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驮式肝移植—连续成功9例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连续9例背肽式肝移植(POLT)的经验。方法:从1999年8月31开始施行首例肝移植至2001年1月31日连续进行了肝移植9例,全部使用膨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施行,9例中2例为Caroli病;3例为肝细胞肝癌;1例为肝糖原累积症Ⅰ型伴多发性肝腺瘤;1例为硬化性胆管炎;2例为晚期肝硬化,9例中除1例行静脉转流辅助外,其余8例均未行转流。供肝的流出道均采用受体的肝中肝左静脉共干与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胆道重建除1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外,其余8例均为胆道端端吻合并于吻合口远端置T管,其近端超过吻合口,作为支撑管之用。结果9例全部存活,首例至今已达18个月。除2例新近手术后仅11天外,其余7例均自理生活,其中第2例手术后2月就恢复工作。结论:背肽式肝移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接受肝移植的患,使用PMOD采取刮吸解剖法有助于POLT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受体的肾静脉以上至横隔以下的腔静脉段,作为肝切除的一部分而被切除。有时,由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该段腔静脉后的分离和随后的止血都极困难。所以,1989年Tzakis等报道了一种保留下腔静脉全长的原位肝移植手术,称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Piggyback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此后,学者们对这种术式又进行了某些改良,使得这一技术更趋完善。有人认为,背驮式手术技术是肝移植的最重要发展项目之一。我院于1996年5月至今,已分别对成人和儿童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1手术方法我院3…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9年12月24日成功地实施一例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为肝豆状核变性女性,目前,已存活1年半。一般情况良好,现生活自理。本文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病人,女,18岁,患有肝豆状核变性9年。曾在同济医院检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以口服青霉胺、硫酸锌等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近2个月来出现下肢不自主颤动,行走不稳。故来我院诊治,要求全肝移植  相似文献   

4.
背驮式同种原位肝移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例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合并门静脉高压征的终末期患者作了背驮式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历时8小时30分钟,手术获得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认为该术式由于保留受者的肝后下腔静脉,具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不受影响,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对手术前一般情况差或者估计无肝期时间长的患者,采用背驮式手术,加作门静脉-腋静脉(或颈静脉)转流是必要的。采用经胆囊管插管引流,可以减少胆总管的损伤和术后胆管狭窄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七例八次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例Wilson病及3例晚期肝病患者施行了8次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其中1例为减体积性背驮式原位肝移植。3例已分别存活2年、9个月、6个月,4例死于术后并发症。认为代谢性疾病是原位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其次是肝硬变;术后感染、急性和慢性排斥、肺部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对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性,47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个月,伴黄疸、低热、纳差消瘦2周,于1995年12月25日入我院。1983年曾患过乙型肝炎。查体:体温37.2℃,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11kPa,体重57.5kg。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饱满,肝右肋缘下2cm,质硬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身未见转移性病灶。化验:大小便常规、双肺及心电图未见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及出入量见表1,2。CEA6.97ng/L,AFP798ng/L,A型血。B超及CT诊断:(1)…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背驮式技术(piggybacktechnique)较标准原位肝移植术,理论上有两个明显的优点:①在无肝期没有静脉转流情况下可提供持续下腔静脉减压。②因不需要作下腔静脉吻合,能缩短热缺血时间,另外,背驮式原位肝移植需保留肝后下腔静脉,在切除病肝时,可减少切除肝后下腔静脉造成的出血。所以,1989年Tzakis等[‘’首先报道了保留受体下腔静脉全长的原位肝移植术。随后,学者们对这一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对受体肝后下腔静脉采用部分钳夹,保留受体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建立肝静脉血流出道吻合口的方法,使之更为完善[’j。故有的学者相信…  相似文献   

8.
自 196 3年 Starzl首次完成原位全肝移植后 ,肝脏移植在全世界相继开展 ,出现了许多新的肝移植术式 ,如减体积性肝移植、活体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以及肝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 ,其中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以其特有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受体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认为 ,除恶性肿瘤外 ,对每一例施行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 ,均可尝试背驮式术式 ,如肝炎后性肝硬化、胆汁淤滞性疾病、酒精性肝硬化、各种其他肝病以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在成人 ,适应症主要是坏死后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背驮式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iggyback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PBOLT)即为切除受者病肝时保留其肝后下腔静脉(IVC)及肝左、中、右静脉.将供肝肝上IVC与受者肝静脉共干(一般为肝左、中静脉共干)行端-端吻合的原位全肝移植,植肝毕.其植入肝似被受者的IVC背驮着.故取该名。作者自1995年以来,共施行PBOLT7例8次.在此介绍其应用体验。  相似文献   

