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虹  王风  林英忠  王虹  覃丽萍 《医学综述》2006,12(21):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将135例AMI患者按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53例、非休克组82例,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病死率。结果休克组有高血压病、年龄>70岁患者显著增多;冠脉多支病变明显高于非休克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多于非休克组;并发急性肺水肿、肺炎、早期急性肾衰竭多;但两组近期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以高龄、高血压患者及冠脉多支病变多见,易并发急性肺水肿、肺炎、早期急性肾衰竭,尽早应用IABP及血运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AMI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 AMI患者各 32例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AMI合并 DM患者无痛性 AMI发生率高 (34.4 % ) ,病死率及并发症明显高于非 DM组 (P <0 .0 5 ) ,冠脉造影显示 AMI并 DM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多于非 DM组患者(P <0 .0 5 )。结论 :AMI合并 DM患者临床以无痛性多见 ,易发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病死率高 ,同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广泛  相似文献   

3.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升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AMI患者6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32例及血糖正常组33例,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结果 AMI患者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冠状动脉2支及3支病变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泵衰竭者以及病死率等明显增加(P<0.05).结论 AMI血糖升高,提示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早期预防和控制各种并发症,对降低其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围术期死亡和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7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AMI,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支病变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合并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总围术期内死亡率为5.4%,剔除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后,死亡率为1.4%;12例75岁以上的患者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破裂,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3例;术中非致命性合并症的发生率在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患者的年龄是决定AM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多支病变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而且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术后6个月时的LVEF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患者院外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AMI合并CS行急诊PCI患者58例,分为院外死亡组(22例)和院外存活组(36例),统计患者的临床高危因素、冠脉造影及介入特点。结果:死亡组既往有心肌梗死患者及心功能较差者死亡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年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发病至PCI时间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死亡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于前降支和严重三支病变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既往有心肌梗死及心功能较差者、发病至PCI时间、年龄、梗死相关动脉及严重三支病变与院外死亡率显著相关,急诊PCI对AMI合并CS患者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晚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血管病变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4例与非糖尿病组72例。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及随访12个月的PCI的疗效。结果:①糖尿病组患者冠脉血管多支病变、复杂病变及远端血管病变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致死性心梗再入院率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②非糖尿病组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糖尿病组改善不明显,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与术后12个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两组手术成功率,心源性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冠状动脉受累范围弥漫而广泛,病变严重和复杂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其远期获益受限;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PCI术仍是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意义及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298例,根据冠状动脉影结果分为两组:有侧支循环组(n=148)和无侧支循环组(n=150)。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以及冠状动脉管炎病变特点、闭塞程度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与无侧支循环组相比,有侧支循环组患者中多支冠状动脉闭塞率及完全闭塞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9.2%比10.7%,P<0.01;85.8%比28.0%,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证实:闭塞血管数及闭塞程度与侧支循环形成间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结论:侧支循环多出现在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与非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422例住院非糖尿病ACS患者,以入院即刻的随机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156例,入院血糖〈6.1 mmol/L;轻-中度SHG组(B组)137例,入院血糖6.1~10.0 mmol/L;重度SHG组(C组):血糖〉10.0 mmol/L。分析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A、B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3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较A组显著增多(P〈0.05)。C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心源性病死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非糖尿病ACS患者中SHG提示更加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是与近期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马兰香  张华  丁守良  张磊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46-1647,165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集在IABP支持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IABP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可使患者的心率、血压趋于稳定,即刻病情改善率为50%。30d、3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43.7%,53.1%。结论:应用IABP支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栾桂霞  赵建磊 《吉林医学》2011,32(14):2754-2755
<正>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单纯AMI患者病死率为7%,而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高达60%~90%。心源性休克与左室肌大面积损害有关,故针对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主张迅速采取循环支持和尽快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280例住院AMI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71.5±6.1岁)150例和非老年组(年龄49.7±6.5岁)13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老年AMI女性发病明显增高,住院时间长,有高血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并发心衰、合并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吸烟、造影见新鲜血栓、典型胸痛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就诊时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心梗及接受直接PCI的病人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表现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程度、直接PCI患者从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PCI即刻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死亡、再梗死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AMI患者症状不典型,易合并心衰,冠脉病变严重,PCI的即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差异无显著性,住院期间病死率无增高,提示介入治疗是老年AMI患者的很好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合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鸣  陈忠  刘乃丰  方瑛 《现代医学》2010,38(1):11-14
