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新的手术方式治疗混合痔的价值,解决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创面水肿、肛门不适等并发症,确保术后肛门功能正常。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双V切口外剥内扎加注射术,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减轻术后出血、伤口疼痛、创面水肿、排尿困难、肛门不适等并发症,并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V切口方法具有创口小、痛苦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术式,但术后肛门创面大、疼痛时间长,容易出现肛门狭窄和肛门控便能力下降等并发症,使很多患者畏惧手术。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肛门狭窄及肛门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外剥内扎加黏膜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肛门狭窄、肛门水肿,避免了术后复发,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错位外剥内扎加断桥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患者(80例)均采用错位外剥内扎加断桥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80例)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术。结果:术后7d内效果显示:经过该术式治疗的80例患者,其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肛门创缘平整,无残留皮赘,治疗组术后创缘水肿、感染、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月内效果显示:治疗组有3例(3.75%)患者因创缘水肿未完全消除而行"修剪术"。术后半年内回访效果显示:治疗组有1例(1.25%)患者出现轻度肛门狭窄,经扩肛治疗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的肛门创面均愈合良好。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错位外剥内扎加断桥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施行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侧切术,术后予协定方中药坐浴;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术后予高锰酸钾(1:5000)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以及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的发生情况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4方面的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失禁;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肛门狭窄,试验组无肛门狭窄患者.结论: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能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术加肛门成形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术加肛门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内扎外剥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及第12天治疗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扎外剥术加肛门成形术治疗混合痔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尿潴留、肛门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远期复发、皮赘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采用"∧"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及术后出血、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痔核及赘皮残留的发生率及治愈率情况。结果 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指数、术后出血、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痔核及赘皮残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愈后肛门外观良好,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观察组56例)与传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56例)治疗的1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式加消痔灵注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7、10d肛门疼痛评分,以及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7、10d观察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第1、3天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肛门部分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联合括约肌浅切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好效果,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成治疗组(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疼痛、肛缘水肿及尿潴留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肛门狭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外剥内扎加后方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形混合痔最佳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0例环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段外剥内扎加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6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60例.对其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疼痛指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无发热、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肛门狭窄、创缘水肿等发生率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段外剥内扎加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与传统单纯外剥内扎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33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皮赘残留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剥内扎皮桥潜行剥离术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病例63例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31例采用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对环状混合痔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芍倍注射收敛化瘀法加改良外剥内扎术并发症更少、患者疼痛更轻。  相似文献   

16.
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与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及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7.8±2.3)d,比对照组(22.1±2.4)d缩短4.2~9.0 d(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缩短(P<0.01),术后出血明显减少(P<0.01)。疼痛和水肿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用中药熏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创面疼痛、肛门坠胀、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轻术后创面疼痛、肛门坠胀及肛缘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槐榆清热止血方对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不适症状及创面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剥内扎手术的混合痔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每日进行常规换药和坐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槐榆清热止血方,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的伤口疼痛、肛门坠胀、伤口出血、创面水肿、创面渗出量化分级评分,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 d、7 d、14 d的伤口疼痛、肛门坠胀、术后出血程度更轻,术后7 d、14 d的创面水肿、创面渗出程度更轻,且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榆清热止血方能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不适症状,促进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新方法。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组10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在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组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O.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痛苦小、经济实惠、简便有效的优点,有望成为混合痔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好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分段外剪内扎加后位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并与12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疼痛和水肿、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率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减少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