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DM患病正在逐渐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DM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笔者从2007年以来,对Ⅱ型糖尿病(NIDDM)采用中医辩证论治,以酸甘益阴为治法随证加减,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M)足部病变(又称DM足),是在DM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足部损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是最令DM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国DM足患病率为0.9%~14.5%.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DM患者有可能达到6000万.DM足患病人数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因此,DM足预防重于治疗.且早期预防确实有效,为避免患者一失"足"成千古恨,更好地研究、了解DM足预防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被视为冠心病(CHD)的等危症,CHD是引起DM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随着2003年"DM前期"概念的提出,即包括了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两方面[1],认为该阶段约有50%患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因错过了这一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时机,以致病程晚期引起了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正确评价CHD合并DM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皮肌炎1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发表已近3年,但单独分析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临床特征的报道并不多.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DM住院患者144例,探讨其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DM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长爪沙鼠I型糖尿病模型的可能性,并观察模型动物早期肾脏损害情况.方法 雄性长爪沙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1(DM1组)、模型组2(DM2组),DM1及DM2组沙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100 mg/kg、200 mg/kg STZ,NC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注射STZ后1、2、4、6周末,分别监测沙鼠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等血清学指标和尿液指标,并处死沙鼠进行胰腺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注射STZ 24 h后,DM2组及DM1组部分沙鼠逐渐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DM2组沙鼠持续高血糖,DM1组沙鼠血糖值与N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有下降趋势;DM2组沙鼠胰岛素显著性降低(P<0.05),其他血清学指标及尿液指标均显著性升高(P<0.05),DM1组沙鼠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DM2组沙鼠及DM1组少数沙鼠胰腺组织中可见胰岛β细胞减少、空泡样变性等变化,DM2组沙鼠肾脏组织中出现肾小球基质增多,毛细血管襻扩张等病变,DM1组沙鼠肾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STZ 200 mg/kg可成功诱导长爪沙鼠I型糖尿病模型,在病程早期沙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DM并AMI(DM组 )和非DM的AMI(非DM组 )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DM组发生多部位梗塞明显多于非DM组 (χ2 =4.18,P <0 .0 5 ) ,DM组发生AMI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DM组 (P <0 .0 5或 0 .0 1) ,主要死于心力衰竭、室颤。结论 DM合并AMI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病情较重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糖尿病(DM)是慢性终生性疾病,对DM病人健康教育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应用教育程序进行协同教育,有利于DM病人掌握DM各方面知识,积极参与治疗,也有利于提高病人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让DM病人在最大范围内享有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DM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DM合并AMI(DM组 )和非DM的AMI(NDM组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DM组发生多部位梗死明显多于NDM组 (P <0 .0 1) ,DM组患者无痛性AMI发率高 (占 3 0 .5% ) ,DM组发生AMI时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NDM组 (P <0 .0 1)。结论 DM合并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 ,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因肺脏具有广泛的微血管循环和丰富的结缔组织,导致其更易受到慢性高血糖的病理影响,从而可能成为DM的"靶器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M患者存在肺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DM患者具有更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Ghrelin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57例男性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组23例(DM1 组) 、骨含量正常组34例(DM2 组),健康男性对照组15例(N组),测血清Ghrelin,并测量腰椎和股骨BMD.结果:(1)DM1、DM2组与N组比较, Ghrelin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1、DM2组Ghreli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DM1、DM2组中Ghrelin与股骨BMD、椎骨BMD均无关(P>0.05).结论:T2DM合并OP患者血液中Ghrelin水平与股骨BMD、椎骨BMD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慢性并发症(主要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DM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微血管并发症是DM所特有的.本文统计老年DM 86例,分析血糖、血压对DM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T2DM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24例,按有无T2DM分为T2DM组82例,非DM组242例,比较2组之间的相关临床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治疗情况.结果 (1)T2DM组与非DM组比较,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IDL)、体重指数(B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除HDL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非DM组.T2DM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2)T2DM组病变血管支/例、多支病变、弥漫病变、血管中重度狭窄病变发生率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 T2DM发生冠心病常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和/或肥胖等因素同时存在,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多支病变、弥散病变、心肌梗死等危险心脏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愈来愈多的糖尿病(DM)患者并发有心血管疾病.但是,DM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DM常并发血浆脂蛋白的产生及清除紊乱,血脂异常也可能是Ⅱ型DM的原发病理生理改变.DM血脂异常最常见于Ⅱ型DM,是可治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ms,DM)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微血管病变,预后严重,早期防治十分重要.笔者自拟"糖肾平方"治疗糖尿病肾病5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一体化团队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莉 《河北医学》2006,12(9):889-891
目的:探讨音乐、心理、一体化团队在糖尿病(DM)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20例DM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DM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DM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测试,其中 60例将音乐治疗、心理干预融入DM治疗团队,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等值变化.结果:一体化团队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DM一体化团队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患者外周血Chemerin与糖脂代谢、内脏脂肪、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DM患者(DM组)84例,DM合并MAFLD患者(DM合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胜朋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3):303-303,3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DM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6例的临床资料 ,并与 5 2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非DM -AMI)患者作了对照分析。结果 :DM -AMI组首发症状中无典型心前区疼痛者 18例 (5 0 % )显著高于非DM -AMI组 15例 (2 8.8% ) (P <0 .0 5 ) ;DM -AMI组多部位梗死 13例 (34% )显著高于非DM -AMI组 8例 (15 % ) (P <0 .0 5 ) ;DM -AMI的主要并发症多于非DM -AMI(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合并AMI症状不典型 ,梗死范围大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2型糖尿病(172DM)患者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对39例正常对照者,102例T2DM患者,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T2DM LVH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172DM IMT组),23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T2DM CAP组),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IR)评价IR.结果:T2DM组、T2DM LVH组、T2DM IMT组、T2DM CAP组的HOM-IR均比对照组高(P<0.05),T2DM LVH组,T2DM IMT组,T2DM CAP组HOMA-IR比单纯T2DM组高(P<0.05),T2DM CAP组的HOMA-IR比T2DM IMT组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R对T2DM患者合并LVH、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确诊为稳定期且未合并T2DM的404例COPD患者.入组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重点监测空腹血糖,诊断T2DM即结束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3年.分析COPD患者中T2DM的累积发病率.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T2DM,将受试者分为COPD合并T2DM组和COPD未合并T2DM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各项指标,探索COPD患者发生T2DM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门诊随访2.1年,其中41名患者发生T2DM,COPD合并T2DM 3年累计发病率为10.1%.本研究发现发生T2DM的COPD患者的NLR值在合并T2DM前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NLR的最佳阈值为5.626.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的发生与既往1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r=0.136,P=0.006)、高血压(r=0.151,P=0.002)和NLR(r=0.340,P<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TG)(P=0.047)和NLR(P<0.001)是COPD患者合并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DM与NLR水平密切相关,NLR可能是COPD患者合并T2DM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患者冠心病(CHD)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DM患者75%死于CHD.新近提出,DM是CHD的等危症[1].随着DM患者人群发病率的增加,治疗CHD合并DM患者的CHD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