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①用不同浓度AngⅡ(10-9~10-5mol/L)处理HSC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HSCs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未经AngⅡ处理的HSCs作为对照组。②选择使ECM分泌显著增加的AngⅡ处理组HSCs,抽提RNA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并与新鲜分离的大鼠HSCs和对照组HSCs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各浓度处理组HSCs的LN和HA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AngⅡ10-7~10-5mol/L处理组HSCs的PCⅢ和CⅣ分泌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分离大鼠和对照组HSCs比较,有较高ECM分泌水平的10-6mol/L AngⅡ处理组HSCs的TGF-β1和CT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AngⅡ能刺激大鼠HSCs分泌ECM,其通过促进TGF-β1表达经CTGF介导而参与肝脏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3H]-Thynfidine及[^3H]-Leucine掺入分别测定GMC的DNA、蛋白质合成;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数目,观察系膜细胞增殖睛况;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观察GMC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分别用特异性Ang Ⅱ受体1(AT1)拮抗剂[Sar^1,IIe^8]AngⅡ和AngⅡ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了解Ang-(1-7)的受体特点。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的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数目增加;Ang-(1-7)/还能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系膜细胞PcⅢ和HA的分泌。AT1和AT2受体拮抗剂对Ang-(1-7)的上述作用无影响。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分泌,该作用不通过AT1和AT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观察GMC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分别用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了解Ang-(1-7)的受体特点。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 PcⅢ和HA的分泌,其作用可被[Sar1,Ile8]-AngⅡ抑制,PD123319对Ang-(1-7)的上述作用无影响。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细胞外基质分泌,该作用可部分被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48 h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处理后HepG2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24 h,1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佛波醇酯(PM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中,应用Ang-(1-7)及PMA,通过测定大鼠GMCDNA、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及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等指标,观察大鼠GMC增殖和分泌情况。结果:Ang-(1-7)及PMA均能抑制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GMC的DNA及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的增多及PcⅢ和HA的分泌,Ang-(1-7)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Ang-(1-7)及PMA都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增殖和分泌,Ang-(1-7)的拮抗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作用的关系,探讨Ang Ⅱ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 kidney cell)HK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Ang Ⅱ(10-9、10-8、10-7、10-6 mol/L),及其与TGF-β1共同作用对该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和MMP-9)的变化,Boyden小室检测HKC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①单独应用Ang Ⅱ不能够造成HKC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变化,也不能诱导α-SMA表达,但是却能上调FN的表达;②与TGF-β1共同作用时能够加强TGF-β1影响E-cadherin,α-SMA和FN表达的作用;③Ang Ⅱ能够增加HKC生成MMP-2和MMP-9;④Ang Ⅱ能够(10-7和10-6 mol/L)增加HKC细胞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数目.结论:①Ang Ⅱ可以参与EMT过程,但不是导致EMT的关键因素;②Ang Ⅱ能够以协同的方式参与TGF-β1导致的EMT,可能以此方式加重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 TGF-β1 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gⅡ、TGF-β1. 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AngⅡ(167.84±64.81vs 51.13±15.95pg/l)及TGFβ1 (181.12±32.63 vs31.46±10.39μg/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ngⅡ(168.67±69.03vs218.46±74.79 pg/l)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1 (182.22±30.60vs121.77±13.84 μg/l)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降低血清TGFβ1 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动脉硬化及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对肾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除降低血压带来的益处外,还存在非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如抑制细胞外基质在肾脏局部的积聚、下调肾脏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减少肾脏细胞凋亡、改善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和抗过氧化酶活性等.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大型临床试验如RENAAL研究等证明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CTGF)的影响。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及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鉴定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刺激CFs 4 8h ,再选浓度 10 -6mol/L分别作用 6、2 4、4 8及 72h得出AngⅡ对CTGF表达作用的时量关系 ;再选 10 -6mol/L作诱导浓度 ,与 10 -5mol/L洛沙坦孵育 4 8h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CFsCTGF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测定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作用 4 8h及 10 -6mol/LAngⅡ分别作用 12、2 4、4 8、72h ,AngⅡ以浓度 -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FsCTGF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洛沙坦 10 -5mol/L作用4 8h ,与AngⅡ组比较 ,6 5 %以上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mRNA水平的表达即 (1.4 6± 0 .18)比 (2 31± 0 .2 3) ,(P<0 .0 1) ,蛋白水平上使AngⅡ诱导的CTGF的表达减弱约 73%即 (35 .99± 5 .6 4 )比 (6 8.86± 7 2 7) ,(P <0 .0 1)。结论 :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机制上调CFs中CTGF的形成 ,可能是AngⅡ致纤维化通路中的关键环节 ;洛沙坦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 ,从而延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高糖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 (AT1RA)对于大鼠系膜细胞 (MCs)上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表达及MCs所合成的系膜区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系膜细胞上GLUT1蛋白的合成 ,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测定系膜细胞GLUTmR NA水平 ,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连蛋白 (FN)的表达。结果 ANGⅡ作用后能显著增加大鼠MCs GLUT1的转录及蛋白合成 (P <0 .0 5 ) ,这种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且能被AT1RA伊贝沙坦 (Irbesartan)所阻断。高糖 (2 7.8mm1/L)作用 4h后未能增加MCsGLUT1的转录及表达。ANGⅡ能使培养的MCs上清液中FN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0 1) ,Irbesartan能使增加的FN降低 5 0 .5 4%。结论 ANGⅡ能从转录水平刺激MCs上GLUT1的表达 ,增加ECM的合成 ,ANGⅡ的这种作用通过AT1受体介导并能被AT1RA阻断。