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用聚己内酯埋植剂体内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医用聚己内酯埋植剂材料合成及体内降解进行研究,了解埋植剂材料的性能. 方法 Pluronic F68经乙酰封端处理后与己内酯单体(CL)混合,加入催化剂于N2保护的聚合釜中,在140 ℃~170 ℃条件下聚合48 h,用挤出机制成管材.研究致孔剂的工艺、微孔的形成.用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聚己内酯埋植剂材料的结构.用氚标记的低相对分子量的聚己内酯胶囊植入大鼠皮下,测定其体内降解、吸收和排泄. 结果 含有F68的医用聚己内酯埋植剂材料(PCL/F68)在亲水介质中F68很快溶出,可形成多微孔结构.该材料起始相对分子量为66 000时,在体内可完整存在2年,2年后降解为低相对分子量碎片,可被机体吸收、排泄,不在体内积蓄. 结论 聚己内酯/F68埋植剂材料在体内可降解并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不在体内积蓄,脏器中放射性极少.  相似文献   

2.
张巍  杨丹  王萍  王玲  甄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8):7131-7134
背景:ε-己内酯与DL-丙交酯共聚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降解速率,它的应用与其体内降解性能有着重要关系。 目的:观察聚(己内酯-co-DL-丙交酯)在大耳白兔体内的降解性能。 方法:将不同配比DL-丙交酯和ε-己内酯组成的聚(己内酯-co-DL-丙交酯)制备成不同尺寸的试样,植入到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定期观察试样的形态、失重率、相对分子质量和热性能。 结果与结论:随着ε-己内酯投料比的增加,聚(己内酯-co-DL-丙交酯)形状保持能力增强,降解速度减慢;相同共聚组成的试样,尺寸越大,降解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旋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和纤维蛋白原共混静电纺盆底修复材料应用于盆底脏器脱垂治疗中的体内降解和生物再生特性的研究。方法在30只SD大鼠左右两侧腹壁建立腹壁缺损区,利用静电纺盆底修复材料对缺损进行修补,一组为补片平铺修补,另一组补片褶皱后修补。术后1、4、8、12、16周各处死6只大鼠,取出修补区域及其周围组织,通过测定聚合物分子量、抗拉强度及电镜观察分析补片在体内的降解、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再生情况。结果降解16周后,两组机械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褶皱组相对分子量大于平铺组(P0.05);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平铺组补片降解速度快,但无法维持一定的力学强度,褶皱组降解速度慢,但其可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HE染色、电镜扫描结果都证实两组具有差异性。结论通过两种实验方法对比后发现,平铺组降解虽快,但却不能维持一定的力学强度,因此褶皱植入法优于平铺植入法。  相似文献   

4.
DL—聚乳酸微球的体外和大鼠体内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观察DL—聚乳酸(PLA)降解时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以及测定体外降解液的酸值和降解后PLA的失重、对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LA微球的体外降解和大鼠体内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PLA降解表现两个阶段,开始降解较快,随后趋向平缓;②分子量较大的比分子量较小的降解快;③PLA体内外降解行为基本一致。作者认为PLA的降解是通过酯键的水解起主导作用,酶不参与或在降解中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丝胶蛋白可以增加哺乳动物细胞的增殖,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癌的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然而目前对丝胶蛋白能否引起炎症响应仍存在争论。 目的:评价聚己内酯/丝胶蛋白静电混纺膜的炎症响应。 方法:将不同混合比例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纳米纤维薄膜体内埋植入大鼠背部肌肉,4周后取出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巨噬细胞抗体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其炎症响应。 结果与结论:聚己内酯/丝胶蛋白7∶3组混纺膜炎症反应与丝素蛋白膜类似,小于聚己内酯/丝胶蛋白6∶4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5∶5组和聚己内酯组;聚己内酯/丝胶蛋白6∶4组与聚己内酯/丝胶蛋白5∶5组与聚己内酯组类似。提示聚己内酯/丝胶蛋白静电混纺膜不会引起显著的炎症响应,少量添加丝胶蛋白可以降低聚己内酯的炎症反应,随着丝胶蛋白含量的增加,炎症反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1250-PEG1500-PCL1250)两亲性聚合物温敏凝胶作为载体材料,构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载药体系.方法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聚乙二醇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合成PCL1250-PEG1500-PCL1250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组成、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制备不同凝胶浓度及初始载药量的载药温敏凝胶,并对其相转变性能、体外药物释放行为以及体内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考察.结果 核磁共振及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组成与初始投料比一致,符合设计的PCL1250-PEG1500-PCL1250嵌段聚合物结构;该凝胶在15%~30%浓度区间内,具备温敏性溶胶-凝胶相转变能力;该温敏凝胶对紫杉醇具有可控的药物缓释能力,通过改变凝胶浓度及初始载药量可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和维持释放的时间.小鼠背部皮下注射PCL1250-PEG1500-PCL1250溶胶后在体内迅速原位凝胶化,凝胶随植入时间逐渐降解至45 d时基本降解完全.结论 PCL1250-PEG1500-PCL1250温敏凝胶作为紫杉醇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和体内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1250-PEG1500-PCL1250)两亲性聚合物温敏凝胶作为载体材料,构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载药体系。