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近年来创伤占急诊总人数的4 0 % ,多发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 。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已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我院急诊救治各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就早期救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3年1月~2 0 0 3年6月急诊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男94例,女4 1例,年龄11~6 5岁,平均35 .6岁。1.2 伤因及损伤程度 交通伤89例,坠落伤17例,重物砸伤11例,挤压伤6例,刀刺伤5例,火器伤3例,其…  相似文献   

2.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临床医学》2010,30(9):62-63
目的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探讨如何改进救治方案,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参加急诊救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典型病例5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ISS评分在19~24之间,平均值22。结果本组患者抢救成功46例(其中痊愈出院44例,由于各种原因放弃后续治疗2例),成功率92%;死亡4例,病死率8%。结论快速诊断、抗休克治疗、减少急诊手术准备及手术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要求急诊医生技术知识全面,反应迅速,合理地统筹安排整个救治过程。  相似文献   

3.
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的抢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直线上升 ,严重多发伤正在逐年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的人数至少有 10余万人 ,伤数百万[1 ] 。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死率高而成为创伤急救中的难点 ,也是当前急诊医学界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课题。现将近年我院在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 80例 ,其中男 35 8例 ,女 12 2例。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4 0 1例 ,坠落伤 5 3例 ,其他伤 2 6例。损伤部位 :颅脑伤390例 ,胸部伤 2 70例 ,腹部伤 92例 ,四肢骨盆伤 2 5 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江门市中心城区严重创伤患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效果。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92例AIS≥3分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受伤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受伤原因排第一的是道路交通伤,受伤部位及病死率最高的是颅脑外伤和多发伤,存活出院1 007例,死亡85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后,争取救治时间,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改进急诊救治模式,创建生命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对颅脑外伤和多发伤等实施紧急的专业化治疗和护理,可缩短检查和术前准备时间,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死亡6例,收入病房26例;入院后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68.7%。结论急诊多发伤的抢救必须及时、迅速,并应与相关科室合作,强调时间是抢救重症多发伤的关键之关键"黄金一小时"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以EICU为平台的创伤中心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预后的急救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1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采用多学科会诊模式救治的10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采用以EICU为平台的创伤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时间、完成初次检查时间、抢救厅滞留时间、急诊手术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预后、两组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结果: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5.8±1.9) min]、完成初次检查时间[(31.3±12.2) min]、抢救厅滞留时间[(86±37) min]、急诊手术时间[(122±56)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6±2.3) min]、[(52.7±14.6) min]、[(145±62) min]、[(182±7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近年来创伤占急诊总人数的40%,多发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已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我院急诊救治各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就早期救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诊科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未采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应用MDT小组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实验组,给予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早期漏诊误诊率、早期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科采用MDT有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干预创伤控制性手术的疗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至手术时间,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多发伤46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快速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妥善处理伤口,安全护送及严格交接班.结果: 46例患者中除2例为休克未及时纠正,2例漏诊死亡外,42例经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转往相关科室,成功救治率91.3%.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迅速、准确、有效地救治,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ICU内严重多发伤救治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2例为对照组,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按照ICU内制定的严重多发伤救治流程后的10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入ICU时(T0)、入ICU后1小时(T1)、24小时(T2)的血乳酸、血红蛋白指标;比较两组需急诊手术时在各环节救治时间、ICU住院时间、漏诊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T1、T2的血乳酸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需急诊手术者的影像检查时间、安排急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ICU内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体系,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漏诊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51例(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CT时间、标本送检时间、护理交接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优化创伤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护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严重创伤链式流程急救64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急诊救治与预后的关系 ,提出当前创伤患者的特点 [1 ]以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存在问题 ,为严重创伤救治工作进一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 994- 1 1~ 2 0 0 1 - 1 1我院急诊科紧急抢救创伤 1 0 1 2例 ,我们从中筛选出中等严重度以上 641例对抢救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 548例 ,女 93例 ,年龄 6~ 68岁 ,平均 2 9岁 ;以 2 0~ 30岁年龄段最为突出 ,占病例总数的 52 % ,交通伤 32 7例 ,坠落伤1 0 2例 ,锐器伤 1 1 5例 ,压砸伤 97例。按现代城市创伤事件分类 ,交…  相似文献   

14.
急诊严重创伤13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剑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51-1152
目前,在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而严重创伤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如何提高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已成为医院急诊外科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病例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01-01~2006-01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356例创伤病例,其中严重创伤133例(占同期创伤抢救人数的5.6%)。在133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47例,年龄6~77岁,17岁以下12例(9.2%),18~30岁69例(51%),31~45岁23例(18%),46~59岁16例(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3年间收治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ISS≥25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171例,占92.4%;非手术治疗14例,占7.6%,早期采用低压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方法处理创伤失血性休克,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并于术后应用黄芪调节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本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经急诊救治后,存活168例,死亡17例,救治存活率为90.8%,死亡率9.2%。结论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下的综合治疗对于危重型多发伤的救治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预警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3年12月应用修正创伤评分预警表评估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创伤评分预警表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方法。结果: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治愈成功率为93.75%,死亡率为6.25%。结论:根据修正创伤评分设置分级预警表,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予以量化、预警提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在急诊ICU(EICU)进行观察和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EICU治救的5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伴多发伤的24例患者中AIS≥3分(重伤)24例,其中≥4分(严重伤)17例,≥5分(危重伤)5例;合并多发伤的32例中ISS≥16分(重伤)26例,其中25ISS≥20分(严重伤)5例,≥25分(危重伤)9例;21例出现腹腔问隙综合征(ACS).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常规进行AIS-ISS评估和IAP监测,以客观判断病情,及时发现ACS并予以纠正,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640例研究对象的选例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所有患者依据随访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将随访6个月后死亡的患者分为死亡组(40例)和随访6个月后存活的患者分为存活组(600例)。对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筛选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中年龄≥60岁、ISS评分≥16分、创伤部位数量≥4处、受伤至就诊时间>3 h、受伤部位为颅脑、心肺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存活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ISS评分≥16分、创伤部位数量≥4处、受伤至就诊时间>3 h、受伤部位为颅脑、心肺均为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65、3.328、2.426、4.007、2.935、2.441,P<0.05)。结论 年龄≥60岁、ISS评分≥16分、创伤部位数量≥4处、受伤至就诊时间>3 h、受伤部位为颅脑、心肺均为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依据其制定急救预案,降低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0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其救治方法,并总结其救治经验。结果:全组60例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5~75分,平均40.7分;院内死亡19例,自动出院5例;随访17~48个月,平均27.6个月;恢复良好8例,轻残10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致死、致残率高;对此类创伤救治遵循多发伤救治流程,实行急诊科-手术室-ICU-创伤病房整体化救治,是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指数(TI)在涉及腹腔脏器的多发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76例重度创伤和危重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I分为三组:Ⅰ组10~15分,Ⅱ组16~20分,Ⅲ组21~28分。观察其TI与脏器受累数、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Ⅰ组27例,多发伤6例(22.22%),病死率为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Ⅱ组32例,多发伤18例(56.25%),病死率9.38%,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其中多发伤病死率为11.11%,多发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Ⅲ组17例,多发伤14例(82.35%),病死率为35.2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其中多发伤病死率为35.71%。多发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1.42%。结论多发伤不是几个单一伤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涉及多方面病理变化的严重损伤,当其TI≥16分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中、重度的创伤尤其是多发伤在诊治中常遗漏隐蔽脏器损伤的诊治,而TI的临床应用可以判断多发伤伤情的严重程度,减少漏诊率,早期防治严重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