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弯曲菌)为肠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此菌引起急性腹泻已在近十年逐渐引起国内重视,其在普通腹泻患者中约占5~14%,而新生儿空肠弯曲菌感染尚未见系统报告,将我院收治九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九例中,男7例,女2例,日龄16~28天,7、8月份共发病7例,1例来自农村,2例家养鸡禽,4例因其他疾病在新生儿病室住院,后出现腹泻,经大便培养证实为弯曲菌。  相似文献   

2.
空肠弯曲菌是小儿腹泻的一种常见病原菌,发病率仅次于菌痢,临床上易与菌痢混淆。我院自1984年4月至10月随机选择13岁以下、病程在3天以内,未经抗菌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共1439例,取新鲜粪便标本,作细菌学培养,检出空肠弯曲菌123例(阳性率8.54%)。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是小儿腹泻常见病原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据国外文献报导在腹泻患者中占5—14%,无症状者中阳性率可达1%左右,1981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医院检出首例病例,随后有陆续报导,我院于1985年3月至12月从186例腹泻患儿中检出本病3例现报告如下。观察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从我科肠道及普通门诊中,3个月至12岁腹泻小儿未经治疗(个别用药未超过1—3天)的急性腹泻病儿186例为对象。二、方法:取新鲜粪便(一般在30分钟以内)直接作平板接种,如需运用时则将标本置Carry—Blair 培养基内保存。粪便直接分离培养基用布氏琼脂(上海市防疫站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贵阳地区206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病原学调查的结果。共做8种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检出病原菌82株,阳性率39.8%。其中志贺氏菌26(占12.6%),ETEC-LT 18株(8.7%),空肠弯曲菌12株(5.8%),耶氏菌9株(4.4%),EIEC 8株(3.9%),沙门氏菌5株(2.4%),EPEC_4株(1.9%),未检出Eltro弧菌。双重感染10例(4.9%)。26株志贺氏菌中,弗氏菌14株(58.8%),宋氏菌11株(42.3%),老贺氏Ⅰ型1株(3.9%)。  相似文献   

5.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弯曲杆菌空肠亚种所引起的肠炎 ,做为引起人类肠炎的重要病原菌 ,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将近年来收治的 17例空肠弯曲菌肠炎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患儿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其中 15例均为散发病例 ,仅 2例相隔 2天来自同一妇产科医院。日龄 2~ 2 8天 ,平均 15天 ;家居城市 6例 ,农村 11例 ;其中 2例母孕期有腹泻史 ,7例出生后一直在医院 ;17例空肠弯曲菌抗原阳性 ,而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检查阴性。二、临床表现  3例大便 >10次 天 ,余14例少于 10次 天 ;含粘液 5例 ,血便 2例 ;6例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福州地区婴幼儿急性肠炎肠道致病菌研究的结果,总阳性率为34.44%,其中EPEC为53.68%,志贺氏菌属18.3%,空肠弯曲菌6.87%,沙门氏菌18.3%,并从168例的水样便或稀便中检出ETEC12.5%,其中ST株占63.6%。ETEC和EPEC的分离率与非腹泻组对比,二组之间差别均很显著(P均<0.01)。分离株对GM、KM、和SMZco的耐药率,EPEC明显高于志贺氏和沙门氏菌属。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空肠弯曲菌肠炎25例报告陈士垣等江苏医药 9(1):4,1983本文对236例3岁以下,病程在7天以内的急性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做培养。结果检出空肠弯曲菌25例,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弯曲杆菌空肠亚种所引起的肠炎,做为引起人类肠炎的重要病原菌,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近年来收治的17例空肠弯曲菌肠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空肠弯曲菌肠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断为新生儿肠炎423例患儿采取大便标本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致病菌。对检出空肠弯曲菌抗原阳性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腹泻患儿423例粪便检测,检出空肠弯曲菌47例,检出率为11.1%;临床上以水样便为多见;经红霉素治疗1周35例转阴,另有12例仍为阳性,加服呋喃唑酮后转为阴性,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空肠弯曲菌是新生儿肠炎的常见致病菌,应及时诊断,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空肠、结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oli;CJC) 已成为肠炎的常见病因。作者在6个月内从某脘37例有症状的患儿粪便中分离出CJC。临床特征:年龄为2周~15岁,发病率最高的是年幼儿。男22,女15。男∶女为3∶2。常见症状为发热、腹泻、血便,2/3患儿有腹痛,1/3有呕吐。年龄在12周以上的32例发热可达40.5℃。在12周以内的5例全不发热。发热是首发症状,但发热前偶有轻微腹痛。80%患儿体温在4天内消退,其余为间歇性发热,可达2周。35例(95%)有腹泻。2例只腹痛无腹泻。35例中29例(83%)在发病当天腹泻。3例(8.5%)在病后1~2天腹泻。另3例病后1~2周腹泻。后者先  相似文献   

11.
空肠弯曲菌在近年来已被认为是小儿细菌性胃肠炎的一个常见的病原。本文报导以色列特拉维夫某医院于16个月(80年1月~81年5月)内确诊的空肠弯曲菌胃肠炎51例,其中5例在病前已诊断为免疫缺陷患儿;2例为X连锁丙种球蛋白缺乏症,1例为丙种球蛋白缺乏症,1例为复合型免疫缺陷,及1例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5例免疫缺陷患儿的平均发热及腹泻时间分别为15及23天。而正常儿童(46例)分别为4及5天。免疫学检查结果,5例免疫缺陷小儿  相似文献   

