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和抗HCV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对数量,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分为3组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分析HCV RNA载量及抗HCV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人组;随着HCV RNA载量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随着抗HCV水平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随着HCV病毒复制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越受到抑制,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越弱,导致病毒不能有效的被清除,使病情反复迁延,造成HCV病毒持续感染,从而促进了HCV感染的慢性化及疾病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了恶变导致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CV RNA增殖状态与T细胞亚群功能及血浆中IL-2和SIL-2R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75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其中HCV RNA阳性47例,HCV RNA阴性28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sIL-2R的水平和HCV 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周围血CD_3~ 、CD_4~ 淋巴细胞亚群,CD_4~ /CD_3~ 比值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IL-2R明显升高(P<0.01);血清HCV RNA阳性患者T细胞亚群,CD_4~ /CD_3~ 比值及IL-2水平显著低于HCV RNA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存在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V R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甚,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可能是HCV持续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CVRNA增殖状态与T细胞亚群功能及血浆中IL-2和sIL-2R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75名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水平和HCV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周围血CD3 ,CD4 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比值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IL-2R明显升高(P<0.01);血清HCVRNA阳性患者T细胞亚群,CD4 /CD8 比值及IL-2水平显著低于HCVRNA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VR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甚,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可能是HCV持续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套式PCR检测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显示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68例,PBMC阳性44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15例(39.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29例(80.5%);3例血清HCV RNA阴性,而PBMC中HCV RNA阳性;8例患者血清抗-HCV阴性,而血清HCV RNA阳性。结果显示,在部分丙型肝炎患者的PBMC中存在HCV RNA,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MB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0.01)。提示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清HCV RNA检测可能有助于抗-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一流式细胞仪、ELISA法和RT-PCR检测了26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其中HCV-RNA阳性17例,HCV-RNA阴性9例)。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_4~ 淋巴细胞亚群,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V-RNA阳性患者的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HCV-RNA阴性患者(P<0.05)。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可能是HCV持续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HC患者65例和健康体检者20名,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复制程度。结果 CD3+T细胞亚群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而CD8+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CD3+T细胞亚群百分率与HCV复制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与HCV复制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与导致HCV感染慢性化密切相关。HCV RNA复制程度增加进一步导致T细胞亚群紊乱,CD4+/CD8+比值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C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19例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存在及复制状态。所选检测对象血清标本抗-HCV及HCV RNA均为阳性。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正、负链RNA,结果19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14例HCV正链RNA阳性;6例HCV负链RNA阳性。实验结果证实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HCV复制,表明肝细胞并非为HCV感染与复制的唯一场所。HCV感染慢性化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HCV复制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1例丙型肝炎患者和117例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值,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我国丙型肝炎人群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健康人群中,CD3+CD4+T细胞、CD3+CD16+CD56+NKT细胞频率以及CD4/CD8比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慢性丙型肝炎人群中,CD3+CD4+T细胞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CD3-CD19+B细胞则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在肝硬化人群中,只有CD3-CD16+CD56+NK细胞频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15~49岁的健康人及慢性肝炎人群中,女性CD3+CD4+T细胞亚群频率高于男性,而在肝硬化患者中女性CD3-CD19+B细胞频率低于男性;同时,在HCV感染的不同阶段,CD3-CD16+CD56+NK细胞亚群频率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CD3+CD8+T细胞频率则显著升高,在15岁以上人群,CD3-CD19+B细胞在健康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人群中呈持续升高的现象。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健康人群和HCV感染不同阶段人群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CV疾病进展、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科学评价丙型肝炎人群免疫状态提供重要的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HCV重叠感染者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数量及功能,探讨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HI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5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取治疗前外周血检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HCV病毒载量,以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HCV特异性CTL的数量和功能,统计学分析两组问免疫功能的差异及与上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中国河南省有偿献血、单采血浆人群HIV感染者中HIV和HCV重叠感染率达60.8%.ALT、AST值在重叠感染组与HC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蛋白在重叠感染组为(40.3±5.8)g/L,HCV组为(32.8±6.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叠感染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HCV组(P<0.01),而CD8+T淋巴细胞数高于HCV组(P<0.01).重叠感染组HCV RNA定量高于HCV组(P<0.01).重叠感染组对HCV-NS3区肽段的反应强度(每106个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中斑点形成细胞的个数)较HCV组弱,649.34±685.90对比1233.70±108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白蛋白与HCV病毒载量呈现负相关(r=0.540);重叠感染组对HCV-NS3区肽段反应强度与HIV病毒载量负相关(r=0.356);重叠感染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与血小板正相关(P<0.05).但未见重叠感染组HCV RNA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HIVRNA水平有相关关系.结论 重叠HIV感染有利于HCV的复制,而HIV载量可影响针对HC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HIV载量高则不利于HCV的清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重叠HIV感染时,病情易慢性化,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7例SLE患者及16名正常对照人群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SLE患者外周血B1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B1淋巴细胞亚群/B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并且与体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M的量呈正相关。除此之外.抗dsDNA抗体阳性组的SLE患者外周血B1淋巴细胞亚群(%)及B1/B2比值均高于阴性组。结论SLE患者外周血B1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可能与SLE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异常有关,并在SLE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逆转录和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以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 HCV RNA。病人和方法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年龄30~53岁,平均44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例,血清抗-HCV 均阳性,HBV 感染标记物均阴性。α-干扰素治疗时,如 ALT 降至正常,则 HCV RNA  相似文献   

12.
