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四步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胸腰椎原发性或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15个椎体行四步法PVP,术后依疼痛缓解程度6级评定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在24~72 h内疼痛得到缓解,15个椎体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水泥渗漏6个椎体,其中2个椎体前方渗漏,2个椎体侧方渗漏,2个腰椎椎体后方渗漏,行CT检查对硬膜囊轻度压迫,但无神经症状。无心肺栓塞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3个月死亡1例,6个月死亡2例,12个月死亡4例,死因均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无原病变椎体肿瘤复发。结论四步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简单快速、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已用于临床治疗椎体塌陷性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其适应证、禁忌证1技术方法和疗效以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n=35)与观察组(n=35)。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损伤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突角度变化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常规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已成为椎体良恶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同类技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2001至2002年间,美国的PVP术的病例数从38000上升至48000,增长了28%,PKP的病例数量增长了一倍达到1600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患者(41节责任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入路行PVP,通过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的测量,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临床疗效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41节责任椎体采用PACS自带软件测量到术前PVP穿刺参数测量值,选择单侧入路14节,双侧入路27节.PVP均按照术前设计方案顺利完成,PVP技术成功率100%.骨水泥注入量(4.0±1.1)ml.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疼痛缓解率97.2%.41节PVP前后椎体前缘和中央测量的和后缘测量的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 0.01和0.05).有8节椎体出现不同形式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9.5%,骨水泥主要是向椎旁组织、椎间盘及椎静脉丛渗漏,仅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 PVP已成为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率,降低了VAS评分.同时可显著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加固了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弯角穿刺针加液压注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2019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仓山院区骨科行PVP手术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国产药械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观察其疗效,探讨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方法 57例89个病变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应用国产药械。经前、后外侧入路、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操作在X线透视或CT监测下进行,国产PMMA粉、液及对比剂比例为3:2:1。手术前后CT检查对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血管瘤患者随访5~24个月,转移瘤患者随访7~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50%以上。2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血管瘤组术后3d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CR19例,PR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5~24个月,未发现注射PMMA的椎体有新压缩出现;转移瘤组91.4%(32/35)的患者术后7d内症状明显缓解,止痛效果在6个月内为74.3%(26/35),1年内为56.3%(18/32)。未发生由于PMMA外溢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结论 应用国产药械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Ⅰ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19例Ⅰ型CS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77例;年龄58~ 95岁[(79.2±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因疼痛性OVCF入院患者资料。根据接受治疗时骨折发生的时限分为:A组骨折发生1周内;B组骨折发生1~4周;C组骨折4周以上;D组非手术治疗,骨折发生4周内。记录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1d以及出院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骨水泥注射量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24例,C组16例,D组13例。术后1d A、B两组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8.4±12.5)%和(72.1±10.3)%]和OD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1.4±16.8)%和(48.9±13.6)%]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48.9±7.5)%和(30.1±10.6)%],P0.05;且在6个月的中期随访中依旧保持这一优势。A、B两组后凸Cobb角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分别为(57.3±13.5)%和(52.6±17.5)%],P0.05;但C组Cobb角改善不明显,P0.05。在6个月随访时发现,三组患者后凸角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C组骨水泥注射量最少[(3.1±0.7)mL],但骨水泥渗漏率最高(50.0%)。D组有4例中转手术治疗,6个月随访发现D组VAS和ODI评分、Cobb角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PVP治疗OVCF临床疗效确切,骨折早期(≤4周)介入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疼痛改善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我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近3年来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患者37例(共39个椎体),分别对其术前、术后及术后半年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影像学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与半年后随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用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的OVC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并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影像学评价满意。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共7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其中血管瘤6例6个椎体、骨质疏松9例16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42例57个椎体。经CT扫描定位,将不透X线骨水泥(主要成分为粉剂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和液态甲基丙烯酸树脂单体)按粉剂与液体为4:1比例混合调制成糊状,用1ml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在CT表现为点状分布3个,斑片状分布6个,团状分布42个,弥散分布28个。CT和平片随访观察骨水泥密度形态与术后所见无变化,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15例良性病变全部达到止痛效果(15/15),恶性肿瘤止痛效果达90.5%(38/42)。 止痛从注入水泥开始到7d显效,持续6个月。本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椎体血管瘤、骨质疏松、转移瘤等溶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脂肪栓塞、骨水泥特质反应、生物力学相关并发症及操作相关并发症.本文就PVA并发症与防治对策进行综述,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脊椎的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和骨质疏松症所致的压缩性骨折,往往会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低下。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放疗及化疗,如有脊髓压迫、脊柱不稳,则施行病灶切除加内固定术,但与手术相关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甚高。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是在影像设备照射下经皮椎体穿刺向骨内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12月-2011年7月苏州大学附一医院对45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实施PVP或PKP,其中PVP组30例46节椎体、PKP组15例20节椎体。通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I)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AS评分和BI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低于PKP组(P<0.05)。PVP组、PKP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为分别为30%(9例)、13.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均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PKP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但价格昂贵,住院时间长;PVP组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资料与方法 对11例13个椎体行PVP,其中椎体转移瘤9例(11个椎体),血管瘤l例,骨髓瘤1例;颈椎1例,胸椎5例,腰椎4例,骶椎1例。年龄37—72岁,平均60.5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用10~13G骨穿针经椎弓根刺人椎体后,用外科锤将骨穿针钉人椎体,并注入欧乃派克1ml,观察有无粗大的引流静脉显影,然后注入按3:2:1配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NA,骨水泥)2~5ml.结果 11例13个椎体1次穿刺成功12个,2次穿刺成功1个。2例骨水泥渗入椎旁软组织内,1例经椎体静脉引流导致肺栓塞。结论 PVP治疗椎体转移瘤、血管瘤、骨髓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好,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并发症及治疗对策。结果:本组出现并发症37例,其中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造成神经损伤2例,骨水泥注入至椎体旁治疗无效者1例,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以及椎间隙32例,术后3 d原位再次骨折2例。1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2 d经保守治疗自行恢复,1例再次行开放手术取出椎管内骨水泥,神经功能部分恢复,其余患者经过制动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椎体成形手术创伤小,但风险大,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造成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将神经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达到止痛及加固椎体目的的一项微创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瘤、骨髓瘤、侵袭性血管瘤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脊椎病变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增加椎体强度、防止骨折移位和止痛效果确切等优点。2001年10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15例(23个椎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