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旁残存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自孕犬脐血中分离、培养MSCs,经Laz基因转染和5-氮胞苷体外肌源性诱导后移植入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n=18)。分别于移植后1、4、8周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标本行TUNEL染色观察残存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残存心肌细胞体积;Nagar-Olse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网络的变化。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作为移植对照组(n=1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缺血区部各时间点切片位观察到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凋亡指数明显降低;残存心肌细胞肥大明显;移植后第8周,心肌组织内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规律。结论脐血MSCs移植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使残存心肌细胞肥大、调节心肌胶原网络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诱导下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向心肌样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功能、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产妇脐血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MSCs;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制备成AMI大鼠模型后分为2组,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移植GFP标记的UCBMSCs;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并取心脏组织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CBMSCs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的表达;并进行抗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myocardial capillary density,MC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移植的UCB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对照组无心肌特异蛋白表达;移植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LVFS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梗死周边区MC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移植组为(4.16±0.2)个/HP(×400),对照组为(2.29±0.3)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CBMSCs移植可在大鼠AMI部位存活,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UCBMSCs移植后明显改善AMI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 D)指在脑组织损伤基础上引起的以高级神经认知、记忆功能障碍及情感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二位原因,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它为治疗Va D提供了新途径,并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及脊髓损伤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未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将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飞  张小芬 《医学综述》2006,12(19):1183-1185
脐血作为干细胞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探索。已经证实脐血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脐血具有诸多优势,如来源丰富,组织配型时间短,抗原表达弱,加之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加速造血恢复等影响,脐血的移植成功率高,移植反应弱、移植物抗宿主病少见。目前脐血移植治疗的疾病已经达到80余种,治疗的患者全世界已经超过了6000例。脐血移植已经在恶性肿瘤、免疫缺陷、心脏病、神经系统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上显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植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 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只体重35~45 kg的家猪,经导管应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存活的9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1)实验组5只,取骨髓分离BMSC体外培养扩增,建立模型2周后,通过心肌注射的方法将自体骨髓BMSC 移植至AMI 区;(2)对照组4只动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 周后比较2组的生存率、心功能变化、心肌功能性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BMSC移植后,实验组动物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梗死区室壁运动速度加快,局部室壁厚度加快,心肌移植细胞部位表达连接蛋白GATA-4等心肌功能性蛋白质.结论:骨髓BMSC 经冠脉转运在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并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心梗区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探讨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7)和DMEM培养液对照组(n=6).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通过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2对角支以远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即刻,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心梗前、细胞移植后4周对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观察心脏大体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显微结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细胞的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c-TnT)、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4周,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对照组病变区心肌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清楚,移植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不清,且在梗死区中可见部分排列相对整齐的肌纤维结构.Masson染色显示移植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较为有序,而对照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斑块状融合明显,排列紊乱.MSCs移植组DAPI阳性细胞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即刻进行经冠状动脉MSCs自体移植,MSCs可以在梗死局部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从而抑制左室重构,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转化为肌细胞,为心力衰竭的细胞心肌成形提供较为理想的移植细胞。方法从兔股骨头处抽取骨髓,用Ficoll细胞分离液分离MSCs,体外培养,经5-氮杂胞甙(5aza)刺激2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肌源细胞中肌节肌动蛋白(Actin)、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用RT-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基因表达;用电镜观察肌源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将诱导分化后的MSCs移植到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MI)的模型中。移植后6周用心脏超声多普勒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心功能。结果MSCs经5-aza刺激后,免疫组化染色肌节肌动蛋白、肌钙蛋白Ⅰ呈阳性;有肌球蛋白重链的基因表达;有多核肌管形成;透射电镜下可见明显的肌丝形成、糖原颗粒丰富、核居中。诱导分化MSCs移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E/A左室前壁和间隔收缩速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压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MSCs可在体外环境下向肌细胞转化,移植诱导分化的MSCs至MI区域后,能改善MI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损伤心肌的修复效果,为进一步提高B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22只大鼠参照Olivette方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共16只进入实验终点,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8)梗死区注射P B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组,n=8)梗死区注射BMSCs.术后喂养4周,行心脏彩超,取心脏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的分布、分化及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标记CM-Dil和cTn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重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在梗死区分布.