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术1154例长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Zhang BR  Zou LJ  Xu ZY  Mei J  Wang ZN  Sun DH  Yu WY  Wang L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43-246
目的 评价风湿性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5 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狭窄病变者 2 5 3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345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狭窄者 119例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关闭不全者 437例 ;合并三尖瓣病变的占 5 4 0 0 %( 75 7例 ) ,其中器质性病变 7 2 7%( 84例 ) ,功能性关闭不全 5 8 31%( 6 73例 ) ;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 339例 ;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与Ⅳ级者分别为 873例和 186例。应用侧倾碟瓣或双叶机械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合并三尖瓣功能或器质性病变者 ,同期行瓣膜成形手术。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病死率为 6 5 0 %( 75 / 115 4)。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顽固性心律失常、肾功能或呼吸功能衰竭 ,以及抗凝有关的出血等。长期生存 10 79例 ,随访时间为 8个月~ 2 0年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5 %病人·年。晚期死亡 6 6例 ( 0 39%病人·年 ) ;5、10与 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 89 46± 1 35 ) %、( 86 5 0± 1 91) %与 ( 6 7 86±6 16 ) %。生存的 92 9例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126例患者行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27~85(67.6±10.8)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01例,心瓣膜退行性变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75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0例,AVR+MVR(双瓣膜置换术,DVR)19例。结果行M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5±7.8)min,体外循环时间(85.3±10.1)min;行A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6±12.4)min,体外循环时间(142.3±15.6)min;行DVR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3.5±18.4)min,体外循环时间(182.3±21.8)min。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时间(25.7±5.9)d,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2.5±1.9)d。术后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未见瓣膜关闭不全。结论生物瓣膜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采用生物瓣的手术风险与机械瓣无异,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们对 1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三尖瓣置换术 (TVR) ,占同期心瓣膜置换术的3.4 1% ,并就 TVR的近远期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 19例 ,男 4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 2 .3± 10 .2岁。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10例 ,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9例。术前均有肝肿大 ,12例出现心源性恶病质。胸部 X线片示 :心胸比率 0 .6 9± 0 .12 ;超声心动图示 :三尖瓣重度反流 ,合并二尖瓣和 /或主动脉瓣病变 ;心电图示 :心房颤动 18例。术前心功能 级 5例 , 级 14例。行 TVR+二尖瓣置换术 (MVR…  相似文献   

4.
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4月开始 ,我们采用保留胸骨上部连续性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年龄 15~ 5 7岁 ,平均年龄41± 14.9岁。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 6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 3例 ;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伴心房颤动6例 ,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1例。心胸比率 0 .41~ 0 .91,平均 0 .6 5± 0 .15 ,心功能 级 5例、 级 4例。常规行心电图、胸部 X线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行二尖瓣置换术 (MVR) 6例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术 (DVR) 3例。病理诊断为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外科处理效果。 方法 对11例风湿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 ;首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 5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在首次手术中均曾行三尖瓣成形术 ,其中 8例为 Kay法 ,3例为 De Vega法。再次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对不需处理三尖瓣以外心内病变者 ,选择右侧前外侧切口 ,其余选择胸骨正中切口。行三尖瓣成形术 6例 ;三尖瓣置换术 5例 ,其中 3例为机械瓣 ,2例为生物瓣 ,术后对有肾功能不全者行腹膜透析和床旁血液透析。 结果 术后肾功能不全 6例 ,肝功能不全 5例 ,肺功能不全 3例 ,7例患者治愈出院 ;术后死亡 4例。 结论 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发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者 ,外科手术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共为 840例病人施行了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共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 3例 ,现道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例 1 女 ,42例。风湿性心脏病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中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IV级。 1989年 8月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见主动脉瓣严重纤维化、钙化 ,二尖瓣纤维化 ,瓣下结构挛缩。二尖瓣置换 2 7号、主动脉瓣置换 2 1号单叶机械瓣。心脏复跳后发现左心室后壁近左房室瓣环处有 1cm裂口 ,可见人工瓣环 ,遂立即建立体外循环 ,取 1 5cm× 1 0cm涤纶片…  相似文献   

