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所致急性肾衰30例治疗分析黄景雯浙江省萧山市第一医院311200本科从1986年~1993年住院的因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急性肾衰6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组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标准按1981年流...  相似文献   

2.
付明 《中原医刊》1998,25(1):29-30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付明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我们运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30例,通过对服药前后临床症候、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按1979年全国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诊断。30...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00例是1992年11月~1996年12月的住院病人和健康体检人员;其中,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各35例,健康体检30例。疾病诊断均符合1974年全国冠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HT诊断标准。三组基本情况如下:N组:30例...  相似文献   

4.
蒋玉琼  刘孝贤 《四川医学》1995,16(5):321-321
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30例疗效观察成都军区总医院(610083)蒋玉琼,刘孝贤我们于1989年3月至1993年2月采用“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方辅以西药治疗冠心病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初步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择及疗效评定,均按北京“三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6年5月~2001年3月,应用自拟心舒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临床选择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2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6岁~80岁,平均58.40±7.30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3例,心律失常者10例,心衰者4例,陈旧性心梗者15例;病程5天~26年,平均5.96±4.…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冠心舒吸嗅剂(验方)治疗冠心病患者70例,对该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复方丹参片随机对照,现总结分析如下。l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5例观察病例按2:1随机分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种、中医症型分布一致,(P均>0.05)具有可比性。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我国 1979年修订的冠心诊断参考标准。中医辩证标准参照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辩证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和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或兼虚)中医辨证标准者作为观…  相似文献   

7.
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汪一波浙江省临安县昌化人民医院311321张邢炜,李佩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临床资料根据1980年12月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关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选择年龄在46~69岁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近10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日益增加,这往往是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先症。1临床资料 选自老年病科1996-1999年住院的老年患者30例,均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74岁。根据WHO1979年公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于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3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经过心电图检查及进行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的记录。2用药方法 应…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应用银杏叶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60例对照。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20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0~78岁,平均60±7岁。对照组60例,男4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3月起,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通脉散治疗7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根据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共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通脉散加西药)及对照组(西药),治疗组73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男性45例,女性28例,年龄41~79岁,平均56.5岁,病程3个月~29  相似文献   

11.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石冬梅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250022)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我科自1994年10月~12月收治冠心病30例,应用“华西牌”生脉注射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确诊为冠...  相似文献   

12.
化痰散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瑜修 《广西医学》1997,19(5):891-893
化痰散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广西中医学院廖瑜修笔者自1986~1995年在本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以化痰散结治则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简称治疗组),并设单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简称对照组),临床上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6月—12月,笔者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西药治疗高海拔地区小儿肺炎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我科住院患儿,均经临床、体征及X线确诊为肺炎。符合1987年卫生部拟定《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符合痰热壅肺证的辨证标准。状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扇动或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选择病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73例,对照组(西药组)49例。两组性别:男性分别为46、30例,女性分别为27、19例。年龄分…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5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川芎嗪、硝酸甘油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均符合1984年全国第4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6月至 1998年 6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 6 8例 ,同时与中药组 4 0例和西药组35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三组共 143例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 6 8例中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在 4 2~ 78岁之间 ,平均 6 0 5岁。中药组中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在4 4~ 77岁之间 ,平均 6 3 1岁。西药组 35例中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在 4 2~ 70岁之间 ,平均 6 3岁。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组方拟补阳还…  相似文献   

16.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以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西医以激素和环磷酰胺按标准疗程治疗,中医以瘀血为纲进行辨证,并配合中医辨证调护,取得了提高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及降低复发率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3~50岁;病程2周~16年。其中出现肾病综合征者12例,伴氮质血症及肾功能衰竭期6例,尿毒症1例。1.2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1西医治疗 隐匿性肾炎型:隔日口服…  相似文献   

17.
贾淑焕 《中原医刊》1997,24(5):26-27
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73例疗效分析贾淑焕淅川县公疗医院(474450)本文总结用血栓心脉宁治疗7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对血栓心脉宁的作用机理从中西医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按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确立诊断;本文73例,男...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应用干扰素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进行了治疗,通过对比观察疗效令人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入院时病程超过1周,24小时尿量少于 400ml及危重患者均不列入)。按1986年南京全国HFRS临床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和分型标准,酶标记法检测出血热IgM抗体阳性者入选。入院后随机分成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  相似文献   

19.
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1998年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心血康治疗30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按照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同时符合1993年卫生部公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痰热证型的辨证标准,排除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他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45~80岁,平均623±94岁;病程1~25年,平均71±6…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95年5月~1997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57例患者均来源于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史玉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有关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采用同期对照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7~55岁,平均36岁;病程7~35d,平均21d。西药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6~52岁,平均34岁;病程6~33d,平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