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收集了我院两年来90例正常人和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直接增强冠状扫描、薄层横断扫描和冠、矢状重建资料,探讨微腺瘤CT扫描的最佳方法和影响冠状扫描图象的各种因素。 资料与方法:正常人群组90例,垂体微腺瘤组50例,年龄均在20~60岁之间。采用美国GE9000 Ⅱ型CT扫描机,造影剂是60%泛影葡胺,浓度282mgI/ml,常规加10mg地塞米松。一次性快速静脉注入100ml造  相似文献   

2.
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寿晓燕 《护理与康复》2004,3(6):385-386
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病灶,尤其对小病灶的检测和定性起重要作用。在扫描过程中,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使注射速率恒定,从而准确测定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时间,增强团注效果,并进行肝脏的增强动态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精确性,提高诊断质量。但是注入造影剂,也有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空气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位CT增强扫描对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垂体泌乳素瘤,8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27岁,2例为男性,均有相应临床症状和血泌乳素值(PRL)升高,全部病例行冠状位CT增强扫描。结果 82例中76例(92.7%)为垂体微腺瘤,CT表现为垂体内>3mm低增强区、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偏斜、垂体高度>9mm和鞍底骨质改变,以前三项显示率较高,分别为88.2%、85.5%和59.2%,具有较大诊断意义。结论 垂体泌乳素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大部分为微腺瘤,本病诊断除临床症状和血PRL值升高外,CT冠状位增强扫描有很大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增强CT扫描传统给药的方法有两种:造影剂团注法,静脉注射滴注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工作中,我们尝试在小儿CT扫描中应用快速静脉滴注法,既可以减少对小儿的不良刺激和过敏反应,又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增强效果,并被我院三年来426例次增强扫描所证实。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426例进行颅脑增强CT扫描的病例,进行效果分析。其中男222例,女204例,年龄7天到14岁。扫描后结合临床诊断为炎性肉芽肿124例,肿瘤63例,血管瘤32例,垂体发育不良34例,其它阳性48例。其中88例为治疗后复查。2设备与方法 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造影剂量及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对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40名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从周围静脉注入Omnipaque 300 100ml、100ml和75ml。第一组以固定时间间隔扫描,第二组及第三组以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启动扫描。以腹主动脉增强值超过150Hu为动脉期开始,肝实质增强值大于20Hu为动脉期结束。结果:①第一组中5例(45%)动脉期扫描序列未处于其最佳扫描间期,第二组为2例(13%),第三组为1例(8%);②第一组中2例(18%)肝实质强化峰值未包括在其门静脉期扫描序列中,2例(18%)强化峰值位于扫描序列的末期,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强化峰值均位于其扫描序列的中心层面;③各组间主动脉及肝实质增强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团注造影剂跟踪技术能更准确确定动脉期的起点;②75ml 的造影剂量能够满足多层面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苏包兰  郭强  刘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911-1912
1999年1月~2005年3月,我科为34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选用股静脉穿刺,行造影剂团注完成CT增强扫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CT增强造影中应用高压注射器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现代护理》2006,12(21):1992-1993
造影剂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有些普通CT平扫不易辨认的境界不清的病变,通过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造影剂也称团注静脉注射,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及范围。以往护士只能使用普通50ml注射器,进行人工推注,时间长,无法达到对病变不同时期的动态观察,现在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总量.流速和注射方法,在CT增强造影中,准确获得被增强脏器的多期扫描图像。我院2004~2006年对426例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电脑控制推注时间,根据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病变任意调节推注的速度,在注射…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的发展,在临床影像学实践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近年来非离子型造影剂更为广泛应用于普通CT造影检查中.随着双源CT的在临床中的应用,冠状动脉无创检查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扫描虽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准确性,但在增强过程中所使用的造影剂剂量大、推注速度快,其不良反应率相对提高,应引起临床工作的广泛重视.1双源CT冠状动脉心脏造影、冠状动脉团注、造影剂使用1.1双源CT冠状动脉心脏造影临床应用 目前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机,其扫描的最大优点是具有扫描速度快,极高的时间分辨率(83ms),利用人工智能触发系统,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9.
陈有玲 《现代护理》1998,4(7):72-73
CT增强扫描是CT诊断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造影剂的应用,增加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论断及监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造影剂应用的机会也增多。但目前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还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增强扫描时多用60%泛影葡胺,采取手推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点滴的方法。据我们对50例患者观察,60%泛影葡胺的副反应发生率为52%包括轻、中、重度反应(轻、中、重度分类按Ansell和Shehadi分类法),为了减少并减轻造影刘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早期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32例活检或临床证实为前列腺癌行螺旋CT增强研究,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90—120ml,3ml/s,延时30—45s螺旋扫描,层厚3—5mm.结果32例中11例显示早期明显强化灶,4例显示轻度强化灶,17倒未见早期强化。结论螺旋或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能够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19例20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病灶及5例肝细胞腺瘤(HCA)和30例肝癌(HCC)的 CT 检查,作了回顾性诊断分析,以评价 CT 对 FNH 的定性诊断的可靠性.CT 扫描技术为平扫后静脉团注60%Conray30ml,然后快速滴注60%Conray120ml 作病灶处扫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例正常垂体及69例各种垂体疾病,行团注床渐进动态及延时CT扫描并图像重建放大研究。作者认为:床渐进动态及延时扫描并图像重建放大是诊断垂体病变的理想方法,与单层动态扫描相比,它快速、简便、全面;与普通增强扫描相比,它能提高微腺瘤等微小病的检出率,对空蝶鞍能良好地显示鞍内垂体柄而不需脑池造影,采用了延时扫描有利于鉴别诊断,结合重建放大技术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及空间分辩率。  相似文献   

