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朱莉  谢竹梅 《贵州医药》2000,24(8):483-484
复发性腹痛(RAP)是小儿时期常见症状.自从Marshall等1982发现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以来,大量资料显示人类HP感染很可能是在儿童期获得[1].我们对72例因RAP而作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及快速尿激酶试验(RVT)的患儿进行统计证实HP感染者为23例(32%),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良富 《安徽医药》2006,10(2):128-128
腹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为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我科自2004年4月~2005年3月对门诊就诊的240例反复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儿,男126例(52·5%),女114例(47.5%)。年龄2~13岁,其中2~3岁12例(5%  相似文献   

4.
苏林 《家庭用药》2010,(11):43-43
反复性腹痛在小儿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间断发作的腹部不适、隐痛、胀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上腹部,腹部检查多有部位较为固定的压痛。其病程较长,往往数月或数年不等,腹痛时可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病程长者甚至可出现消瘦和生长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和胃癌的发生也相关。本文研究了胃癌和正常对照组HP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了HP感染与胃癌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形态学类型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1991年9月至2001年8月间  相似文献   

6.
张春民 《医药世界》2009,(10):628-629
目的: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93例小儿再发性腹痛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抗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进行治疗分析。结果:93例中,HpAb阳性率88.17%,经三联疗法治疗后,HP根除率89.02%0。结论: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高度相关性,且以铋剂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Hp方案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7.
8.
再发性腹痛(RAP)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理想疗效,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小儿再发性腹痛 (RAP)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再发性腹痛患儿 13 8例 ,检测咽拭子PCR -HP -DNA ,观察HP根除后RAP患儿的腹痛缓解率。结果  13 8例儿童再发性腹痛中 ,HP感染率为 55 1% ,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上升。HP阳性的RAP儿童进行抗HP治疗后 ,HP已根除和未根除的腹痛缓解率分别为 81 6%、3 6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HP感染与RAP有密切相关性 ,可能为RAP的主要致病因素 ,根除HP治疗可缓解RAP儿童的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附466例分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林启信卢惠海目前,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我们自1994年2月至1996年8月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患者在...  相似文献   

11.
赵林  毛朝亮  吴旭  许晴晴 《贵州医药》2012,36(7):655-65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杆状或弧形的微需氧菌,能在胃的强酸中生存,所以能长期定居在人体胃黏膜上皮组织和十二指肠胃化生的黏膜中.全球Hp人群感染率已超过50%,感染Hp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故1994年Hp被WHO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根除Hp可以使上述疾病缓解和根治,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长期广泛的应用,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而根除Hp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细菌耐药性[2].因此本实验通过对Hp分离培养,研究遵义地区Hp对常用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耐药情况,为本地区治疗Hp感染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提高临床根除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萍 《江苏医药》2002,28(2):143-143
作者于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反复慢性腹痛 ,血清幽门螺杆菌 IgG(HP IgG)测定阳性 4 8例患儿 ,采用德诺、再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 ,探讨其疗效及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情况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84例 ,男 4 4例 ,女 4 0例 ,年龄 3~ 14岁。并符合下列条件 :(1)均有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或脐周部隐痛 ,疼痛无固定规律 ,疼痛时间为2个月至 2年 ,疼痛伴或不伴腹泻及呕吐 ,腹部体检仅有轻度的上腹部或脐周部压痛 ,无腹部包块。进行驱虫治疗无效 ,腹部B超无异常。 (2 )就诊及检查前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确诊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择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和对照组均采用尿素14C呼气检测方法检查HP感染情况,对试验组HP感染阳性患儿行胃镜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等病变情况。结果试验组的HP感染率65.7%,而对照组的HP感染率30.0%,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74,P=0.0000),试验组18例HP感染阳性的患者中,17例患者在胃镜活检下发现胃黏膜病变,1例在胃镜活检下未发现黏膜病变。黏膜病变多表现为散在片状出血斑、糜烂出血等。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病变发生率最高,胃窦、胃体其次、剩下依次为十二指肠水平部、胃底。结论 HP感染与儿童HSP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HP感染阳性的HSP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测定 12 0例反复腹痛患儿血清 Hp抗体 Ig G,其中阳性 5 4例 ,阳性率 45 %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提示对反复腹痛儿童进行血清 Hp抗体检测简单、快速 ,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何丽芸  刘洁 《云南医药》2009,(2):200-201
为探讨本地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我们对175例再发性腹痛儿童进行了血清HP抗体测定,并观察了部分HP抗体阳性RAP患儿根除HP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班俊  黄国美 《贵州医药》2005,29(2):139-140
幽门螺杆菌(Hp)公认是许多消化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关于Hp感染与肝硬化高氨血症关系研究已是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观察感染Hp阳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以及行Hp根除治疗后浓度变化,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高氨血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抑酸剂及不同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方法 3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人分为三组,A组122例,以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口服治疗;B组120例,以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替硝唑口服治疗;C组122例,以阿莫西林、替哨唑、果胶铋口服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及行H.pylori检测。结果 A组转阴120例,转阴率98%;B组转阴86例,转阴率72%;C组转阴92例,转阴率75%。B、C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B、C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及铋剂,有非常满意的抗H.pylori作用,疗程短,无明显副反应,是值得推荐的抗H.pylori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其感染率超过 95 %。根治 HP的感染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笔者从 1 999以来 ,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根治 HP的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4 8例患者均为 HP阳性 ,并经纤维胃镜检测诊断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 2 3例 ,萎缩性胃炎 2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1岁~ 6 5岁 ,平均年龄 4 6岁。1 .2 观察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中西药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及胃镜显示的胃粘膜变化、活检病理的改变 ,并检查血、尿、粪常…  相似文献   

19.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附1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8例142枚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3.2%,腺瘤性息肉占26.8%;发生在胃窦部者占57%;幽门螺杆菌(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为61.9%。其中炎症性息肉检出率为82.1%,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症中HP检出率为78.3%,非活动性炎症仅18.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研究表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原因之一,治疗炎症性胃息肉应考虑根除HP。  相似文献   

20.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方法以因慢性腹痛而行胃检查及Hp检测的69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阴性慢性胃炎组及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3组,所有病例均检测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等IDA指标。比较三组之间的IDA指标和IDA伴发率。结果Hp阴性慢性胃炎组的IDA指标分别与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Hp阳性慢性胃炎组的IDA指标与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慢性胃炎组的IDA伴发率均低于Hp阳性慢性胃炎组和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P〈0.05),Hp阳性慢性胃炎组与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之间的IDA伴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较慢性胃炎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