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咏明  许雯  李延兵 《新医学》2010,41(3):163-166,F0003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为本地区糖尿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初步资料。方法:总结分析1998—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糖尿病死亡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10年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530例,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12.5%,病死率为3.0%;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病27.2%、感染21.8%、肿瘤15.4%、脑血管病12.5%、肾病6.6%;死于心脑血管病者占39.7%;死于糖尿病急症、糖尿病肾病者分别占1.7%、5.0%。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感染、肿瘤作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三年间348例DN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和易感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同期466例糖尿病(DM)患者同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48例DN患者中有6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7.82%,显著高于同期DM患者的感染率(11.80%,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占37.10%,其次为泌尿道(24.19%)和消化道(19.35%);主要易感因素为血糖控制差,肾功能不全,高龄和住院时间长.[结论]DN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有效控制血糖,加强饮食护理和消毒隔离,是防治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本院近6年来 ,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CAPD的94例病人临床资料,统计其退出病例并分析原因.[结果]共有35例病人退出PD.占37.23%(35/94).主要原因为:①死亡,19例(54.28%);②肾移植8例(22.85%);③转血透6例(17.14%);④经济问题2例(5.71%).[结论]本组PD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为患者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与高龄、原发肾病、透析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伴重症感染,故应掌握好透析的时机及适应证.尽早控制感染,防止营养不良,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而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糖尿病肾病304例患者,其中33例死亡,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死亡与尿毒症、心血管事件、感染和脑卒中有关。结果:尿毒症39.3%,心肌梗塞9.1%,严重心律紊乱6.2%,猝死9.1%,急性左心衰12.1%,颅内血管事件6%,严重感染9.1%。死亡占首位尿毒症,其次心血管事件,最后是感染与脑卒中。结论:糖尿病肾病死亡仍以尿毒症占首位,其次是心血管事件,故防治糖尿病心肾损害是同等重要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糖尿病感染的并发症,才能提高糖尿病肾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近10年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死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因及相关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死亡人数76例,死因:心血管疾病18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6例、脑血管疾病15例、恶性肿瘤13例、感染9例、糖尿病肾病5例。相对危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病程、甘油三酯。结论老年糖尿病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和恶性肿瘤。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桂芝  李寒  陈凯 《护理研究》2007,21(34):3130-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6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观察病人的一般资料、贫血及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K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肾病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病人Kt/V、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透析不充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是透析不充分、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低下和并发症较多,其中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550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高血压分级、年龄与发病情况;合并疾病情况;死亡原因;治疗药物种类情况.[结果]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占老年人高血压的比例在高血压1级、2级、3级中分别为22.75%、19.61%、20.85%;总痛死率5.45%;死亡原因以心血管事件、肿瘤为主;脑梗死、糖尿病、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主要合并疾病,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心功能不全、脑梗死为主.治疗用药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占54.16%.[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多,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增多.治疗除降压达标外,应积极治疗并发、合并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住院治疗分为住院组(29例)和非住院组(27例),观察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个月中,56例患者中29例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56例次;每次住院时间(29.62±14.30)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35.7%)、血管通路狭窄(30.4%)和肺部感染(17.8%).住院及非住院患者的年龄、血浆白蛋白和KT/V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6.97±9.94)岁与(57.42±11.77)岁,t=2.917,P=0.02;血浆白蛋白:(34.02±4.76) g/L与(38.93±3.82) g/L,t=-4.573,P=0.000;KT/V:(1.16±0.09)与(1.39±0.18),t =6.503,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浆白蛋白和KT/V是影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β=-1.724,P=0.00;β=-0.040,P=0.02).结论 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狭窄和肺部感染是导致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主要原因;低蛋白血症、透析充分性不足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54例病人经治疗后血糖水平稳定,临床症状消失;1例出现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后遗症;1例合并肾病、心力衰竭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4例病人经过系统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未再出现低血糖.[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冀玲  马行一  杨立川  冯萍  李静  栾森 《华西医学》2007,22(4):856-85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不全(CRF)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死亡的老年CRF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老年CRF患者死亡的基础疾病以糖尿病肾病居多(34.4%),其次为高血压肾病(23.8%),慢性肾炎(16.1%)。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全身衰竭、心衰、电解度紊乱、颅内出血等。结论:老年CRF患者应早期诊治原发疾病,延缓肾衰进程,积极控制感染,防治MOF及早充分透析,控制心衰等,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