10.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1996年5月~1997年1月先后成功地施行了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由于采用了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新技术和术前精心护理以及手术后即后开始的极严格的特别护理。所以术后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除1例术后210天死于乙型肝炎复发急性肝坏死,并发急性胰腺炎外,另外2例术后已分别健康存活270天和90天。1临床病例例1,男,2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经检查发现肝硬变,腹水。1995年11月13日呕血6600mlm,解柏油样大便,给予止血剂、抗酸剂和垂体后叶素治疗。术前给予探肝、输血、输白蛋白、血浆以及利尿治疗。1996年5月23日行背驮式原位肝移…  相似文献   

11.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改良(附41例次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在终末期肝病中应用的利弊。方法:自1995年9月至2000年7月,对39例患施行了41次背驮式肝移植。对供肝静脉回流通道重建技术进行了逐步改变,由供肝下腔静与受体成型的肝静脉重建,到供、受下腔静脉的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并进行了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右心房的桥式吻合和原旁位供肝肝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重建悬吊。结果:手术技术的改良既避免了肝静脉回流不同程度受阻的弊端,同时缩短了无肝期和下半躯体淤血时间。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改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拓宽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初期连续成功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开展肝移植最初阶段连续10例背驮式肝移植(POLT)的经验。方法:1999年8月31日~2001年2月9日,连续进行了肝移植10例。全部均使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施行,10例中2例为Caroli病;3例为肝细胞性肝癌;一例为肝糖元累积症Ⅰ型伴多发性肝腺瘤;一例为硬化性胆管炎;一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为终末期肝硬化。除一例行静脉转流辅助外,余9例均未行转流。供肝的流出道均采用受体的肝中肝左静脉共干与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行端端吻合。胆道重建除一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外,其余9例均为胆道端端吻合并于吻合口远端置T字管,其近端超过吻合口,作支撑管之用。结果:除一例于术后8月死亡外,其余全部存活,首例至今近2年半。一年成活率90%(9/10)。其中第2例于术后2月就恢复工作至今。结论:进行肝移植的动物实验是临床肝移植前非常必要的训练过程。应用PMOD刮吸解剖法十分有助于POLT的开展。围手术期的监护、相应治疗以及术后严密随访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转流的经典工原位肝移植的效果,分析不转流对胃肠道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1999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行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脉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8.7min;无肝期血压维持在78-96/52-64mmHg.开放门静后从肝下下腔静放血150-20ml结果:15例一月内除1例术后7天死于DIC外,余14例无一例发生与不转流相关的胃肠道和肾功能明显损害的并发症.结论:不转流经典式原位肝移植若无肝期小于1h和血压在80/50mmHg以上,并不增加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损害等产发症,有手术时间短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各期的液体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容量的变化及液体管理.方法 对56例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实施术中液体管理,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有创血压(A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压(PAP),部分病例监测连续心排量(CCO).记录肝移植各期的出入量.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中总出血量平均为(3 895.8±2 443.9)ml(无肝前期及新肝期出血量相当,无肝期较少),总出液量(6 784.3±3 928.8)ml(以新肝期为主),总输血量(4 563.8±1 361.7)ml,总入液量(8 721.8±3 396.4)ml.无肝期HR增快、BP及CVP下降显著(均P<O.05).结论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期间出入量变化极大,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循环指标,加强液体管理,维持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护患者重要器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各期的液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学杂志》2006,21(12):11-1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犬改良原位背驮式肝移植供肝获取的技术细节。方法回顾性总结24只(包括4只预实验)犬改良原位背驮式肝移植供肝获取的技术细节。结果供肝切除时间平均32(28-36)min,修肝时间平均64(54-70)min。其中,门静脉灌注时间平均11(10-13)min,供肝热缺血时间0 min,冷缺血时间(直至复流前)平均180(152-224)min。获得无肝素的动脉全血300(180-350)ml。病理检查结果:肝细胞轻度水肿,其余无异常。供肝植入10 min后16只即有胆汁分泌,新肝功能良好。结论程序化、标准化获取供肝是犬肝移植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一致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治疗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适应证、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对2001年以来我院实施的5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治疗的无法切除的晚期肝泡状棘球蚴(AH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无AHD复发。1例于术后1年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愈晚期AHD的唯一方法。采用有效的手术技术解决术中病肝切除困难。术前、术后规范使用抗AHD药物.术后合理控制免疫抑制药物剂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提高肝移植手术效果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3月3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同种异体(尸体供肝)原位全肝移植,其中经典式24例,背驮式6例。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4.5 m in,冷缺血时间5 h。围术期死亡3例。与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4例,门静脉狭窄2例,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胰漏1例、胸腔积液5例。27例获随访3~30个月,1例术后3月死于胆道铸型综合征并感染,肝癌复发2例。结论确保供肝质量是肝移植成功的前提,良好的血管和胆管重建技术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专业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Until the present time, the first experimental liver transplant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attributed to C. Stuart Welch who performed a heterotopic transplant in the canine species in 1955. In 1956, Jack Cannon is credited with the first animal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 although the species was not disclosed. This report is intended to set the historical record straight by acknowledging that Vittorio Staudacher in 1952 was the first to perform a liver transplant in a large anima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