方法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聚乙二醇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合成PCL1250-PEG1500-PCL1250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组成、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制备不同凝胶浓度及初始载药量的载药温敏凝胶,并对其相转变性能、体外药物释放行为以及体内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考察。结果核磁共振及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组成与初始投料比一致,符合设计的PCL1250-PEG1500-PCL1250嵌段聚合物结构;该凝胶在15%~30%浓度区间内,具备温敏性溶胶-凝胶相转变能力;该温敏凝胶对紫杉醇具有可控的药物缓释能力,通过改变凝胶浓度及初始载药量可凋节药物释放速率和维持释放的时间。小鼠背部皮下注射PCL1250-PEG1500-PCL1250溶胶后在体内迅速原位凝胶化,凝胶随植入时间逐渐降解至45d时基本降解完全。结论PCL1250-PEG1500-PCL1250温敏凝胶作为紫杉醇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和体内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应用玻璃化冷冻方法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对大鼠跟腱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64只,于大鼠跟腱中段制备5 mm肌腱缺损模型,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组,分别植入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和新鲜非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后2,4,6,8周,观察植入肌腱材料及周围组织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肌腱材料体内植入后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反应无明显差异。植入后2,4周,植入的肌腱材料发生降解,材料中间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植入后6,8周,大量新生胶原纤维组织长入并替代降解的植入材料,形态和排列方式趋近于正常肌腱组织,大鼠跟腱缺损基本修复。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可修复大鼠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9.
探讨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构建的可降解人工血管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静电纺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实验组(n=40),市售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对照组(n=40),分别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肌肉,于术后10、30、90、180 d取材,行形态学、组织学观察;并在400 倍光学显微镜视野下进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镜下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90 d材料碎裂,纤维组织长入材料网孔间隙内,逐步取代材料部位,形成囊状纤维膜;术后180 d材料基本降解殆尽,植入区域组织重塑后形态接近正常组织。聚四氟乙烯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180 d仍基本保持原有结构,材料周围有薄层纤维组织膜包绕。细胞计数结果提示植入后不同时期两组材料引起的细胞反应类型和反应趋势相同;仅术后10 d时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多(2244±372 vs 1922±181 个/025 mm2, P<005),其余两组各期各类细胞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材料降解时间为3~6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规律适宜的良好生物学性能,有作为血管替代物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心房肽(hANP)基因转染细胞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和新技术。方法:将重组有hANP基因(cDNA)的质粒转染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然后将细胞包被在具有免疫隔离作用的聚己内酯(PCL)微囊内形成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移植微囊化hANPcDNA质粒转染细胞至两肾一夹(2K1C)的高血压大鼠腹腔内,检测其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多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微囊化hANPcDNA质粒转染细胞移植前后,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排泄的近日节律规律。结果:移植微囊化hANPcDNA质粒转染细胞至2K1C高血压大鼠腹腔内2周后,大鼠的血压上升水平明显不如对照组高,此作用至少持续5个月。在2K1C高血压大鼠体内,植入的微囊化转hANPcDNA质粒细胞可产生明显的利钠、利尿作用,且引起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尿cGM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此外,2K1C高血压大鼠的肾脏分泌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入微囊化hANPcDNA质粒转染细胞后,其近日节律的调整中值加大,振幅增高。结论:hANPcDNA质粒转染的CHO细胞通过植入高血压大鼠体内,可以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将来可能适于植入人体。此项研究结果提供了一条心房肽治疗高血压或心衰的基因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 纤维环:是保持椎间盘强度与脊柱稳定性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环的胶原纤维在椎间盘内呈同心圆排列,每层纤维环间呈60°夹角斜行排列,这类特殊的交错网状架构,令纤维环拥有较强的抗拉性能与压缩性,能够预防髓核往外突出,对保持椎间盘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背景:构建既具有仿生结构又具备合适可降解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仍是难点。 