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不同月龄、去卵巢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健康3月龄和6月龄Spraque-Dawley(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获取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传至3代,加入成脂肪诱导液进行诱导,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并用RT-PCR法检测成脂肪分化标志物脂蛋白脂酶(LPL)mRNA表达水平。实验分为8组:1)3月龄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3control);2)3月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3ovx);3)6月龄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6control);4)6月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6ovx);5)3月龄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诱导组(MSCs ADI3control);6)3月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诱导组(MSCs ADI3ovx);7)6月龄正常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诱导组(MSCs ADI6control);8)6月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诱导组(MSCs ADI6ovx)。结果显示:(1)年老组大鼠MSCs成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大于年幼组大鼠;(2)成脂肪诱导后,成脂肪诱导各组MSCs胞浆内均有脂滴形成,MSCs ADI3ovx和MSCs ADI6ovx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3)成脂诱导后,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MSCs ADI3ovx和MSCs ADI6ovx LP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年老组和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皆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二代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部分进行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HE染色、电镜),  相似文献   

3.
切应力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及其在流体剪切力条件下向内皮细胞(EC)定向分化能力。方法选用GFP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细胞的扩增和传代。应用流体剪切力刺激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并观测其对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积极作用,对其结果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计算阳性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结果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扩增一代,细胞数量增加5-8倍。检测诱导后MSCs,结果显示在诱导3 d时出现vWF表达阳性细胞。结论GFP小鼠MSCs在体外的培养扩增能力强,MSCs在流体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方法,明确增殖及生长特征。方法:从骨髓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加入淋巴分离液后用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和静止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对其进行传代扩增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1)通过离体培养,可使体内环境下低丰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数目扩增;(2)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数具有成纤维细胞生长特性。结论:对比两种分离方法可知淋巴分离法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化,体外培养成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体内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细胞衰老.并建立衰老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淋巴细胞,灭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8h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相对细胞数,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加入MSCs组OD值明显低于未加MSCs的对照组(p〈0.05)。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MSCs组淋巴细胞有核回缩及凋亡小体出现。结论: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说明了雌激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功能以及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有利于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的联合应用,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同源性,UNIQ-10柱式Trizol总RNA抽提法获取足量的RNA,用于MSCs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了所分离hMSCs的高度同源性,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首次揭示了MSCs表达多种间充质细胞和非间充质细胞的特异性mRNA,如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肌细胞、造血支持基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上皮/内皮细胞等。结论:hMSCs具有高度可塑性和广泛分化潜能,是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是一种多潜能干细胞。目前,MSCs主要取自骨髓,但由于骨髓源性MSCs存在高度病毒污染或其他污染的可能,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寻找一种能替代骨髓MSCs,并可弥补其缺陷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人脐带血(HUCB)是胎儿出生时脐带内及胎盘近胎儿一侧血管内的血液,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和祖细胞,主要包含造血干细胞和MSCs。HUCB优势[1]在于:(1)脐血从分娩后的胎盘、脐带残端收集,其过程比从骨髓或胚胎获取干细胞简单。对于…  相似文献   

9.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了解其细胞生物学特性,为MSCs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及生长过程。结果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血液系细胞在换液过程被去除,成纤维细胞污染经差速贴壁法也可去除。获得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形态较均一,生长状态良好。结论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可获得一定纯度的MSCs,此法简单、实用,并且获得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从大鼠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等诱导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采用苏丹Ⅳ染色鉴定。结果诱导培养4d后,细胞胞浆内开始出现细小脂滴,12 d后在可观察到大量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内形成高折光性的脂滴,苏丹Ⅳ脂肪染色后显示克隆中心的细胞胞浆内大量的颗粒状红色脂滴形成。细胞爬片显示约有6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能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类重要干细胞,它可以促进血管再生,而神经迁徙蛋白Slit经多项研究证实也可促进血管再生。目的: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的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做一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1980至2014年期间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MSCs"及神经迁徙蛋白Slit2。初检得到436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章65篇。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lit2二者在血管再生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促进血管再生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还尚有争议。假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Slit2,那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是否与Slit2相关及Slit2/Robo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而促进血管再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如若相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Slit2移植将会为治疗脑梗死等中枢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胎牛血清的替代品,在体外有效扩增间充质干细胞。方法 通过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SCs,BMSCs)在健康成人AB型血清、AB型脐带血清和胎牛血清培养体系中的不同代次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周期、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不同血清的培养体系中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AB型血清,可以取代胎牛血清体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骨髓中的多能祖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多种结缔组织分化的性质,并可支持造血。体外试验和异基因移植研究中均显示,MSCs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对MSCs的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获取间充质干细胞(mesem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来源及方法。MSCs在成人骨髓内含量极低.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MSCs同时少量出现于外周血以及脐带血、胎儿组织器官内,然而,胎儿组织样本难以获取,脐带血中含量太低。这样,如何获得合适的MSCs来源以建立稳定的培养体系.同时避免伦理道德问题的约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方法 消化胎盘实体组织,贴壁培养细胞,观测形态并检测其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分化潜能。结果 胎盘组织中分离出的贴壁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相似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能力。结论 胎盘组织中含有的多分化潜能细胞(placenta.derived muhipotent cells,PDMCs)与骨髓MSCs形态功能相似.胎盘可以作为获取MSCs的一种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骨膜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成骨细胞,为骨组织_丁程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方法 切取小鼠颅骨骨膜提取物,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采用ALP染色、RT-PCR、蛋白印迹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分化后的MSCs细胞形态从长梭形变成三角形、多角形或立方形;ALP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离体培养并与去抗原牛松质骨复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去抗原牛松质骨(BCB)制成MSCs/BCB复合物;采用同种异体大鼠桡骨干5mm节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通过X线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测对比研究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2、4、8、14、18周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经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均有显著性差异。18周经生物力学实验检测,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新骨生成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标本与正常基本一致。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均无新骨形成,最后缺损由纤维组织充填。结论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组织工程中适宜的种子细胞。去抗原牛松质骨是可以选择的细胞载体。MSCs/BCB复合物植入修复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BCB植入。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研究发现 ,除了胚胎干细胞 ,机体内还存在一些组织干细胞 ,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在骨髓中存在一种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 ,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在特定的条件下向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脂肪细胞 ,神经细胞等方面分化。与其它的干细胞相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分离和培养扩增 ,还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 ,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骨髓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 ,修复损伤脊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成骨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成骨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形态和功能特征,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生长状态良好的传l代的兔MSCs,在体外进行成骨活性诱导,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碱性磷酸酶、骨钙紊等功能性指标的检测。结果 体外成骨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诱导的第2周即开始表达成骨细胞的活性,到第4周趋于成熟,此过程中性态和功能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结论 经过体外成骨诱导的兔MSCs表现出典型的成骨细胞阶段性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生长能力及其多向分化功能。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检测其表面标志以及检测其成骨、成脂和成肌多向分化状况;结果: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与非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比较,形态学无差异且均表达CD29+、CD105+、CD44+和Sca-1+ ;CD34-、CD11b-;同时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骨、成脂、成肌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其骨髓源性MSCs的形态学和功能与正常小鼠的MSCs比较评估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MSCs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我们试图通过研究MSCs培养上清液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MSCs的免疫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