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海口市海南医学院三家附属医院2000-2019年收治的227例类鼻疽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类鼻疽的防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27例类鼻疽患者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地区、时间等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227例类鼻疽患者中,男性202人,占88.5%,女性2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表达重组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Ⅲ型分泌系统结构蛋白BsaL的大肠工程菌,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重组BsaL蛋白样品,探讨其作为类鼻疽菌检测的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重组BsaL蛋白的大肠工程菌,通过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方法得到高纯度的BsaL蛋白.包被BsaL蛋白于96孔板,分析其用于检测临床类鼻疽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重组BsaL蛋白的大肠工程菌,诱导、表达及纯化后得到高纯度(>99%)、高浓度(20 mg/mL)的重组BsaL蛋白.该蛋白在类鼻疽菌检测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灵敏度(85%)和特异性(89%).结论 成功表达了重组的BsaL蛋白,获得了高纯度的BsaL蛋白样品,在类鼻疽菌的诊断方面展示出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类鼻疽菌的耐药谱调查及耐药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导致的热带医学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也有“似百样病”之称,其病原已被美国CDC列为生物恐怖剂.类鼻疽在中国的海南、广西以及福建等地都有过报道,但由于其误诊率高,也未被列为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对类鼻疽的研究并未得以重视.类鼻疽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的耐药性,同时其基因组变异迅速,能产生新的耐药特性,造成的感染极易复发,治疗困难.目前临床上对类鼻疽的耐药检测还未建立统一的检测指标和判断标准,国内也还没有规范的类鼻疽抗生素用药指南.我们总结了中国2006-2014年公开发表文献中的类鼻疽临床用药及耐药结果,结合本室的类鼻疽临床资源库数据,对中国类鼻疽菌的耐药谱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用药规律,以期寻找合适的用药方案;同时,还分析了类鼻疽菌的可能耐药机制,探讨了类鼻疽耐药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后续类鼻疽的治疗及用药指南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宇辉  郭红荔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38-123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菌感染的特点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02年01月~2008年12月糖尿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菌感染者40例,采用微量肉汤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这些病例以败血症多见占72.5%,其次为肺部感染,肝脓肿,脾脓肿,左腹股沟脓肿和尿路感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1%敏感、头孢他啶59.4%敏感及头孢噻肟钠47.3%敏感、复方新诺明42.4%敏感等。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容易发生败血症,建议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作为治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首选用药。该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苏林光  蔡笃运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61-1661,1702
目的 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测定50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15.8%和18%,没有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应作为治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
类鼻疽假单胞菌败血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鼻疽是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的地方流行性传染病,献报道该病死亡率可高达50%~90%,国内报道不多。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收治1例类鼻疽假单胞菌败血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动物模型。方法类鼻疽杆菌腹腔接种FMMU白化豚鼠建立感染模型,观察模型动物外观、血液含菌量、死亡率以及主要脏器病理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豚鼠白细胞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果感染豚鼠出现疾病征象,造模后72h内血液含菌量达到约14000CFU/ml,造模后96h死亡率70%,光镜观察发现主要在脾、淋巴结、肝等实质器官中存在典型的化脓灶,电镜观察表明豚鼠白细胞具有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论成功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杆菌感染模型,可作为人类的急性类鼻疽病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感染性疾病类鼻疽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了解海南岛各类感染性疾病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IHA法对517例患有感染性疾病患检测其类鼻疽抗体。结果 517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检出类鼻疽抗体阳性145例,阳性率最高达28.0%,其中组织器官脓肿患检出类鼻疽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6.2%;依次为溃疡感染33.3%;心肌炎33.3%;阑尾炎31.4%;腹膜炎30.8%;前列腺炎30.0%;肺部感染27.5%;胰腺炎22.2%;结核病21.4%;关节炎21.1%;肾炎16.6%;糖尿病并感染25.0%;其它感染29.2%。结论 海南岛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感染性疾病中伴有感染甚为普遍,甚至是部分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必须引起疫区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动物模型。方法类鼻疽杆菌腹腔接种FMMU白化豚鼠建立感染模型,观察模型动物外观、血液含菌量、死亡率以及主要脏器病理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豚鼠白细胞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果感染豚鼠出现疾病征象,造模后72h内血液含菌量达到约14000CFU/ml,造模后96h死亡率70%,光镜观察发现主要在脾、淋巴结、肝等实质器官中存在典型的化脓灶,电镜观察表明豚鼠白细胞具有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论成功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杆菌感染模型,可作为人类的急性类鼻疽病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一种新兴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类鼻疽菌作为一种兼性胞内致病菌具有庞大基因组,编码多种毒力因子,通过控制宿主细胞生物学途径并且抑制宿主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促进其在细胞内的增殖.本文对目前类鼻疽菌毒力相关的Ⅲ型和Ⅵ型分泌系统在类鼻疽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类鼻疽菌新发现的毒力因子在细菌致病过程以及逃逸或破坏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进展,对类鼻疽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所加深,但许多问题仍有待探索解决,如疫苗、诊断、有效的治疗药物等.  相似文献   