12.
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肠弯曲菌属螺旋科弯曲菌属胎儿亚种,为革兰氏阴性弧菌,1972年首次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成功分离出,并证实为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大量报道表明该菌与腹泻、吉兰-巴雷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相关,本文就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肠弯曲菌属螺旋科弯曲菌属胎儿亚种,为革兰氏阴性弧菌,1972年首次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成功分离出,并证实为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大量报道表明该菌与腹泻、古兰-巴雷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相关,本文就空肠弯曲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肠炎为婴幼儿时期的重要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腹泻、发热、腹痛,常有血便。作者在培养分离出空肠弯曲菌的135例病儿中观察到一些特殊表现,对此加以认识及观察,有利于该病的诊断。本文中26例有持续2周以上的腹泻,多数无发热、腹痛,偶见血便;2 例因慢性腹泻导致发育停滞;新生儿病情缓和,主要为无症状性血便(9/13例),另有报告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较大儿童也可偶见血便,发热、腹痛可为唯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术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患儿发生院内感染后分离所得的所有病原菌,了解心脏病术后患儿在PICU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状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3月本院PICU共557例行先心相关矫治手术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儿送检的标本培养获得病原菌分布部位及耐药性。结果 557例接受心脏手术中,其中简单型先心313例,复杂型先心244例;发生院内感染152例患儿中简单型先心35例次,复杂型先心117例次;下呼吸道感染16例,泌尿道感染10例,血液感染15例,消化道感染5例,导管感染3例,伤口感染2例及颅内感染1例;分离出1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123株,80.92%),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7株,11.18%),真菌(12株,7.89%)。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25株,16.45%)、嗜麦芽寡氧单胞菌(24株,15.79%)、鲍曼不动杆菌(22株,14.47%)和肺炎克雷伯杆菌(20株,13.16%),其他包括大肠杆菌17株(11.18%)、阴沟杆菌4株(2.63%)、产气肠杆菌2株(1.3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1.32%)、其他杆菌7株(4.61%);主要革兰阳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5株,3.29%)、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2.63%)和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1.97%),其他球菌5株(3.29%);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8株,5.23%),其他包括光滑球酵母菌1株(0.66%)、近平滑念珠菌3株(1.97%);产超广谱β-内酞胺酶菌37株,主要包括大肠杆菌1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嗜麦芽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各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8株,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其敏感率超过90%的药物为阿米卡星(96.53%)及哌拉西林/舒巴坦(90.13%),稍次者为亚胺培南(86.84%),妥布霉素及复方磺胺异唑(84.21%),头孢哌酮舒巴坦(83.55%),头孢他啶(73.68%)及头孢唑肟(77.63%)。结论复杂型先心患儿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简单型先心患儿;下呼吸道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地区的PICU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有一定差异。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12-17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震伤患儿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2008年5月13日至6月12日,我院收治汶川地震伤患儿98例,对其临床诊断为创面感染的50例进行了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并就病原菌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0例临床诊断为创面感染的患儿中,有31例创而分离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62.0%;其中21例为混合感染,占67.7%.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99株,革兰阳性菌16株(16.16%),革兰阴性菌81株(81.82%),真菌2株(2.02%).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5.05%)、粪肠球菌3株(3.03%)、屎肠球菌2株(2.02%)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7株(27.27%)、阴沟肠杆菌18株(18.18%)、铜绿假单胞菌13株(13.13%)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检出病菌的首位,患儿的被困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与感染该菌有明显相关性.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1株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和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泰能在内的所有常用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敏感.结论 地震伤患儿创面感染病原菌有所变化,以往分离率低的鲍曼不动杆菌反而成为主要的感染菌,产酶菌株多,细菌耐药率高,治疗困难.了解患儿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新生儿空肠弯曲菌肠炎32例。男20例,女12例。以发热、呕吐、腹泻为主。稀水便多为4~10次/日,镜下多见脂肪球。同时讨论了本病传播的四种方式:粪—口、母—婴(垂直)、皮肤接种或输血传播的可能。着重对新生儿感染本病的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对水样便性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疗效.方法 31例水样便空肠弯曲菌肠炎住院患儿,经乳胶凝集试验鉴定粪便空肠弯曲菌,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7例,应用阿奇霉素(因培康)联合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及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对照组14例,仅用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程、总病程及粪便空肠弯曲菌转阴时间.结果 入院前2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阿奇霉素组在入院后病程、总病程及粪便空肠弯曲菌转阴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水样便性空肠弯曲菌肠炎可以缩短病程及粪便空肠弯曲菌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轮状病毒已证实为小儿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病毒腹泻的进展改变了人们对细菌病因的注意,但最近又再次强调注意肠道致病性细菌,这包括对霍乱腹泻病理生理学的了解、大肠杆菌类霍乱毒素的证实、弯曲杆菌和肠结肠耶尔辛氏菌新病原的认识、沙门氏菌在许多国家流行及志贺氏菌对抗生素敏感型改变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闽东农村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我们采集当地人口5岁以下初诊为急性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582例,每份粪便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检出阳性208例、致病菌246株,检出率为42.26%。其中ETEC77株(13.23%)、EPEC67株(11.51%),志贺氏菌58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