目的:探讨已建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征。方法:82例确诊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侧支循环分为有侧支循环组32例和无侧支循环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无侧支循环组相比,有侧支循环组患者吸烟比例(21.88.%13548.00%,P〈0.05)、饮酒比例(12.50%粥34.00%,P〈0.05)、糖尿病比例(9.38%傩32.00%。P〈0.05)及心源性休克比例(6.25%傩24.00%,P〈0.05)均较低。梗死前心绞痛比例(65.63%傩38.00%,P〈0.05)及左室射血分数值[(61.05&#177;7.85)%绑(55.84&#177;13.95)%,P〈0.01]有侧支循环组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侧支循环组多支病变比例(66.67%傩52.00%,P〈0.05)及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比例(59.38%傩30.00%,P〈0.01)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组。结论:吸烟、饮酒及糖尿病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利于保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邹文淑  陈练 《西部医学》2006,18(4):404-40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CHD)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9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的SCA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非CHD组)31例、CHD无侧支循环组136例、CHD有侧支循环组3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CHD组相比,CHD组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明显增高(P<0.05);与CHD无侧支组相比,CHD有侧支组病变以3支、多支及次全闭塞为主(P<0.05),右冠脉病变最多;无侧支组以单支、前降支病变为主。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的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CHD合并3支、多支病变及次全闭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北京医院 2 14例经监护病房确诊的AMI患者 ,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A组 (合并组 12 4例 )和B组 (不合并组 90例 )对比其例数、并发症、与病死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A组发生心肌梗死的机会比B组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期病死率 (<8w)较B组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多支病变为主较B组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高血压是影响AMI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选择5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合并糖尿病组17例,非糖尿病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造影结果.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支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变弥漫.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冠状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IABP支持下进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46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未应用IABP支持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7 d时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患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MI分类、病变位置、病变累及分支及置入支架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ABP时间平均为(84.12±34.74)h,2组术前CRP、TNF-α、IL-6水平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时2组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术后2周、3个月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vs.56.25%,P<0.05)。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在急诊行PCI治疗时联合IABP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术后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将116例AMI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6例)和血糖升高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结果 AMI后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之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梗死、冠状动脉2支及3支病变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FPG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升高组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近段梗死面积均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糖升高,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预防和控制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西京医院心内科 CCU自 1 998年3月至 2 0 0 3年 3月行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n countorpulsasin therapy,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2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连续入院的 AMI并心源性休克 2 6例 ,男 1 9例 ,女 7例 ,年龄 46~ 77(6 5± 1 5 )岁。心梗范围 :广泛前壁、广泛前壁 +下壁、下壁、及非 Q波心肌梗死分别为 1 1例、8例、4例、及 3例。 2 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左主干并三支病变 4例 ,三支病变 7例 ,双支病变 1 1例 (前降支加回旋支 7例 ,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两组病变血管分布基本相同(P〉0.05)。糖尿病(DM)组单支病变少于对照组,DM组多支病变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DM组弥漫性病变血管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DM组血管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普遍严重且左室功能(LVEF)下降(P〈0.01)。DM病程〈1年时,多支病变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DM病程越长,越容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冠脉病变分布上无明显差别,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受累数量及发生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趋于弥漫,血管病变程度普遍严重且左室功能(LVEF)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1 67例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布及狭窄程度。结果 :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 :三支病变、重度、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与单纯冠心病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双支、中度病变亦增多 ;2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 :双支、重度、弥漫性病变较单纯冠心病组明显增多 ;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合并高血压组比较 :前者较后者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多 ,有极显著性差异 ;重度、弥漫性病变亦增多。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后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加重 ,而合并糖尿病者表现尤为严重 ,以三支、重度、弥漫性病变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