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 ,脾常不足 ,无论感受外邪 ,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幼幼集成》中曰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若饮食失节 ,寒温不调 ,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腹泻的病症可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为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和湿热泻 ,进行分辨寒热 ,审察虚实 ,辨证施护。1 伤食泻本症常由于饮食不节 ,乳食积滞所致 ,症见脘腹胀满 ,腹响或腹胀满 ,泻后痛减…  相似文献   

2.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尤以夏季多见。《幼幼集成》中载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血,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泄泻作矣”。根据泄泻的发病机理,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笔者采用运脾温中为主的治疗方法,以加味四君子治疗小儿泄泻9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腹泻又称小儿泄泻,属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消化不良,肠以及肠外感染等引起的腹泻疾病。小儿泄泻致病因素为外感时邪,内伤乳食和素体脾胃虚弱所致。张景岳说: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所以其病变的部位,皆属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若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外邪侵袭,则运化功能不健,不能腐熟水谷,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下,形成泄泻。笔者使用和中消食,清肠泄泻,温中祛寒的原则来治疗腹泻(消化不良),制出了中药小儿敷脐散,经2O1例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较多见。临床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便次增多为特征,或伴呕吐、腹痛、发热等,大便化验见有脂肪球或有少量白、红细胞(重症泄泻除外)。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薄弱,无论外感诸邪、内伤乳食及脾肾虚寒等,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和肠腑传导失常而发生泄泻。敷脐疗法即针对不同病  相似文献   

5.
泄泻一病,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婴幼儿更为多见.<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说明泄泻之病变主要在于脾胃.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所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笔者治疗偶有心得,论述如下. 1 致病机理 泄泻病因主要责之于脾胃,古文献<幼幼集成>中记载:"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湿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化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相似文献   

7.
泄泻之症,古代医家分类不一,而小儿顽固性腹泻,多为脾虚泻,如《幼幼集成》记载:“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使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由于脾胃同属中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二者又互为表里,故“胃以降则和,脾以升为健”。余自拟加减乌梅参苓白术汤在临床上治疗小儿顽固性腹泻30余例,效果显著。处方:乌梅15克明党参10克炒白术5克炒扁豆6克淮山药10克炒苡仁10克莲子5克砂仁3克炮姜6克。若阳虚者加附子、补骨脂、五味子。小儿顽固性泄泻,临床症见患儿形体消瘦,腹部虚胀,面黄懒食,精神倦怠,食后作泻,泻物不化,绿便或蛋花便,腹痛多哭,泻后即止,脉沉细或沉迟,舌淡苔白等,用此方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多由饮食不节,起居失适,感受外邪,脾胃受伤所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并走大肠而泄泻作矣。泄者如水之泻势犹舒缓,泻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病症虽有轻重,而病因总属伤脾。脾受湿而不能渗,并走大肠,遂致泄泻,故泄泻多由湿矣。余业医五十余年,从一九三二年起,将“平胃散”改为汤剂以适用于小儿。临床处方常以“平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小儿泄泻,多获良效。观平胃汤之组方,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以为君;厚朴苦温,行气除湿消满为臣,又以陈皮理气化痰,芳香醒脾,更以甘草调和脾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泄泻"等病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肠胃薄弱,脾常不足,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凡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至泄泻.中医认为"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至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陈宝义主任认为,小儿腹泻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虚和湿盛,在治疗上,采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学耕系福建中医学院儿科教授,他幼承家训,知识渊博,学验俱丰,对治疗小儿泄泻具有独特经验。兹将笔者随师学习的初步体会,列举点滴如下: 重视脾胃寓补于消小儿“脾常不足”,若遇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则可引起泄泻。李师认为:“不论小儿暴泻或久泻,容易伤津耗气,多易造成脾阳虚弱,胃阴亦感不足。临床证候比较复杂,单纯用益气、温阳、滋阴等法难以奏效,唯有扶脾阳益胃阴并举是为的对之法。”在具体治疗时,一方面消除伤脾的外在因素,如外感、湿热、伤食等;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儿科临床常见病。有关小儿泄泻的早期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记有"赤利候""冷利候""久利候"等,脾虚不胜是泄泻的重要因素。1病因病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病的基本因素是湿。《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指出泄泻病位在脾。《医宗必读·泄泻》:"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为主征。祖国医学对慢性腹泻的认识,认为以脾病为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相似文献   

13.
小儿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汪建民教授认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因是“小儿脾常不足”,而小儿又是“纯阳之体”,推拿治疗手法宜轻柔,以补脾为主,重在摩腹,从而达到祛病健体的功效。通过学习汪建民教授辨证论治小儿泄泻的临床经验与推拿手法,明确了小儿泄泻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15.
小儿慢性泄泻是指泄泻迁延不愈,病程常超过1个月。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未臻完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谷精微又尤为迫切,加上乳食不能自制,饥饱无度,容易损伤脾胃,以致升降失司而造成泄泻。治疗上也以健脾利湿止泻为基本大法。笔者认为:治疗泄泻,尤其是久泻应紧扣升阳之法。补土派宗师李东垣强调“人以脾胃之气为本”,认为:“清气在阴者,为人之脾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上升,不令餮泄也。”主张:“如餮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他治疗泄泻,一用升阳汤,一用升阳除湿汤,离不开升阳二…  相似文献   

16.
慢性泄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治疗此证的心得体会,将慢性泄泻的治疗归纳为如下七法: 一、运脾化湿法脾虚则生湿,湿盛能困脾,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湿积为饮,饮流肠间而致泄泻不止。临床上既有脾虚失运之证,亦有湿邪困脾之象。症见泄泻反复发作大便溏薄,或呈水样,小便短少,胃脘胀满,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脉濡弱。治宜健运脾气,分利水湿。方用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泽泻、前仁、滑石。脾虚  相似文献   

17.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则泻出如水样物而言,多因饮食所伤、情志不畅,或久病及肾、运化失常、湿滞内停所致。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饮食不当、劳倦内伤、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受纳与运化功能失职,则水反成混、谷反为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发病;肾阳能助脾阳,以腐熟水谷,若年老体弱或久病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则致泄泻。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扰郁恼怒、肝失疏泄、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则运化失常而致泄泻。可见,泄泻之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慢性泄泻以脾胃虚弱、脾贤阳虚型较为多见,时有虚实寒热夹杂,故辩证时应详辨寒热虚实、标本缓急及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泄泻"等病范畴,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脾胃薄弱,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喂养不当,凡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中医认为"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活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至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出".小儿腹泻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虚和湿盛,在治疗上应用中药止泻散外包帖脐治疗解决了中药的气味难闻,小儿拒服中药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正秋季腹泻是小儿秋冬季常见病之一,病原体有轮状病毒、埃可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以轮状病毒致病最为多见,常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三多"(大便量多、水分多、次数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常出现脱水等并发症。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最易感受湿邪,使脾胃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泄泻。《素问》云"湿胜则濡泄",直言病因。秋季腹泻其病因病机特点有三:①小儿脾胃功能不足,又感湿邪:湿食困阻,乃成泄泻。②外感秋凉之邪,发为泄泻:多因小儿固有伏邪,复感秋季当令寒湿之邪致病。  相似文献   

20.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