7.
198 3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应用上海侧倾碟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12 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5 7例 ,女 6 5例 ;年龄 14~ 5 7岁。风湿性心脏病 119例 ,其中二尖瓣病变 6 1例 ,主动脉瓣病变5例 ,多瓣膜病变 5 3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 2例 ;房室管畸形矫正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术前有脑栓塞史 4例 ,肢体动脉栓塞史 1例。二尖瓣闭式分离后再狭窄关闭不全 5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 7例 ,瓣膜栓塞 1例 ,二尖瓣分离、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第 3次瓣膜置换者 1例。术前心胸比率 >0 6者 89例 ,其中 >0 7者 12例 ;房颤6…  相似文献   

8.
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病人瓣膜置换术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瓣膜的病理改变 ,及其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7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性瓣膜病 2 78例。二尖瓣复发性病变均以狭窄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 12 7例 (4 5 7% ) ,合并复发性主动脉瓣病变 33例 (11 9% )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 6 1例 (2 1 9% )。二尖瓣复发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交界硬化融合型 4 6例 (16 5 % ) ;(2 )后瓣钙化卷缩型 18例 (6 5 % ) ;(3)交界钙化融合型 177例 (6 3 7% ) ;(4 )瓣膜与瓣下结构钙化型 37例(13 3% )。所有病人均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33例 ;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作改良DeVega成形术 137例、Kay二瓣化环缩术加用成形环固定 5 1例。 结果 早期死亡 19例(6 8% ) ,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生存 2 5 9例 ,随访率 95 7% ,随访 6个月~ 2 2年 ,累计随访时间 116 2 2年。晚期死亡 15例 ,累计生存率 5、10、15年分别为 85 5 %、71 2 %、6 5 1%。抗凝过量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1%病人·年。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晚期瓣膜复发性病变 ,再次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的诊断、适宜手术时机、围术期处理以及手术疗效。 方法  60例患者被施行心瓣膜置换术 ,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 5 6例 ,行自体心包瓣置换术 4例 ;同时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 2例 ,胸主动脉瘤修补术 2例 ,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 3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5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例。其中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2 5例。 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5例 ,死亡率为 8.3 %。随访 4 9例 ,平均随访时间 5 .4年 ,5年生存率为 84 .3 %。 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以男性居多 ,左、右二叶型较前、后型常见 ,可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 /或狭窄 ,以关闭不全多见 ( 75 % )。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四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1年5月~1999年5月我院共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和同期主动脉瓣置换术703例,发生左心室破裂4例,占0.57%,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8~48岁。术前均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相似文献   

11.
心功能不全是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病程改变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 GH)对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临床应用 15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3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 ,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例。年龄 2 8~ 6 0岁 ,平均年龄 47±11岁。治疗组 :二尖瓣成形术后 4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术后 4例 ,主动脉瓣狭窄 (AS) 2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MS+MI) 5例。对照组 :二尖瓣成形术后 4例 ,MVR术后 4例 ,AS 2例 ,MS+MI 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 (NYHA)等…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0岁。因活动后气促 2年在外院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于 2 0 0 1年 6月 2 0日在外院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分别置换 2 7#、2 1#St.Jude双叶机械瓣 ;术中全部保留二尖瓣前、后叶和瓣下结构 ;术后病理诊断 :二尖瓣、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术后 2个月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机械瓣跨瓣压差 5 3mm Hg(1k Pa=7.5 mm Hg) ,中度瓣周漏。其后 ,跨瓣压差逐渐增大 ,并再次出现气促。但无持续高热、酱油样小便、晕厥等临床表现。 2 0 0 3年 7月 14日于我院就诊 ,以双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周漏收…  相似文献   

13.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经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顶联合切口 ,对 2 3例再次二尖瓣手术或左、右心房均较小的病人进行二尖瓣置换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3例中男 12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 5岁。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1例、退行性瓣膜病变和冠心病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各 1例。本次手术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 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和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二尖瓣狭窄各 1例 ;单纯二尖瓣狭窄 6例、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冠心病合并二尖瓣腱索断裂各 1例。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成形术1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 14岁以上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方法 二尖瓣病变患者 116例 ,诊断为二尖瓣狭窄 1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6例 ,其余均为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房内径平均 4 8± 10 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平均 6 2± 10 mm。二尖瓣成形术方法 :腱索转移 2例 ,腱索折叠 10例 ,后叶楔形切除 6 7例 ,瓣环环缩 82例。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1例术后第 2天出现心力衰竭行二尖瓣置换术。出院前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平均为 37± 9m 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平均为 5 1±7mm ,与术前相比均明显缩小。 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应根据二尖瓣病变的特征进行选择 ,对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儿童心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 87儿童心瓣膜病变患者,男58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10.2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6例,主动脉置换术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19例,所用心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41全,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9例,佛氏窦瘤破裂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  相似文献   

