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面肌电图评价肌肉的功能状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余洪俊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14-3515
评价肌肉的功能状况是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肌肉在做 过程也就是电活动的过程。如何宏观量化肌肉的电活动?肌肉的功能下降时,如何方便快捷地发现电活动的变化?表面肌电图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表面肌电(sEMG)图是采用皮肤(表面)电极放置在目标肌肉表面,通过对单块或一组、多组肌肉集合性肌电活动的同时记录,采集肌肉活动/动作(等张、等长、等速)时的肌电信号对神经肌肉功能作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推测神经肌肉的病变特性,主要适用于康复医学功能及疗效的评价与治疗和体育运动中疲劳相关的肌肉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较新的康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该技术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仪实时地将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肌电信号转换成视听觉信号,反馈到大脑皮质,使人能及时了解神经系统对肌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在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腕背伸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应用AM800型神经功能重建仪对患侧上肢腕背伸肌群进行20min/d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入院24h内和治疗后12周分别对两组的最大肌电幅度、腕背伸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MB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功能及腕背伸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肌电触发神经肌肉刺激的早期介入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表面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m,EMG)是一种复杂的表皮下肌肉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综合的特征图,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肌肉运动、肌肉损伤诊断、康复医学及体育运动等方面的研究。通常,在非疲劳、慢变力及等张收缩的情况下所测取的多通道屈伸的肌电信号,既可为控制假肢运动提供一个安全、非侵入的控制方式,也可用于人类运动和生物机械的研究〔1、2〕。随着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如何从表面肌电中识别出肢体的多种运动模式已经成为康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本文借助于学习矢量量化…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国内利用肌电技术对网球运动过程中肌肉电生理变化数据的研究开展的较少.目的:运用肌电测试系统记录网球发球动作的肌肉用力规律,对各主要关节肌肉活动状态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网球运动发球动作过程肌电测试系统现场描记分析.实验于1986-12/1988-12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对象:选择中国现役网球国家队的男运动员6名,年龄(20.8±2.5)岁,身高(180.3±4.8) cm,体质量(69.1±5.8) kg,训练年限(6.6±2.9)年.方法:运用肌电测试系统并结合关节角度分析仪对现场描记国内网球运动发球动作,并通过专门的软件分析肌肉用力顺序和用力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发球动作解剖分析、各肌肉活动顺序比较、各肌肉发力持续时间和关节角度比较、各肌肉发力大小比较.结果:在网球发球过程中,击球时三角肌和斜方肌最先参与肌肉发力,持续时间较其他的肌肉长,是发球过程中的主要用力肌肉;斜方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最先参与整个动作发力,持续时间均较其他肌肉时间长;肌肉按照肌电活动持续的时间长短排列顺序为胸大肌、腹直肌、背阔肌、腓肠肌、腹外斜肌、股直肌、肱二头肌、胫骨前肌、肱桡肌、斜方肌、三角肌,其中三角肌和斜方肌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最长,而胸大肌和腹直肌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最短;个体差异不同肌肉的肌电积分值是不一样的,其所对应的肌肉力量大小也不一样,发挥出的肌肉占最大肌肉力量的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异.结论:表面肌电测试可以应用于网球运动动作肌肉运动过程中科学合理性的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7.
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偏瘫上肢功能的临床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在4周内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ADL功能训练,治疗组不AM800型神经网络重建议,对瘫侧腕伸肌群进行40min/d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幅值,伸腕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腕伸肌力于每次治疗前后均给予测评并记录。此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前后肌群在步态周期及其各分相中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步态康复训练。方法 2018年1月至6月,采用Noraxon表面肌电无线采集系统记录20例脑卒中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在自然行走过程中双下肢胫骨前肌(TA)、股直肌(RF)、腓肠肌内侧头(GM)和股二头肌(BF)的sEMG信号。结果健康受试者双下肢TA、RF、GM和BF的肌电活动随步态周期呈活动与静止周期性变化、双侧同名肌肉交替活动,而脑卒中患者双下肢相关肌肉肌电活动发生明显改变,且失去规律性。结论 sEMG能反映脑卒中患者步态相关肌肉受损情况,可用于指导步态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急性脑卒中后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对68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A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锻炼组(B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B组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10.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人们为了进一步要求消除疾病带来的后果,于是在医学领域中出现了新的学科体系——康复医学。功能锻炼是康复医学重要内容之一。骨折或关节损伤后,肢体暂时丧失功能。随着损伤的痊愈,肢体的功能可日渐恢复,但功能的恢复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通过功能锻炼也有利于损伤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的消退: 1.可促使肿胀的消退; 2.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 3.促使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 4.防止关节粘连僵硬。练功要循序渐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如:早期:(1~2周)仅做肌肉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1.