11.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导致类鼻疽的病原菌。类鼻疽慢性感染时间长,急性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预后不佳。研究病原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致病及耐药机制将有效帮助疾病的诊疗,改善预后。本文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宿主细胞外运动的形式、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毒力因子、耐药机制(外排泵、靶位点改变等)等方面阐述。为该菌所致类鼻疽的早期诊治及控制提供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在广西地区的详细分布情况.方法 于2007年底对广西地区的14个地级市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共采集了77个地点的154个土壤样品和130个水样.采样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方法、16S rDNA基因测序和鞭毛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鉴定分析,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检出情况的地理分布进行绘图记录.结果 15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13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率为8.4%,没有在水样中发现该菌;分离纯化结果与16S rDNA基因测序和鞭毛基因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分离纯化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阳性的采样点分布在中东、南宁、钦州、放城、北海5个地区.结论 广西地区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南海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类鼻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类鼻疽是Whitmore于1911年在缅甸仰光发现的。本病为类鼻疽杆菌所致的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和亚热带地方性传染病。我国类鼻疽杆菌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和广西。1995年,发现福建蒲田的稻田也存在类鼻疽杆菌。本对20多年来我国类鼻疽流行病学、细菌学及免疫学研究现况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泥土之中,通过受损的皮肤和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人和动物的类鼻疽病(Melioid-osis)。我国的类鼻疽疫区主要在海南岛、雷州半岛、湛江、及惠州等地,动物类鼻疽通过剖杀血清学阳性的猪已得到证实。由于疫区临床医生不了解类鼻疽,研究人员刻意去搜寻和发现人类鼻疽病例实属困难,这一问题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得以解决。李俐等首先在海南省报道了我国第一例人类鼻疽病例,次年,唐德森等在湛江发现了4例人类鼻疽,随后有多例病例报道。类鼻疽杆菌的感染没有特有的临床症状,加之目前临床医生对该病的  相似文献   

15.
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耐药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104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者的临床表现、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治疗.结果 患者多见于男性,以农民发病最多,临床表现均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为100%,阿米卡星95.2%,氨苄西林/舒巴坦79.8%,环丙沙星77.8%,左氧氟沙星70.2%,复方新诺明64.4%,头孢曲松70.2%,头孢他定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8.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误诊率高,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测.亚胺培南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敏感,应作为治疗类鼻疽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6.
李金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48-2051
鼻疽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分别是鼻疽和类鼻疽的病原菌,它们对人和动物均具有高度致病性,且为潜在的生物武器;所致感染死亡率很高,但迄今尚无可用的疫苗。对鼻疽和类鼻疽的诊断,应用传统的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通常需要1周的时间才能获得结果,且往往导致鉴定错误。本文将针对血清学和分子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BP(△BPSL1549)],建立有效的类鼻疽菌毒力基因敲除平台.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至pK18 mobSacB自杀质粒上,通过大肠杆菌S17-1 λpir以接合方式将其转入类鼻疽菌中.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替换野生株中的BPSL1549基因,经过蔗糖筛选靶标基因敲除株,并采用PCR、Western blot检测方法鉴定敲除株,利用动物模型评价敲除株表型变化.结果 BP(△BPSL1549)菌株与野生株的BPSL1549基因两侧同源臂片段PCR产物相比缺少600 bp,Western blot检测敲除株不表达BPSL1549基因编码蛋白,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动物实验证实敲除株相比野生株毒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完善了类鼻疽菌敲除平台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鼻疽假单胞菌与类鼻疽假单胞菌的基因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鼻疽假单胞菌和类鼻疽假单胞菌进行基因分类研究。方法:应用16SrDNA扩增,基因测序及微孔板定量杂交技术,从基因水平对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鼻疽假单胞菌和类鼻疽假单胞菌两个标准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尽管两种细菌在生物学特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其16SrDNA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且染色体DNA定量杂交也显示大于70%的同源性。结论:鼻疽假单胞菌和类鼻疽假单胞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应归属于同一种,是否妥当仍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imipenen简写IP)和美罗培南(meroprenem简写MP)对类鼻疽伯克霍尔氏菌(简称类鼻疽菌)在体外抗菌活性差异,以指导临床选用。方法:采用Etest法,检测IP和MP对40株类鼻疽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计算出各自的MIC50和MIC90。结果:IP和MP的MIC50分别为0.25、0.5μg/mL,MIC90分别为0.5、1.5ug/mL。IP对类鼻疽菌的MIC值总体低于MP对类鼻疽菌的MIC值。结论:IP对类鼻疽菌的抗菌活性优于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