目的:以聚己内酯和聚二恶烷酮为原材料制备仿生可降解支架并评估其作为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5组不同比例支架(聚己内酯组、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分别为70/30、50/50、30/70组、聚二恶烷酮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纤维直径、孔径;测量支架的力学性能和接触角;通过体外模拟和皮下埋植观察支架体外、体内降解情况;检测降解组织周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接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7 d,通过CCK-8和死活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存活情况。实验于2016-03-02经天津市天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各组支架纤维粗细均匀,纤维成60°角;②力学性能分析显示单纯聚二恶烷酮支架的拉伸和压缩模量最低,不符合纤维环力学要求;聚己内酯组的力学性能最佳,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为70/30和50/50的支架力学性能适中;③亲水性检测结果表明聚二恶烷酮含量越多,支架亲水性越好;④支架降解情况分析显示,对于组织工程纤维环再生修复来说,单纯聚二恶烷酮和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为30/70支架降解过快,聚己内酯组的降解过慢,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为70/30和50/50的支架降解速率较合适;⑤降解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分析显示支架中聚己内酯比例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⑥CCK-8和死活细胞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三组混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并且存活率高;⑦结果表明,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为70/30和50/50两组支架能够模拟天然纤维环结构,同时具备合适可降解性、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生物相容性,适合用于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的构建。 ORCID: 0000-0001-9088-4222(张维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将重组有人类心房肽 (h ANP) c DNA的质粒转染入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 ,然后将细胞包被在具有免疫隔离作用的聚己内酯 (PCL)微囊内形成微囊化转基因细胞 ,其后移植至两肾一夹 (2 K1C)的高血压大鼠腹腔内 ,检测其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肾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移植 2 d后 ,大鼠的血压上升水平明显不如对照组高 ;组织学和形态学方面 2 K1C高血压大鼠肾小球硬化、肾小囊损害、肾动脉肥厚程度均较对照组减轻。实验说明PCL 材料微囊化 h ANP c DNA质粒转染 CHO细胞并植入大鼠体内后 ,能产生和向囊外排出具有生物活性的h ANP,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 ,减轻高血压产生的并发症。此项研究结果提供了一条心房肽治疗高血压或心衰的基因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差距,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以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再血管化进程还不明确。目的:观察应用比格犬带血管蒂深筋膜瓣及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分离培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自然沉淀法进行组织构建,接种于聚己内酯材料上,与支架材料复合。在比格犬左足胫骨中段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植入以筋膜包裹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作为实验组;右足制作胫骨中段骨-骨膜缺损模型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另取2只犬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进行大体、X射线片、组织学、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骨模具上成骨细胞生长与血管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无新骨生成,无血管长入,最后缺损由纤维瘢痕组织填充;对照组8~16周骨缺损逐渐被骨样组织填充,可见较多的骨痂,骨痂向移植物长入,断端连接不完全,髓腔硬化。实验组成骨过程及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周骨痂量较多,术后8周支架材料已完全降解,术后12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可见大量松质骨形成,新骨髓腔较通畅,骨皮质连续较牢靠,所形成的血管在数量、孔径和发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组织工程骨有较强、较快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缺损的能力,而带蒂的筋膜瓣则通过促进其再血管化而使其这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合适实验条件将两亲性超枝状大分子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制备成纳米粒子,以进一步应用于靶向药物传递载体。方法称取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通过H^1NMR和GPC定性)30mg,溶于3mL丙酮和2mL乙醇混合溶剂中,在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将上述溶液按250uL·min^-1速度注入30mL的蒸馏水中,搅拌过夜,减压挥发除掉溶剂,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粒子。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得纳米粒子为球形,形状均匀,粒径约在50—100nm之间。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首先合成分子量2×10^4U左右的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聚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得到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纳米粒子。该方法操作简易,环境友好,易于后处理,所得纳米粒子大小均匀,通过后修饰,这种纳米粒子将有望被应用于体内靶向传递。  相似文献   

15.
