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某,女,45岁,住院号:40102,1991年8月2日初诊。反复吐血,解黑便伴胸闷,腹胀近2月。今年农历5月初5始见吐血,每次约100~200ml,时伴有胃内容物。并解黑便,日1~2次,每次约100~300g,伴胸  相似文献   

2.
泽泻汤治验     
黄某某,男,28岁,病历89160号。1984年9月16日因眩晕、呕吐等症曾三次住院74天,并去天津等地会诊,皆符合我院诊断为周围性眩晕、桥小脑蛛网膜炎,历用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因久久不愈,日日发作,特由内科转中医诊治。主诉:由2月初眩瞑头晕,目闪星光,不得视物,甚欲跌仆,不得动转,纳减口泛,漾漾呕吐  相似文献   

3.
治验二则     
一、耳鸣耳聋杨××,男,37岁,工人。1985年6月4日初诊。耳鸣耳聋6年,右侧重于左侧,每当劳累及精神紧张时加重,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症。口苦咽干,胸中烦闷,口渴喜冷饮,纳食呆滞,大便干,小便黄赤。脉弦滑,舌质黯红,苔黄腻。症属淤热互结蒙蔽清窍,治宜化淤清热通窍为法。  相似文献   

4.
梅核气治验     
梅核气症多繁杂,常自觉咽部或似梅核,或似炙脔,或有闷气,或如有物游走;或伴有胸闷,或挟呃逆,或噎塞,或咽痛,或食入则痛等。故治疗也应不一而论,灵活变通,方合仲景“随证治之”之意。《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此证之专方,但其力略单薄,效缓于病。笔者每于半夏厚朴汤原方(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加砂仁9克,枳实15克,大黄3~6克,甘草6克,并随证化裁:咽部疼痛者,酌加蚤休、桔梗、山豆根;食入则胸痛者,加公英、玄胡;胁肋胀痛者,加路路通、白芍、  相似文献   

5.
消渴证治验     
张××,女,27岁。患者自1983年初,因薄衣感寒,逐渐出现多饮多尿,2个月后,感到四肢无力,甚则不能活动。曾在某医院诊为“干燥综合征继发肾小管酸中毒。”经西医对症治疗,效果不显,且逐渐出现周身骨痛等症,遂来我院求治。入院时,患者表现为口渴多饮(日饮水5000毫升左右),小便清长,饮一溲一(日尿量4000毫升左右,夜尿5~8次),伴见畏寒肢冷,喜近衣被,周身骨痛,严重时不能行走,活动困难;身体干瘦,纳少便溏,懈惰乏力,月经量少色淡;口干舌燥,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吞咽干食难以下咽,须饮  相似文献   

6.
李宛亮 《四川中医》2002,20(4):77-78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针灸临床亦必须辨证论治,针刺补益心脾之法是家传五世针灸临床经验的总结,临证时,凡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病证,均可取补神门,三阴交二穴。  相似文献   

7.
田××,男,45岁。1984年5月3日初诊。 5年来,自觉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身寒畏冷、阳萎早泄,夜尿短频,多梦失眠,并时有梦遗滑精,阴囊潮湿,脚底凉软。曾按阳萎、性功能低下症诊治,多施壮阳补剂,调治无效,找余求治。本患身无痛处,肢体困重,神疲倦怠,嗜卧。面色萎黄,动则气短,纳食颇佳,小便清长短频,大便习惯性稀溏。尤其食甘厚肥腻,每食必溏泄,引饮凉饮,亦感小腹  相似文献   

8.
经方治验5则     
王某,女,45岁,工人,2002年7月23日初诊。来诊时正值酷暑,自诉身着厚毛衣仍觉周身寒气透骨,恶风,背部尤甚,手足不温,汗出不止,经常感冒。诊见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气虚,卫表不固。治宜益气温阳固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炙桂枝6g,炮附子6g,炒白芍12g,炙甘草8g,红枣30g,生姜3  相似文献   