背景:颈肩痛是由颈肩部软组织(主要是肌肉)的慢性劳损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表面肌电图是一种新型、无创的肌肉活动检查手段,能测量肌肉的活动和功能.目的:评价颈肩疼痛患者颈肩部肌肉功能,为表面肌电图的应用和颈肩疼痛患者合理防治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表面肌电图对32例单侧颈肩疼痛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站立下,进行低头、头后伸、双手上举时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的表面肌电测试.在测试前,对患者的颈肩疼痛进行目测类比评分.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比较受试者颈肩部疼痛侧与非疼痛侧测试肌肉的肌电活动.结果与结论:测试前,受试者颈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平均分)为5.03分;受试者在低头、头后伸、双手上举过程中,其疼痛侧的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的肌电原始信号较非疼痛侧的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的肌电原始信号弱;疼痛侧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肌电的平均振幅值与非疼痛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侧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肌电的平均频率斜率值与非疼痛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肩疼痛患者疼痛侧的颈肩肌肉的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坐位作业的办公室人员要定时进行颈肩部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2.
表面肌电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记录神经电信号,反映肌肉活动,被应用于观察慢性腰痛患者躯干和下肢肌肉活动。通过对比腰痛患者与正常人在不同活动下的不同肌电信号特征,可以为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诊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龚秋文 《中国康复》2020,(6):320-320
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下降与活动能力差、独立性丧失和死亡率增加有关。一年中非连续的住院天数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丧失有关。本研究探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Estim)对住院老年患者肌肉质量及肌纤维大小变化的影响。在入院和出院时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病房患者进行肌肉扫描、肌肉活检和肌肉功能测试。干预措施包括每天30分钟的单腿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E-stim)。  相似文献   

14.
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偏瘫上肢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在 4周内的脑卒中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 0例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ADL功能训练 ,治疗组还应用AM 80 0型神经网络重建仪 ,对瘫侧腕伸肌群进行 40min/d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幅值 ,伸腕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腕伸肌力于每次治疗前后均给予测评并记录。此外FMA上肢运动功能积分 ,FIM自我照顾中的进食、梳洗、穿上衣项目 ,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给予评定。结果 治疗后各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经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经方差分析 ,差异也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和功能恢复可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无痛、无创、实时的神经肌肉测评手段,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评估和测量。自1998年的马可尼研讨会介绍了表面肌电技术用于颈部肌肉研究的成果后,表面肌电技术用于颈部肌肉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发展,但因sEMG测试的是较大范围内的EMG信号,而颈部肌肉体积小又层次多,层层覆盖,故成果较少,结果也不尽相同。现就表面肌电技术用于颈部肌肉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其疗效。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ES)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4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前后相比,脑卒中患者MMES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发病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比后期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 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 例,分为2 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治疗组(n=30)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共治疗4 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 应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 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即使于发病早期,未检测到肌肉收缩肌电值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瘫痪肌肉的功能治疗,其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8.
正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肩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70%,常表现为被动和主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肩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静息状态下自发性肩痛,这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延长了患者的恢复进程~([2])。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减少偏瘫肩痛、缓解上肢运动功能的干预措施。其区别是:NMES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帮助肌肉收缩,防止废用性萎缩,缓解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9.
衰老的过程,伴随着骨骼肌质量的下降和功能加速流失.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一种肌肉自主收缩的替代手段,被用于对抗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流失和功能衰退.目前,NMES不仅仅限于康复训练,还广泛应用于健康人群延缓衰老、改善运动表现.本文综述了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屈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健、患侧膝屈伸肌的肌肉功能和协调活动差异,为临床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Noraxon Myosystem1200型表面肌电图仪对26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等长肌肉收缩功能和下蹲运动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测试。结果 患侧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在最大等长收缩和下蹲运动时的肌电振幅均值小于健侧(P〈0.05)。在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患侧的拮抗肌协同收缩率较健侧增高(P〈0.05);在下蹲运动过程中,患侧的胭绳肌共同活动比率高于检测(P〈0.05)。结论 表面肌电图测试可用于量化评价膝OA患者在不同运动过程中肌肉功能。膝OA患肢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均可能存在肌肉功能降低和肌力平衡异常。康复治疗不仅应重视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而且应重视改善膝关节的肌力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