ANGⅡ可通过上调GLUT1的表达参与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清药理学方法 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Ⅱ)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肾络通对其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肾络通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与表达,此作用是其防治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体积肝移植后受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跨分化现象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性别错配的大鼠不同体积肝脏移植,动态观察移植肝体积的大小和缺血损伤对术后骨髓干细胞向移植物内肝细胞跨分化促肝脏再生过程的影响。结果全肝移植组Y-染色体肝细胞阳性率为0.66%,而60%和30%肝移植组Y-染色体肝细胞阳性率分别增加到1.89%和3.78%,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延长冷缺血时间使得肝内Y-染色体阳性肝细胞率减少到0、73%,与1h缺血时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减体肝移植能增强HSCs在肝脏内向肝细胞跨分化。而延长冷缺血时间明显降低HSCs在肝内的跨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凝集素(LSECtin)对肝脏星形细胞(HSCs)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肝星形细胞系HSC-T6,分为对照组和LSECtin处理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H~3-TdR)掺入法检测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和比色法检测HSC-T6细胞胶原合成与分泌的情况。结果:LSECtin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SC-T6细胞增殖,其中10~(-7)mol/L的LSECtin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50%。另外,LSECtin对于HSC-T6细胞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也有显著地抑制效应,并呈剂量关系。其中,10~(-7) mol/L的LSECtin对HSC-T6细胞胶原合成与分泌抑制率分比为55%和52%。结论:LSECtin是肝星形细胞的增殖、胶原合成与分泌的抑制因子,对于肝纤维化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肾病综合征大鼠24h尿钠排泄、血浆与肾组织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si)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SD大鼠分为阿霉素肾病组、缬沙坦组、苯那普利组及正常对照组。观察28天后的24h尿蛋白、尿钠排泄,血浆与肾组织ET、AngⅡ水平。结果 缬沙坦、苯那普利均可增加肾病大鼠尿钠排泄;缬沙坦可降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降低ET水平,但不能降低AngⅡ水平;苯那普利可降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降低ET、AngⅡ水平。结论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可能与降低ET水平,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IL 1)对大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胰岛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IL 1对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的影响 ;通过分子杂交检测c fosmRNA并分析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 :IL 1作用后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量明显减少 ,且有时间依赖性 ;IL 1诱导c fosmRNA ,从而使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变化。结论 :IL 1可能通过改变胰岛细胞内基因表达 ,抑制细胞代谢 ,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effects of cyclosporine A (CsA) on Angiontensin II (Ang II)-induced protein contents, c-fos protein levels and cytosolic Ca2+ level ([Ca2+]i) in cultured cardiomyocytes of neonatal rats were observed. Total protein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by Bradford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c-fos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Ca2+]i labeled with fluorescent probe Fluo-3/AM was measured under a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s were increased in cardiomyocytes treated with Ang II (10−7 mol/ L), which could be inhibited by CsA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t was found that Ang II could increase the c-fos protein expression, which could be inhibited by CsA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g II induced the [Ca2+]i elevation in cardiomyocytes. CsA did not influence the resting intracellular Ca2+, but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the Ang II-induced [Ca2+]i elev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CsA can suppress the Ang II-induced c-fo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Ca2+]i elevation in single cardiomyocyte, which might pay a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Ang II-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by CsA. Han Zhaomin, female, born in 1974, Pharmacis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脉动压力改变对动脉血管紧张素Ⅱ分泌的影响。方法:对脉动的高压力(160mmHg,1mmHg=0.133kPa)和正常压力(80mmHg)在体灌流大鼠颈总动脉,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灌流0.5、1、3、6h后大鼠颈总动脉灌流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结果:大鼠颈总动脉灌流液中血紧张素Ⅱ含量随脉动压力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高压力组增幅大于正常压力组(P<0.05或P<0.01),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正常组。结论:脉动压力作用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增加,且与压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有关。提示压力诱导的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可在机械应力介导的动脉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体血管环方法对主动脉中AT1受体对AngⅡ的反应作了观察。实验发现给予AngⅡ组的最大收缩反应为(776.28±22.22)mg较之对照组(633.43±67.2)mg,明显增高,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测定血浆中AngⅡ和醛固酮水平发现二者均增高,分别由原来的(654.86±100±10)mg/L和(340.56±19.36)mg/L升高至(919.54±118.32)mg/L和(516.60±111.05)mg/L。本研究结果提示AngⅡ与其受体结合后,在引起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的同时,可以使血管AT1受体反应性升高  相似文献   

19.
福辛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福辛普利治疗后心肌层粘连蛋白 (L N)、纤维连接蛋白 (FN)及胶原蛋白含量 (CL )的改变对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大鼠2 0只建立糖尿病模型后 ,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 (福辛普利组 )及糖尿病未治疗组 (未治疗组 ) ,每组 10只 .福辛普利组以福辛普利 (15 mg· kg- 1 · d- 1 )用水溶解后 ig,未治疗组以等体积水 ig.另取 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 (正常组 ) .实验周期 5 wk.结果 经图像分析显示心肌组织 L N的吸光度 A值在正常组、福辛普利组及未治疗组分别为 0 .12 5 1± 0 .0 0 35 ,0 .1337± 0 .0 0 98和 0 .2 36 4± 0 .0 136 .FN的 A值在正常组、福辛普利组及未治疗组分别为 0 .0 5 81± 0 .0 0 42 ,0 .0 86 6± 0 .0 0 5 4和 0 .140 4± 0 .0 0 96 .CL 的 A值在正常组、福辛普利组及未治疗组分别 0 .12 0 0± 0 .0 10 4,0 .310 8± 0 .0 2 12和0 .5 114± 0 .0 42 0 .未治疗组 L N,FN和 CL 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福辛普利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福辛普利虽不能降低血糖 ,然而通过抑制心肌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可抑制心肌 L N,FN和 CL的表达 ,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外基质增生 ,而减轻其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