16.
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脏瓣膜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脏瓣膜手术,手术切口长8~10cm,上端起自胸骨角向下至第3或第4肋间后,向右侧锯开胸骨至肋间隙,使胸骨切口呈“”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23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9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46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顺利完成手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和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因胸骨上段小切口显露不满意,分别将原胸骨切口向下延长一个肋间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纵隔、心包引流量为90~420ml(260±110ml),术中输血量为400~800ml(560.6±120.0ml)。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和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迷宫手术〔1〕的技术复杂、心脏停搏时间较长 ,为此 ,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2 -5〕。 1998年 3月我们也采用改良迷宫手术 (modifiedmazeprocedure)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病人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 2例病人中男 5例 ,女 17例 ;平均 (39 7±10 9)岁。房颤平均持续 (8 8± 6 7)年。其中二尖瓣狭窄 10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8例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4例。左房径 (6 0 8± 16 7)mm ,射血分数 0 5 3± 0 12 ,缩短分数 0 2 8±0 0 7。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冷晶体心停跳液保护心肌 ,血流…  相似文献   

18.
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于1994年8月~1999年10月共收治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5例,双瓣膜置换术2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2~25年。心功能:级6例,级20例,级4例。心胸比率0.50~0.70,平均0.55。肺动脉压均高于7.5kPa(56mmHg),其中>10kPa(75mmHg)20例,>12kPa(90mmHg)5例。肺功能重度减退8例。心电图示心房颤动24例,窦性心律6例;伴频发性、多源性或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心脏超声心动图示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4例,轻至中度关闭不全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AF)的初步结果。方法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有41例患者接受了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采用Cardioblate进行消融(射频功率25~30W,盐水冲洗速度180~240ml/h),完成右心房部分迷宫手术后,阻断主动脉,以冷晶体或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保护心肌,作房间沟后左心房切口,完成环绕左右肺静脉的消融线,并作左环线至左心耳口及二尖瓣后瓣环的消融线,用消融线连结左右环线,完成心瓣膜置换术及其它所需的手术(施行双瓣膜置换术10例、二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6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6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1~160min(105±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06min(62±20min),射频消融时间4~22min(11±4min)。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机械瓣膜故障。在出院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35%(14/40)的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术后6个月随访67%(10/15)的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二尖瓣病变伴有较长时间持续AF的患者,在施行心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是较为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置换术125例患者20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BR  Xu ZY  Zou LJ  Mei J  Wang ZN  Hao JH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53-256
目的 分析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置换术后 2 0年随访的结果 ,探讨影响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8年 9月~ 1982年 6月 ,应用国产侧倾碟瓣膜施行二尖瓣置换术 12 5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31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92例 ,二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 2例。其中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 5例 ,3例有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病史。 12 5例患者均采用国产侧倾碟瓣 ( 2 5~ 2 9mm)施行二尖瓣置换术 ,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者行改良DeVega或Kay法环缩术。术后发生并发症 31例 ,住院期间死亡 11例 ( 8 8% )。早期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人造瓣膜功能障碍等。长期生存 114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 12 8年。生存 10年以上者 89例 ( 78% ) ;15年以上 5 8例( 5 1% ) ;2 0年以上 5 5例 ( 48% )。晚期死亡 16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抗凝有关的并发症、血栓栓塞 ,以及风湿热复发。患者术后 10年、2 0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3%和 5 1 1%。抗凝过量出血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0 83%病人·年与 0 4 1%病人·年。生存 2 0年以上的 5 5例患者 ,心功能恢复Ⅰ级者 37例、Ⅱ级 13例、Ⅲ级 6例。 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