9.
1 因瘀作眩陈某某,男,57岁,农民,1986年8月27日初诊。患者于6天前被车撞伤头部,右耳流血,不省人事。诊断:“脑震荡”。住院3天,神志清醒,仍右耳流血未止,眩晕、头痛不能起床。经中西药治疗又四天,右耳流血已止,仍站立不稳,动则眩晕,邀余诊治。证见:精神萎靡,面色欠华,起床即觉头眩,眼花,低头闭目才能行走几步,全身乏力,稍动则恶心呕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汤出自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4味药物组成 ,具有暖肝温胃、降逆止呕之功。笔者遵循仲景之法 ,辨证运用本方治疗内科杂证 ,临床收效理想 ,兹撷验案 3则 ,以飨同道。1 暖肝温胃 ,眩晕向愈 李某 ,女 ,49岁 ,教师 ,1 995年 1 1月 2 0日初诊。患者眩晕反复发作 2年余。 4天前晨起时 ,突感头晕目眩 ,旋转不定 ,如立舟中 ,耳鸣如蝉 ,前医给予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眩晕停、安定等西药口服 ,并连进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3剂 ,症未见减轻 ,故邀余往诊。刻诊 :上症仍在 ,见患者抱头平卧 ,两目紧闭 ,畏寒喜温 ,四肢发凉 ,时…  相似文献   

11.
1 耳鸣案魏某某 ,女 ,66岁。主诉耳鸣如蝉 2月余。劳累后耳鸣加重 ,伴有纳差、乏力 ,舌质嫩 ,脉沉。血压 140 70mmHg。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曾服用补肾类中药或汤剂 ,耳鸣不减。观其脉症 ,患者虽年龄较大 ,有肾虚一面 ,而本为长期纳差 ,脾胃功能虚弱 ,中气虚乏 ,导致先天失养 ,不能上奉清窍而出现耳鸣等症。证属中气不足 ,清窍失养。治以益气健脾、补肾通窍。方药 :黄芪 30g ,党参 10g ,白术 10g ,当归 10g ,陈皮 10g ,升麻 10g ,柴胡 10g ,甘草 6g ,南北沙参各 30g ,石斛 10g ,焦三仙 30g ,山茱萸 10g ,生熟地各 3…  相似文献   

12.
[例一]刘某某,男,37岁。1984年8月31初诊。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汗出40余天,曾住某医院以“败血症”治疗11天未效,来余处求治。入院时伴有颈项强直,背微恶寒,口苦咽干而不渴,时有咳嗽,二便正常,体温38.9℃,白血球3800/mm~3,舌淡苔薄,脉弦微浮。 观其脉症,四诊合参,诊为三阳合病,拟柴胡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药用柴胡15g,黄芩9g,知母12g,半夏9g,甘草9g,桂枝6g,白芍9g,葛根12g,玉竹12g,大枣5枚,生姜6g。上药连进5剂,热退证减,饮食渐增,体温、白血球计数均转正常,随方加减佐以扶正之品调进5剂痊愈出院。 按: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有汗、咳嗽等,为太阳中风;颈项强直,背微恶寒,二便正常为阳明经证;口苦咽干而不渴为少阳证。此属三阳合病之伤寒发热。以小柴胡汤合桂枝和解透表,加葛根、知母、玉竹以解肌清泄阳明之热,方药相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蔡福养教授,主任医师,历任全国中医耳鼻喉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蔡老在临床中运用滋阴法治疗耳鼻喉科中常见的耳鸣耳聋、脓耳、鼻藁、鼻衄、喉痹、喉音等病症,遣方用药独具风格,自成体系,将滋阴法分为滋阴补肾、养阴清热、养阴生津、养阴益气、养阴止血、育阴潜阳等类型,临床根据症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值得后辈学习传承.  相似文献   

