA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而且 PSAD并不比 PSA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等合并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评价总PSA(TPSA)与游离PSA(FPSA)/TPSA在BPH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BPH以及前列腺癌患者进行PSA测定,其中前列腺癌组30例、BPH无合并症组43例、BPH有合并症组71例(合并急性尿潴留组23例、合并尿路感染组36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12例),并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TPSA比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TPSA[(61.1±29.3)μg/L]明显高于BPH无合并症组[(2.8±0.6)μg/L]和BPH有合并症组[合并急性尿潴留组(5.1±2.6)μg/L,合并尿路感染组(6.7±2.0)μg/L,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8.1±5.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PSA/TPSA比值[(0.14±0.02)μg/L]明显低于BPH无合并症组[(0.27±0.04)μg/L]和BPl4有合并症组[合并急性尿潴留组(0.26±0.06)μg/L),合并尿路感染组(0.25±0.05)μg/L,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0.23±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有、无合并症的BPH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的BPH患者的TPSA值比无合并症的BPH患者增高,但TPSA、FPSA/TPSA对BPH、前列腺癌仍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行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80例PSA升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SA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治疗前后PSA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观察组穿刺活检结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PSA结果 低于对照组[(5圹.02±0.78)μg/L、(5.82±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PSA水平均得到下降[(6.45±0.94)ng/ml、(10.42±1.87)ng/ml,(5.23±0.75)ng/ml、(7.24±1.45)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tPSA水平下降结果 幅度超过50%的患者,穿刺结果 为阴性.结论 使用抗生素治疗用以对患者PSA变化观察在预测患者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更加准确的选择是否可以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两组实验对象,PCa组89例经B超、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PCa)者。BPH组为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c—PSA、t-PSA,记录结果并进干亍统计分析。结果PCa和BPH组的c—PSA、t—PSA和年龄值,BPH和PCa组t-PSA含量(3.6±2.4)ng/ml、(15.2±16.2)ng/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年龄值两组间,差异兀显著性(P〉0.05)。t-PSA的cutoff为10ng/ml时,Pca89例中45例为假阴性(50.6%),t—PSA的cutoff为2.5ng/ml时,Pca89例中24例为假阴性(27.0%),但假阳性率相应升高。BPH和Pca的c—PSA含量(0.08±0.06)ng/ml、(28.9±37.6)ng/ml(P〈0.01),c—PSA的cutoff为2.5ng/ml时,Pca89例中18例为假阴性(20.2%1。t—PSA的cutoff为10ng/ml时,与c—PSA同时阳性占46.1%,而将t—PSA的cutoff定为2.5ng/ml时,与c—PSA同时阳性占69.7%。结论c—PSA在t-PSA〈10ng/mL的特异性优于t—PSA,t-PSA的cutoff为10ng/ml的设置过高,建议将其调整为2.5ng/ml,结合c—PSA(cutoff:2.5ng/ml)将有效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入院时的血清PSA变化情况,探讨急性尿潴留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结果导尿治疗后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血清PSA水平从9.93±8.85ng/ml降至6.46±5.75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PSA≤4ng/ml组患者的PSA水平由治疗前的2.18±1.17ng/ml变为2.43±2.59n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4-10ng/ml组患者的PSA水平从5.95±1.43ng/ml降至4.09±2.00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PSA〉10ng/ml组患者的PSA水平从18.93±8.49ng/ml降至11.49±6.37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导尿解除尿潴留,可明显降低PSA〉4ng/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时的血清PSA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PSA,根据PSA值的高低,分为PSA正常组和升高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结果 PSA升高组与PSA正常组相比,前列腺体积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血清PSA正常组中,统计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有正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SA升高组中,统计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有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与前列腺体积大小有关,PSA与前列腺体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来看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的一个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检测前列腺癌和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指标游离PSA(fPSA)与总PSA(tPSA)及fPSA/tPSA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率。由于tPSA、fPSA测定值的高低与测定方法密切相关,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测定,从而找出血清中tPSA检测值在4~10ng/ml之间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fPSA/tPSA比值的临界值,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oche Elecsys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分别测定其tPSA、fPSA,计算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相比fPSA/tPSA的比值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剂时以<0.15作为fPSA/tPSA临界值,为前列腺癌早期发现、监测及预后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1979年由Wang等采用免疫沉淀法首次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PSA蛋白在雄激素调控下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内合成,绝大部分PSA蛋白泌入前列腺腺管、腺泡并最终进入精液。通过对精液中纤维黏连蛋白及其他凝聚蛋白的蛋白水解促使精液液  相似文献   

19.
钱岳晟 《家庭用药》2008,(11):58-58
我今年75岁,因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而就医。结果:1.PSA 17.92微克/升(参考值0-4微克/升)。2.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慢性前列腺炎“右中央区、右体中部”腺上皮有增生,呈PINI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