13.
刘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1):1992-1993
造影剂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有些普通CT平扫不易辨认的境界不清的病变,通过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造影剂也称团注静脉注射,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及范围.以往护士只能使用普通50 ml注射器,进行人工推注,时间长,无法达到对病变不同时期的动态观察,现在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总量.流速和注射方法,在CT增强造影中,准确获得被增强脏器的多期扫描图像.我院2004~2006年对426例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电脑控制推注时间,根据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病变任意调节推注的速度,在注射的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了诊断率.现将我们应用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选择、速度设定及检查时的护理经验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跟踪自动触发技术在肺动脉CTA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7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组1用小剂量测试技术扫描方式,组2用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自动触发扫描,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由两名高年资(主治职称以上)医生采用双盲法行主观评价,然后在工作站上测量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主动脉CT值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扫描方式所获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主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剂量测试扫描方法所用造影剂剂量更少。结论两种扫描方案(小剂量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跟踪自动触发技术)检查肺动脉所得图像中,主观影像质量评估无统计学差异,而客观影像质量评估(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动脉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剂量测试扫描方式所用造影剂的剂量较少,故应用小剂量测试技术进行肺动脉CTA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本院经临床检查并作B超或普CT扫描后拟诊为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平扫,后由肘静脉团注射造影剂(优维显75~100ml)作三期动态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30s为动脉期,60—70s为静脉期,3—15min为延迟期。结果:61例患者被确诊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检出病灶143个。其中原发性肝癌37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血管瘤9例;肝内胆管癌2例;肝囊肿6例。另外15例经增强后被确诊为正常肝脏或仅有轻度肝脂肪浸润。结论:采用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可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很多。单纯依靠平片、腹透和临床表现、体征做出病因诊断有一定困难。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12月利用CT对53例急性小肠梗阻病人进行病因分析诊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病人,男39例,女24例,年龄1~78岁,中位年龄47岁。以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诉,在发病6~29小时内入院。所有病人都已确诊为肠梗阻。 1.2 方法:在CT扫描前口服或经胃管注入12%硫酸钡或2%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300ml。常规使用静脉团注造影剂,于扫描前团注60%碘剂50ml(1.5~2.5ml/秒),然后给以0.8ml/秒维持量,总剂量40~50g。取仰卧位扫描,从肝脏膈面开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主观评分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 CT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增加造影剂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通过下肢静脉团注造影剂,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8.
女性盆腔腹膜及其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病变的组织起源繁多,且与盆、腹诸多脏器疾患密切相关,故诊断有一定难度和限度。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对盆腔解剖和病理的影像学研究较以前明显深入。本文旨在归纳对女性盆腔腹膜诸结构在影像解剖方面的新认识及疾病状态下的影像学改变。 一、影像学技术与方法: 1.CT:常规CT或螺旋CT。平扫及ⅳ团注100~200ml造影剂增强扫描。外伤疑有盆腔脏器破裂者加做增强5-30′后延迟扫描观察造影剂外溢。观察腹  相似文献   

19.
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对74例鼻部外伤者同时作了X线鼻骨侧位像、冠状和横断CT扫描。以冠状 横断CT扫描的结果为准,比较了各种检查方法之间对鼻部外伤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两种CT扫描合用的诊断效果最好。X线鼻骨侧位片仅能检出75.67%的鼻骨骨折,对上颌骨额突骨折等其他鼻部外伤均不能诊断。在鼻骨或/和上颌骨额突骨折的诊断中冠状CT扫描均显著优于横断CT扫描,而在鼻泪管骨折、鼻颌缝分离、鼻骨间缝增宽的诊断上则横断CT扫描均要显著优于冠状CT扫描。结论 在鼻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仅作鼻骨X线侧位片是不够的;为了解有无鼻骨或/和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首先作鼻部冠状CT扫描,如经济条件许可,可加作鼻部横断扫描。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疾病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用多层螺旋CT机对 12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 ,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由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 10 0ml造影剂 ,速度 3ml/s ,将数据传至专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检出 2例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 ,其中 4例Ш乙型主动脉夹层 ,1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 ,4例正常主动脉。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疾病的能力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