降解产物的生物安全性是生物降解类材料生物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通过测定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材料植入前后动物体内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降解产物对机体主要脏器——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降解产物的在体生物可接受性。实验分别将不同大小的PGLA材料植入Wistar大白鼠和新西兰兔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在动物的相同部位进行同样的手术切口和缝合作为对照,植入前和植入后2~10周的各不同时段,分别采集兔血和大鼠的尿液,测定尿素氮和尿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和肌酐等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植入后2~3周实验组尿样中的尿素氮和尿肌酐浓度出现明显的增高,与植入前比较,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后第2周血清谷丙转氨酶略有所下降(P<0.05),而血尿素和血肌酐有较明显的增高(P<0.01),但自第4周起所有变化均恢复到了植入前的水平,且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对照组手术前后的所有指标均未见明显的变化(P>0.05)。由此提示:(1)PGLA降解产物对肾脏和肝脏组织无永久性的损伤;(2)选用自体对照法,通过检测动物血液和尿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价PGLA降解产物对生物体全身生物学的影响作用被初步证明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研究方法;(3)在活体上评价降解产物的生物可接受性具有客观、灵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可直接观察体内动态变化、能评估产物对生理功能影响等优点,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提供新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到目前为止,工程化心肌组织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为常用的人工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在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的生长情况。 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进行分离、培养,选取第3代进行体外DAPI标记。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2×106/cm2)种植于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上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培养48 h在电镜下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将补片植入到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培养5周,行病理学检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存活情况。 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中呈三维生长,细胞与支架黏附良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补片植入正常心肌组织后第1周和第5周切片结果,同第1周相比,第5周的心肌组织内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区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示,梗死区出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上贴附生长,黏附良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可用于心肌组织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血管化问题使组织工程骨应用于临床受到了制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促进骨细胞形成的同时也可促进骨组织中血管的形成。目的:观察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黏附的影响,以及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利用3D快速成形机制备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支架(记为PCL/β-TCP支架),将支架浸渍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溶液中制备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支架(记为PCL/β-TCP/PDGF BB支架)。(2)体外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上,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与成血管基因表达。(3)体内实验:取21只成年大鼠,建立双侧胫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PCL/β-TCP/PDGF BB支架,对照组植入PCL/β-TCP支架,空白组不植入支架,每组7只。术后12周,进行Micro-CT扫描、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成骨与成血管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与PCL/β-...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交酯丙交酯体内外生物降解性能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聚乙交酯丙交酯 (PGL A)进行体内和体外生物降解性的实验研究 ,探讨两种降解过程之间的关联性。体外实验是将 PGL A材料 (1cm× 1cm)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和 PBS溶液中 ,体内 (动物 )试验是将材料直接植入 Wistar大白鼠的皮下组织 ,浸泡后或植入后 1~ 10周 ,每周计算材料的质量损耗率 ,每 2周进行分子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 :PGL A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降解要快于在 PBS液中的降解 ;材料质量损耗的发生慢于分子量的变化 ;体外的降解周期大约为 9~ 10周 ,体内降解周期为 8周左右 ,体内组的降解速率是体外组的 1.33倍。结论为PGL A体外降解主要是化学降解过程 ,通过酯键的水解来进行。体内降解过程中 ,应力环境和生物因素都会对材料的降解动力学产生影响 ,使降解过程明显加快 ,但体内和外降解都符合脂肪族聚酯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PGL A的体内外生物降解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用生物降解性聚己内酯(PCL)为载体制备女性抗生育药物左炔诺孕酮(LNG)的长效皮下埋植胶囊。除可降解外,该胶囊具有微孔结构,重要技术特征是在PCL中加入固体水溶性大分子PluronicF68(F68)作为致孔剂,研究了加入致孔剂的工艺和微孔形成的原理,用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证明在亲水介质中F68很快溶出,形成多微孔结构。体外和动物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证明该埋植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可在体内长期维持稳定的药物释放量,每根3cm长的埋植剂在体内每天释放约21微克LNG,预期一次植入两根可有效地避孕两年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用于人工皮肤二层中的巨孔底层生物降解材料——赖氨酸二异酸盐基的聚(乙交酯共—ε已酸内酯)—氨基甲酸乙酯网进行了评价。此材料(孔大小90~250μm,体积80%)制备后于37℃±1℃、pH6.9的磷酸缓冲液中发生体外降解,通过测定材料的重量变化评价其降解情况。体内降解试验是将此聚合物条状际本植入重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