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预处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540例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ASAⅡ~Ⅲ级,年龄1月~14岁,体质量4~65 kg。患儿随机分成9组(n=60),分别按照正交实验设计表(L934)接受利多卡因预处理,安排四因素各三水平分别给药。结果经利多卡因1.5 mg/kg预处理后,芬太尼麻醉诱发的呛咳发生率最低,为56.1%。首剂芬太尼以5、7.5和10μg/kg诱导,呛咳发生率分别为55.0%、66.1%和72.2%;以10、20、30 s推注芬太尼,呛咳发生率分别为75.0%、68.9%、49.4%。结论利多卡因1.5 mg/kg预处理,在30 s内缓慢静注首剂芬太尼5μg/kg,是先心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减轻呛咳反应较好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5d~6岁,体重2.6~20.0 kg,随机均分为2组。处理组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1.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5 mL/kg,60 s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观察并记录呛咳发生的时间和次数,记录生命体征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处理组的呛咳发生率(55%)明显低于对照组(90%,P<0.05)。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期大剂量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托宁和地塞米松对先心病患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FCR)的影响.方法: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随机分为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病人诱导前15 min静注长托宁10 μg/kg,地塞米松 0.2 mg/kg.观察两组患儿静注芬太尼后60 s时发生呛咳例数(发生率)及时间和强度,记录生命体征.结果:Ⅰ组呛咳的发生率为13.3%(4/30),Ⅱ组为56.7%(17/30),Ⅰ与Ⅱ组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呛咳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呛咳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I组的心率(HR)和有创动脉压(MAP)与I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和地塞米松预处理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诱导期间不同剂量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4例需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Ⅰ组(利多卡因1.5 mg/kg 芬太尼3μg/kg)、Ⅱ组(利多卡因1.5 mg/kg 芬太尼5μg/kg)和对照Ⅰ组(生理盐水5 ml 芬太尼3 μg/kg)、Ⅱ组(生理盐水5 ml 芬太尼5μg/kg),观察4组芬太尼注射后的咳嗽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对照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62.5%,利多卡因Ⅰ、Ⅱ组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后,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发生率分别降低至18.8%和31.2%,明显低于对照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解翔彬  陈霞 《广西医学》2011,33(5):602-603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ASA Ⅰ~Ⅱ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0.01 mg/kg和哌替啶2 mg/kg.氯胺酮1 mg/kg麻醉诱导,继以丙泊酚25 μg·kg-1·min-1+氯胺酮12.5 μg·kg-1·mi...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34例气管异物小儿均在肌注氯胺酮2~3mg/kg基础麻醉后入室,静注地塞米松0.3~0.5mg/kg、1%利多卡因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1~2μg/kg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5~8mg/(kg.h)泵注。结果,麻醉前后患儿HR、MAP、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有5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呛咳,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丙泊酚后缓解。所有患儿均在20min内清醒。利多卡因、芬太尼、丙泊酚配伍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比较安全且苏醒快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能否通过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方法 将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8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优化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 mg/kg、1 min时芬太尼1μg/kg(1 s内注入)、1 min 55 s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2min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2 min 20s时将3μg/kg芬太尼在2s内注入、5 min时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1 min时芬太尼4μg/kg(3 s内注入)、1 min 55 s时维库溴铵0.1 mg/kg、2 min时丙泊酚1.5~2 mg/kg、5 min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芬太尼呛咳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都能成功抑制插管反应.优化组比对照组呛咳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60和23/60,P<0.01),呛咳强度明显减弱(重度呛咳率分别为0/60和8/60,P<0.05).结论 全麻诱导时分次注射芬太尼不影响对插管反应的抑制,可以明显降低呛咳发生率和强度,对预防麻醉诱导期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诱导引起呛咳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层分为四组: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Ⅱ组为利多卡因0.5 mg/kg,Ⅲ组为利多卡因1.0 mg/kg,Ⅳ组为利多卡因1.5 mg/kg,所有利多卡因组加生理盐水至10ml。实验药物经上肢静脉10s内注入,2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注射时间5s),观察5min,记录呛咳的例数和强度。结果呛咳发生率Ⅰ组为40%(20/50),Ⅱ组为16%(8/50),Ⅲ组为14%(7/50),组Ⅳ为14%(7/50),三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三个实验组之间呛咳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其最佳剂量为0.5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诱导期间不同剂量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20例需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Ⅰ组(利多卡因1.5mg/kg加芬太尼3μg/kg)、Ⅱ组(利多卡因1.5mg/kg加芬太尼5μg/kg)和对照Ⅰ组(生理盐水5ml加芬太尼3μg/kg)、Ⅱ组(生理盐水5 ml加芬太尼5μg/kg),观察4组芬太尼注射后的咳嗽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对照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53.33%和66.67%,利多卡因Ⅰ、Ⅱ组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后,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发生率分别降低至20%和26.67%,明显低于对照Ⅰ、Ⅱ组,两组无咳嗽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时不同给药顺序对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诱导采用芬太尼4μ g/ kg、咪唑安定0.05mg/ kg、丙泊芬1.5mg/ kg、维库溴铵0.15mg/ kg;Ⅱ组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 kg、芬太尼4μg/ kg、丙泊芬1.5mg/ kg、维库溴铵0.15mg/ kg;Ⅲ组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 kg、丙泊芬1.5mg/ kg、芬太尼4μg/ kg、维库溴铵0.15mg/ kg;Ⅳ组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 kg、丙泊芬1.5mg/ kg、维库溴铵0.15mg/ kg、芬太尼4μg/ kg.观察各组呛咳发生率和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与Ⅳ组相比,Ⅲ组呛咳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与Ⅳ组相比, Ⅰ组、Ⅱ组呛咳发生率有特别明显差异(P<0.01).结论 全麻诱导期,按顺序静注咪唑安定、丙泊芬、维库溴铵、芬太尼,可有效消除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