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疗效及改善主症、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肺心病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者.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P<0.05),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降低(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唐爱华  李凌云  周卫惠 《河北中医》2007,29(10):929-931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单纯型DR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一般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照组30例加服肠溶阿司匹林片.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地降低单纯型DR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高凝状态,对防治单纯型DR,延缓其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汤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脑缺血患者8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两组纳入患者均按西医治疗原则,采用控制血压、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的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检测两组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脑血流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中医眩晕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状况,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  相似文献   

5.
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心病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花  胡勇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5-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气血粘度、血张粘度、红细胞压积、气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项指标治疗差值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差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脑中风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心理状态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各指标均出现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未出现显著差异,干预后心理状态均出现改善,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徐国亮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15-2317
目的 观察温心肾补肺涤痰化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温心肾补肺涤痰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之80.00%(P< 0.05);观察组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心肾补肺涤痰化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1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佐治肺心病呼吸衰竭3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点,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心输出量(CO)、肺动脉平均压(MAP)治疗前后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肺心病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同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76例,口服脉络通。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2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血脂作用,治疗前后比较,血脂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1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金化痰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疗程12 d。观察两组心功能、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有效率92.85%,优于对照组的72.72%(P<0.05);观察组对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能明显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P<0.01)。结论:中西结合疗法能有效降低CPHD肺动脉压,提高6 min步行距离,降低血黏度,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裴晓红 《光明中医》2021,36(2):273-27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针灸拔罐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6例发生面神经炎的患者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拔罐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远期患部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面部神经功能等级评估结果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近期)及治疗后3个月(远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远期)观察组患者中Ⅰ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占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显效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针灸拔罐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面神经炎的近、远期临床症状,有效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15d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4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为84.1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显著改善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组补阳还五汤组(60例),对照组消心痛组(42例)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血浆神经肽Y(NPY)、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9例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浆NPY、D-D水平,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PY、D-D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安全有效,可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该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NPY、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的探讨。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瘀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标准评分、改良Fugl-Meyer肢体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同时使用ELISA法检测2组外周血HO-1及CO的活性。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2组的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标准评分、改良Fugl-Meyer肢体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HO-1浓度治疗后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的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CO活性治疗后明显上调,其中治疗组上调的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明显提高瘀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肢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增加CO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64例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饮片(由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15 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 NS)、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2 h PG、TC、TG、BMI、FI NS、ISI均明显改善(P均<0.01),对照组仅FBG、2h PG、TC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BMI、2 h PG、TC、TG、FI NS、ISI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BMI,改善糖、脂代谢,并且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