与C组相比,M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s)、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有明显改善(P<0.05),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BMSCs可在心肌梗死的大鼠心脏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提高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红 《医学综述》2011,17(15):2308-23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非造血干细胞。BMSCs移植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已经表现出传统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MSCs可以在梗死的心肌中分化形成有功能活化的心肌、血管、内皮等组织,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但对于BMSCs移植的最佳治疗途径、最佳治疗时机、评价手段和长期安全性等仍存在着质疑。随着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BMSCs移植将成为血管成形术后另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干细胞移植是近代研究热点课题,就造血干细胞形式,脐血干细胞归巢,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近代观点与理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肌梗塞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居高不下,给国家及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目前早期心肌梗塞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但这些治疗只能改善顿抑心肌、冬眠心肌的功能,对坏死心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移植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球囊封堵法制备 AMI 模型,AMI 后2周将 GFP 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入小型猪心肌梗死区域(移植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6周行心脏超声和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取心肌梗死区组织作冰冻切片,vWF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心肌梗死后8周和心肌梗死后2周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 >0.05)。移植组:干细胞移植后6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心肌梗死面积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2)vWF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显示移植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冠状动脉移植的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梗死心肌内存活,增加梗死区血管新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成年杂种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脐血间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向肌源性细胞分化,DAPI荧光标记,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注移植入成年杂种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区域,2、4、8周取心肌标本,采用HE染色及TUNEL法检测犬心肌梗死模型中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5-aza诱导作用下可向肌源性细胞定向分化,2、4、8周后在移植区域观察到带荧光的心肌纤维和细胞核,排列方向与残留心肌组织基本一致,荧光标记的肌纤维相互连接。经TUNEL法检测可见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域均有凋亡的心肌细胞分布,但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低于非移植组;HE染色有相似的阳性率,阳性细胞多具有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除能形成心肌再生外,尚能减少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凋亡,达到延缓心室重构的目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成年杂种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脐血间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向肌源性细胞分化,DAPI荧光标记,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注移植入成年杂种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区域,2、4、8周取心肌标本,采用HE染色及TUNEL法检测犬心肌梗死模型中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5-aza诱导作用下可向肌源性细胞定向分化,2、4、8周后在移植区域观察到带荧光的心肌纤维和细胞核,排列方向与残留心肌组织基本一致,荧光标记的肌纤维相互连接.经TUNEL法检测可见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域均有凋亡的心肌细胞分布,但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低于非移植组;HE染色有相似的阳性率,阳性细胞多具有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 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除能形成心肌再生外,尚能减少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凋亡,达到延缓心室重构的目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犬脐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 移植对心肌梗死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取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培养、扩增EPCs,免疫组化鉴定.建立成年杂种犬梗死模型,经BrdU标记的EPCs灌注移植入梗死区域,1、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HE染色确认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染色BrdU观察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形成、vW因子染色观察梗死心肌血管并计数以观察EPCs移植组与对照组血管形成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EPCs;HE染色示心肌梗死区有大量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梗死心肌区域标本内小血管上存在BrdU阳性细胞;EPCs移植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第1、4、8周的心肌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血管计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犬脐血EPCs梗死心肌移植可参与血管形成,但不能促进心肌的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犬脐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 移植对心肌梗死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取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培养、扩增EPCs,免疫组化鉴定.建立成年杂种犬梗死模型,经BrdU标记的EPCs灌注移植入梗死区域,1、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HE染色确认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染色BrdU观察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形成、vW因子染色观察梗死心肌血管并计数以观察EPCs移植组与对照组血管形成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EPCs;HE染色示心肌梗死区有大量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梗死心肌区域标本内小血管上存在BrdU阳性细胞;EPCs移植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第1、4、8周的心肌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血管计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犬脐血EPCs梗死心肌移植可参与血管形成,但不能促进心肌的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脐带血干细胞(HUCBSC)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gue法分离培养HUCBSC;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脐带血和HUCBSC经心外膜下植入对照组和实验组梗死心肌周围。结果移植术后4周,实验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Ⅰ型胶原和Ang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AngⅡ、Ⅰ型胶原与OPN mRNA三者之间两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Ⅰ型胶原合成,下调心肌AngⅡ和OPN基因表达,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脑创伤大鼠脑内移植后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s移植到大鼠的脑损伤区.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移植后3周细胞发出蓝白色光,沿移植道呈条带状分布,细胞在条带中央较为密集,在条带周围细胞分布逐渐稀疏.移植后6周,损伤组织中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细胞分布较3周时稀疏.结论:人UCBMSCs脑内移植后,能够成活并向脑损伤区迁移,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