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槐果碱对心脏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的方法,研究槐果碱对心肌细胞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槐果碱可使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时程(APD50,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0期上升速率(Vmax)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可使家兔窦房结慢反应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SDVP4)、自律性兴奋频率(SEF)和动作电位幅值(APA)明显减小,此效应亦呈浓度依赖性;在豚鼠离体心电图实验中,槐果碱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结论根据槐果碱对动物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初步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钠、钾和钙离子通道而产生抗心律失常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对豚鼠心脏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及在体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引起心脏不良反应的机制.方法 在整体动物、离体心脏和分离的心室乳头肌标本上分别采用肢体Ⅱ导联、Langendorff灌流技术和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心电图、离体心电图和心室乳头肌快、慢反应动作电位.结果 西酞普兰可明显延长豚鼠心电图的RR间期,使QRS波群增宽;离体心电图显示,西酞普兰能明显减慢心率,在12.5×10-6 mol/L浓度灌流下,可诱发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在西酞普兰作用下,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0期上升速率(Vmax)的减慢、0期上升幅值(APA)的降低和时程(APD50和APD90)的缩短呈剂量依赖性;西酞普兰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发的豚鼠心室乳头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结论 西酞普兰对心脏Na+、Ca2+等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此效应可能是临床应用西酞普兰时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槐果碱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s,AP)及离子电流的电生理效应。方法将豚鼠心脏快速取出后通过心电图记录心脏对槐果碱的应答;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对豚鼠乳头状肌或兔窦房结细胞快反应及慢反应动作电位进行记录,研究槐果碱的相关效应;获取新生大鼠心室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及单通道电流;采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进行全细胞钙流记录。结果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后出现心动过速,而槐果碱(300μmol)加入后,心动过速或室颤现象消失,心电图提示出现正常心跳。对于豚鼠心室心肌细胞的快反应动作电位,槐果碱作用后,APD及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延长,APA下降。对于窦房结的慢反应动作电位,槐果碱处理后,APA及Vmax均出现下降,且APD90也能够延长。结果显示槐果碱通过阻断I_(kr)而非I_(ks)实现对APD的延长。新生大鼠心室细胞的细胞电流实验结果显示10μmol/L槐果碱能够导致I_(Na)下降约18%。且槐果碱能够在全体细胞水平上降低慢内向电流,尾部电流(外向K+电流)也出现消失,相比于对照组,I_(CaL)在20 m V指令电位时,平均减少(33.2±11.7)%。结论槐果碱能够逆转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为抑制Na离子、钙离子及钾离子电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对豚鼠心脏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及在体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引起心脏不良反应的机制。 方法 在整体动物、离体心脏和分离的心室乳头肌标本上分别采用肢体Ⅱ导联、Langendorff灌流技术和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心电图、离体心电图和心室乳头肌快、慢反应动作电位。 结果 西酞普兰可明显延长豚鼠心电图的RR间期,使QRS波群增宽;离体心电图显示,西酞普兰能明显减慢心率,在12.5×10-6 mol/L浓度灌流下,可诱发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在西酞普兰作用下,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0期上升速率(Vmax)的减慢、0期上升幅值(APA)的降低和时程(APD50和APD90)的缩短呈剂量依赖性;西酞普兰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发的豚鼠心室乳头肌慢反应动作电位。 结论 西酞普兰对心脏Na+、Ca2+等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此效应可能是临床应用西酞普兰时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芪甙Ⅳ对豚鼠心电图(ECG)及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麻醉豚鼠和Langendoff心脏灌流模型上记录体表ECG和离体心脏ECG,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右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结果 黄芪甙Ⅳ能延长豚鼠体表ECG和离体心脏ECG的RR间期,这一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黄芪甙Ⅳ还能缩短动作电位的时程(APD),但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去极速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黄芪甙Ⅳ具有负性变时作用,能缩短心肌细胞AP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慢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甙Ⅳ对豚鼠心电图(ECG)及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麻醉豚鼠和Langendoff心脏灌流模型上记录体表ECG和离体心脏ECG,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右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结果黄芪甙Ⅳ能延长豚鼠体表ECG和离体心脏ECG的RR间期,这一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黄芪甙Ⅳ还能缩短动作电位的时程(APD),但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去极速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甙Ⅳ具有负性变时作用,能缩短心肌细胞AP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慢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红霉素对离体家兔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并观察红霉素对家兔窦房结细胞慢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结果 红霉素可使家兔窦房结细胞自律性兴奋频率(SHR)、慢反应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SDR)和0期除极最大速率(Vmax)明显减小,且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0.3mmol/L的红霉素使SHR从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钾通道拮抗剂多非利特与钙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观察在不同刺激频率下(0.2,0.5 ,1.0,1 25,2.0 Hz),不同浓度的胺碘酮(1,5,10 μmol/L)、多非利特(10,50,100 nmol/L)或100 nmol/L多非利特与1 μmol/L 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胺碘酮浓度依赖性的延长动作电位复极50%(APD50)和90%(APD90)的时程,其作用不表现为频率依赖性;多非利特延长APD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刺激频率增加时,延长APD的作用明显减弱,表现为明显的负性频率依赖性;100 nmol/L多非利特与1 μmol/L维拉帕米联用后,上述频率依赖性得到改善.结论 胺碘酮和多非利特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显著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复合性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对频率的依赖性明显低于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非利特,而多非利特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可以减少这种负性频率依赖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心肌易损性与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整体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复灌复制局部缺血/复灌模型,测定心肌缺血复灌前后的心室电生理学参数:舒张期兴奋阈(DET)、有效不应期(ERP)、室颤阈(VFT).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测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的时程(APD90)、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缩短其持续时间,延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时间,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离体大鼠心脏的ERP,并对缺血/复灌所致的ERP缩短和VFT降低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大鼠右室乳头肌动作电位APD50和APD90,降低动作电位Vmax,对动作电位的其他参数影响不显著.结论:CME具有降低大鼠心室易颤性、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提高大鼠心脏电生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方法 取不同动物的乳头肌,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细胞内动作电位(APA).生物信号经微电极放大器放大后,一路输入监听器,另一路经高速模数转换器输入计算机,自动显示并分析动作电位的各参数,包括静息电位(RP),超射值(OS),动作电位幅值(APA),0相最大上升速度(Vmax),复极化50%和90%的时间(APD50和APD90).结果 心肌电生理图形明显,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 的各参数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不同,在研究药物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时,根据所研究的目的 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动物,以便使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