苏峥  徐国光  徐俊  姚希贤  王军民 《肝脏》2007,12(5):384-386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简称CHC)患者HCV RNA基因型,并选用能反映Th1和Th2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IFN-γ和IL-4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以了解不同基因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2003年8月—2004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含量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HCV感染者PBMC中HCVRNA水平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12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CVRNA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PBMC内HCV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比较,前者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27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26例献血员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升高(t=4.366、P=0.003),CD8+T淋巴细胞数目降低(t=3.476、P=0.005),CD4+/CD8+比值升高(t=1.015、P=0.041);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时,患者CD4+T细胞下降(t=0.998、P=0.023),48周时CD4+T细胞继续下降(t=6.366、P=0.001),CD4+/CD8+比值增加(t=2.314、P=0.043)。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1,DC1)、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对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8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进行DC1分离、体外诱导培养及特异性DC1表面标志测定,同时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各项生化指标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可诱导出大量的DC1。表达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C1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1a)及MHC-Ⅱ类分子(HLA-DR)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患者分别为14.82%±13.32%、18.68%±13.76%、6.33%±4.98%和29.14%±14.00%;正常人分别为76.46%±12.25%、84.38%±9.72%、89.56%±8.96%和92.47%±9.3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P〈0.01),CD4^+/CD8^+比值高于健康人(P〈0.001),CD16+56+NK细胞低于健康人水平(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值与DC1数量、HBVDNA水平与DC1数量之间均存在负相关趋势;3例完成6个月仪一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产生的DC1数量均升高。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C1功能低下可能是HCV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持续感染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加重了丙型肝炎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扰素抗体(抗-IFN)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干扰素(IFN)疗效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40例患者的抗-IFN与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工群的关系.结果抗-IFN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呈负相关(r=-0.3487,t=2.2935,P<0.05).抗-IFN产生不仅使IFN疗效不稳固,复发率升高,而且影响IFN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结论抗-IFN和T淋巴细胞亚群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IFN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检测有助于估计及预测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CV感染诱导自身免疫反应的机理。方法 应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自身抗体(抗GOR)及抗核抗体(ANA)、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亚群及其凋亡百分率。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GOR抗体及AN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4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26.86、X^2=9.30,P〈0.005)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阐明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标准铬释放法(以从患者肝组织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经选择性克隆扩增后的CD8+细胞为效应细胞,经EB病毒转染的自身B淋巴母细胞为靶细胞,由能表达HCV1型核心区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作为转导载体)对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CV特异性CTL活性(HCV CTL)进行检测,8例非HCV感染的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共有28例(46 7%)肝组织中检测出HCV CTL活性,但HCV-CTL在PBMC中未检出.对照组患者肝组织及PBMC中均未检出.5例非HCV1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检测出针对HCV1型表位的HCV-CTL.HCV-CTL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活动指数均明显高于HCV-CTL阴性的患者,而其血清HCVRNA水平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1 HCV-CTL主要存在于肝组织内;2存在型交叉性HCV-CTL;3.HCV-CTL活性阳性的患者较HCV-CTL活性阴性者具有较高的疾病活动度及较低的病毒血症水平;4.HCV特异性CTL在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疾病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PD-1分子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九平  张野  聂青和  李军  南雪平  王临旭  魏欣 《肝脏》2009,14(3):200-203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分子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受试对象包括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例非病毒性肝炎的肝病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及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2的浓度。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上PD-1阳性表达率[(38.61±4.35)%、(48.17±5.16)%]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及健康对照(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产生Ⅰ型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降低,阻断PD-1共刺激信号途径能够增强患者T细胞分泌I型细胞因子的能力。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PD-1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534-1539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约有1000万例慢性HCV感染者,但是,我国仍有大约70%以上的HCV感染者并没有被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以及医疗机构是目前我国发现HCV感染者和患者的主要场所,我们制定了《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希望促进医疗机构管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加强医疗机构对检出抗-HCV阳性就诊者的咨询和转诊,促进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