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肺结核咯血窒息的临床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咯血是肺结核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可因窒息或(和)失血性休克导致患死亡,窒息是咯血致死的最主要原刮。1990年元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窒息15例,其中死亡11例,现探讨分析窒息死亡特点,及其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谭勇明  杨立华 《内科》2008,3(4):517-5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冠心病的临床分型标准,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7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的年龄60~90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症状36例,单纯心绞痛18例,单纯心肌梗死56例,单纯心律失常16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4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47例。97例心肌梗死的病例中,57例表现为Q波型心肌梗死,40例表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30例有心律失常的病例中,心房纤颤2例,室性期前收缩17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病窦综合征2例。部分病例有多种心律失常。结论老年冠心病具有无症状者多、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易合并泵衰竭、非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白血病有其临床特点,兹对照青年白血病病例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l病例来源 我院1991-2000年老年急性白血病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60~82岁,60~69岁21例,70~79岁7例大于80岁1例。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1998~2002年STD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TD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软件对1998~2002年重庆市43个区、县上报的STD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2年全市累计报告STD 1144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4.14/10万。1998-2000年ST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29/10万、70.89/10万、87.49/10万。自2001年开始STD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1、2002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9.42/10万和66.58/10万。淋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尖锐湿疣(cA)报告病例数超过淋病,跃居第一,其构成比一直保持在3096以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和梅毒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1998~2002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6例,艾滋病(AIDS)12例,HIV感染者报告例数成倍增加,这表明重庆市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结论 重庆市STD发病率连续2年下降,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2002年CA发病率超过淋病居首位,STD流行谱已发生改变;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提示预防控制AIDS/STD的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ll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艾滋病感染途径:输血感染者8例,其他途径各1例。(2)合并肺结核病6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合并肺外结核5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多重感染者5例。(3)11例1:2000PPD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7例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临床表现明显改善;3例仅抗结核治疗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6月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多重感染多见,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362例老年人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特点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62例老年人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特点对照分析刘明魏广宽王新德一、临床资料我院1985~1994年收治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2例,其中老年组(60~89岁)186例,非老年组(17~59岁)176例,两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既往有高血压史,老年患者13...  相似文献   

7.
老年女性乳腺癌12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2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患者中,114例手术治疗,其中95例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及单纯乳腺切除术,l9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12例于术后6个月至5年时局部复发,36例在随访4个月至6年时出现肺、肝、骨及脑转移,35例在随访8个月至5年7个月时死于本病,9例死于其他疾病。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9.3%、58.1%。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l临床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内分泌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梅莉 《内科》2008,3(5):705-70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54例,复合性溃疡6例,经积极治疗效果好。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呈多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并发症发病率高,癌变率高,故应积极长期治疗至彻底治愈,并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106例老年胃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传松 《山东医药》2007,47(14):53-53
2000年6月~2005年3月,我们共收治老年胃溃疡患者106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85~2000年我院结肠癌并存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诊断为急性闹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急诊行阑尾切除术,19例术中发现并存结肠癌,一期行根治术15例,4例、Hartmann手术,J8例首次仅行阑尾炎切除术,术后消化道症状复诊,行相关检查确诊后再次手术,其中2例因广泛转移仅行捷径手术,平均出现时间46天。31例仅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因反复出现不适行B超、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首次术前确诊19例一期手术根治,其余12例漏诊结肠癌,7例行阑尾切除术中发现Ⅰ期手术根治,5例术后确诊再次手术根治,平均出现时间98天。结肠癌手术中发现阑尾有慢性炎症切除或手术标本中检出慢性阑尾炎23例。经随访首次手术时根治结肠癌病人3年、5年生存率为75%、68%,再次手术时根治结肠癌病人3年、5年生存率42%、10%。结论 结肠癌并存阑尾炎易漏诊漏治结肠癌,延误病情.直接影响根治率和预后,要加强本病的认识,争取一期手术根治,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210024)张东明消化性溃疡为内科常见疾病,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3年12月间,胃镜和手术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65例60多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作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65例,男5...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8-76岁,平均51岁。病史5天-2年,17例均无明确的肝炎患者接触史,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及输血史。1.2临床特点 乏力、纳差、恶心15例,发热5例,腹胀1例,无不适症状体检发现1例,皮肤巩膜黄染5例,肝掌2例,肝肿大2例,肝区叩击痛5例,脾厚1例。1.3实验室检查17例中血、尿常规均正常,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增高(50-361)U/L,白蛋白低2例,分别为24g/L、36g/L,球蛋白增高3例为(31-37)g/L,总胆红素(TB…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分析1975年6月至2000年12月经结肠镜发现,病理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5d内行全结肠内镜及病理检查,并于首次检测后2周至2个月内复查大肠镜,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为35-84岁,平均年龄为60.5岁,其中50岁以上3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及腹泻等,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性炎症型者30例,狭窄型5例,仅有1例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早期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气胸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1920例.发生气胸36例.其中27例被误诊,误诊率高达75%。36例中男29例,女7例;年龄45~90岁,平均62.3岁。肺部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4例.慢支气管炎并肺气肿15例.并发肺心病17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4年间64例结肠癌,重点介绍结肠癌诊断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张媛 《山东医药》2007,47(23):91-92
急性肺栓塞病情急、症状体征变化快,易漏诊、误诊。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收治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现对其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所收治的9例M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7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5个月~12岁。临床表现以长期发热为主,骨髓噬血现象,血细胞减少,可伴随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脂代谢异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其中2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例死亡。结论 MAS病情凶险,预后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塞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心肌梗塞患者的1%~2%。1982~1997年,我们收治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破裂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38~74岁,平均66岁。有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史2例。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主要临 床表现为心脏杂音,其中11例在心梗后3~8天胸骨左缘和心尖部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Ⅱ~Ⅳ/6级),4例左前胸可触及震颤。4例于心脏杂音出现前2天有频发胸痛。13例有不同程度的左或(及)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其中2例并休克。胸部X线检查示肺瘀…  相似文献   

19.
230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并资料完整的230例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例中青年占大多数(占86.1%)且大多数具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230例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尽早胸穿抽液,治愈88例(占38.3%),胸膜增厚97例(占42.2%),包裹45例(占19.5%),其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结论 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夏萍  王永和 《山东医药》2004,44(10):39-40
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采用XQ30型Olympus纤维胃镜在4500例就诊的胃病患者中检出胃溃疡64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