14.
曾某,男,28岁。1986年夏初诊。结婚4年,婚后性生活和谐。因工作矛盾,心情抑郁,诱发遗精。经用补肾涩精药物治疗月余效差。诊其脉弦而有力。视其舌质淡、苔白腻。证有胸胁闷胀不适,纳差、口苦咽干,便秘尿黄等症状。此乃精神抑郁,木不疏达,肝胆气郁,气机逆乱,扰动精室所致遗精。治在气机逆乱之病,并佐固肾之品。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2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白芍20克,芡实15克,金樱子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进药6剂已获效,  相似文献   

15.
王××,男,6岁。1987年10月20日初诊。患儿仲夏发病,满头疮疡,遍流黄水,奇痒难忍,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兼常鼻衄。经某职工医院消炎、抗过敏、止血等法治疗,头疮鼻衄痊愈。唯烦躁不安,夜间失眠加重,精神恍惚,夜间不能平卧,非爬在大人肩膀则不能入眠,平躺之后即烦,捶头闷胸,哭闹不安,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不欲饮,脉细数。如此数月,多家医院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是为众多医家喜用的名方,后世医家多认为是和解少阳而治少阳半表半里之方,现今的<方剂学>教材亦作为和剂的首方予以讨论.其实,本方通过变通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此举验案3则以示其治.  相似文献   

17.
梦饮食是指睡梦中饮食而言.梦乃心神之反应,然而梦中饮食却与受纳水谷之腑胃有着密切联系.<内经>云:"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千金要方>亦有"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的论述.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1例梦饮食患者,经用调理脾胃的方法而获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胃皖痛沈××,男,36岁,工人。1981年3月6日初诊。自述胃痛已数栽。喜热饮、喜温按、且疼痛时作时止。食白薯后常常作酸。近来偶因多食辣味而胃痛加剧,伴有口干、心烦、咽痛,原有痔疮也发作。素日大便溏薄,日3~5行。经钡透诊为慢性胃炎。查舌红多津,脉细数。证属寒热错杂之胃皖痛,治宜寒热并用,土木双调,补虚清热。方用乌梅丸。药用乌梅15克,干姜12克,附子12克,川椒6克,黄连10克,肉桂6克,黄柏6克,党参12克,当归9克,细辛2克。水煎服。服上方3剂,证情遂减,继服3剂病瘥。  相似文献   

19.
经方治验2则     
1 中毒性痢疾 杨某 ,女 ,59岁。素有胃疾 ,遇寒而作。 1 998年 8月 1 9日 ,因午饭贪凉 ,胃痛发作 ,继而腹痛肠鸣 ,下痢 ,便如冷冻 ,量少 ,身冷 ,欲呕 ,神识昏迷 ,体温 40 .7℃。西医按中毒性痢疾治疗 ,并给服葛根芩连汤 ,连治 2天 ,收效甚微 ,而来就诊。除上症外 ,诊见患者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汗出如洗 ,形寒 ,覆被恶风 ,周身疼痛 ,腹部及四肢灼热 ,自觉有凉气上涌 ,得热则舒 ,干呕 ,躁烦不已 ,仅能进食少量稀粥 ,舌淡红 ,苔薄白而腻 ,舌体胖大有齿痕 ,脉虚数无力 ,体温 39℃ ,血压 1 1 /7k Pa。此乃脾胃虚弱 ,邪侵胃肠。治以温阳益气、…  相似文献   

20.
小便自利的水肿,目前就现代医学检查来看,似乎对其病因病机还不明确,故常冠之以“原因不明之水肿”或“功能性水肿”。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当属于中医的“水肿”、“肤胀”之范畴。此类患者,仍以全身浮肿为主,下肢凹陷性水肿较甚,脘腹肤张聂聂动,头面及四肢有胀急感,面色苍黄,神疲气短,四肢乏力,纳减,心窝痞塞或两胁支撑,有时隐痛,饭后更感不舒,大便正常或溏,尿清如常,舌正,苔白腻而润,脉沉弦而弱。对水肿的辨证论治,历来医家均以肺、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