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病例,为院内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2007年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观察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确诊为医院内真菌感染51例,其中念珠菌感染占80.39%,曲霉菌感染9.8%,酵母样菌9.8%。大于60岁的患者占62.7%(32/51)。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与联合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基础病、抗痨时间、抗痨方案有关。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如是老年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抗痨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至2008年38例院内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12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者共38例,真菌感染率为31.67%。共分离真菌菌株7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35株。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及消化道。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激素、侵入性操作等是危重患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前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成功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ICU,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甚至超过了医院获得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我国学者报道的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在11.1%~17.2%。以下对我院综合性ICU 2001-2004年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同时合并某些慢性基础疾患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降低,深部真菌感染常常会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所谓的“终末感染”。现将我院内干科近两年出院病历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院内真菌感染占首位,本对2003年1月-10月我院住院13例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中华医学会《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草案》)。调查分析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并探讨对策,以达到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CCU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77例患者逐一调查。结果 C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肠道、尿道及血液;基础疾病以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感染例次最高。分离的42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药敏结果发现酮康唑和益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 应加强对CCU内老年患者及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复苏后等医院真菌感染高危疾病的监控,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减少患者并发症,控制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占医院住院患者的 8%~15 % ,与普通病房患者比较 ,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 ,并且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 ,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 ,占院内感染的 10 %~ 15 % [1] 。存在真菌血症的患者 5 0 %以上直接死于感染或基础疾病。由于真菌感染症状的非特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变性 ,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更为困难 ,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何时开始抗真菌治疗亦存在很大分歧。我们就ICU中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真菌包括致病性真菌 (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297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161株真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61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86.3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5.4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念珠菌中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是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我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降低其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总结近年来收治的13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为36.6%,其中以念珠菌为主,占6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62.7%。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减少,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渐增加。念珠菌对益康唑(ECO)、酮康唑(KET)、咪康唑(MIC)、制霉菌素(NYS)、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R)、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耐药率分别为69.4%、66.7%、58.3%、44.4%、43.8%、36.4%、14.3%、13.9%。结论: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且多有药耐药性,特别是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0.
从败血症观察院内真菌感染的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院内感染中真菌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由于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而晚期又缺乏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 ,常造成很高病死率。院内真菌感染的败血症发病率比院外明显增高 ,病死率也以院内真菌败血症为高。从我院三个不同年代败血症培养的结果来看 1 994~ 1 995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高达 8.1 % (表 1 ) [1 3] 。表 1  三个不同阶段真菌败血症的发病率三个不同阶段 血培养HAI革兰 ( +)菌革兰 ( - )菌真菌败血症发病率HAICAI败血症病死率HAICAI1982 .4~ 1983.317% ( 8/4 7) 59.6 % ( 2 8/4 7) 0 6 6 .7% 32 .9% 51.1% 13.0 …  相似文献   

11.
念珠菌菌血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递增。美国感染病学会报道念珠菌血液感染的发病率达7.6%,仅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之后,是第4位常见医院内血液感染致病菌。台湾的资料显示,院内真菌的感染率由1981年的0.9‰增加至1993年的6.6‰。大陆缺乏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资料,但临床工作者在工作中均有体会,真菌感染的比例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老年医院肺部真菌感染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 ,老年人群医院感染的问题日渐突出 ,深部真菌感染更成为老年住院患者所面临的重大威胁。现对我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 77例。经深部痰液培养检出真菌菌株。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77例患者 ,年龄 65~ 98岁 ,平均年龄 81.6岁 ,≥ 75岁者 62例 ,占 80 .5 %;男性 67例 ,女性 10例 ;平均住院天数 5 4.2天 ,住院时间最长 2 11天。所…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和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老年人院内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旨在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延安市某三级甲  相似文献   

14.
郭斌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59-459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占所有深部真菌感染之首位,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真菌感染多见。随着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日益增多。本文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并发支气管——肺真菌感染32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类型及易感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患者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各类标本共156株送检。结果156株标本中深部真菌感染52例,占33.3%;分离出的真菌标本中,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前3位分别是痰液、尿液、大便,其中痰液标本阳性有30例(占57.69%);前3位的真菌菌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球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为30例(占57.69%)。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16.
颜建辉 《内科》2008,3(2):243-245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深部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甚至超过了医院获得性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是ICU患者的一个致病威胁,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真菌感染症状的非特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变性,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何时开始抗真菌治疗亦存在很大分歧。因此,规范化治疗和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更是目前抗感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就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等。方法回顾性观察了福州市传染病院近20年来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真菌感染的情况,并对真菌感染者予以抗真菌治疗。结果430例艾滋病患者中并发真菌感染者213例(占49.5%),医院感染55例(占25.8%),院外感染158例(占74.2%)。其中多部位感染者105例(占49.3%)。易感因素为并发结核、慢性肝炎、免疫力缺陷(CD450个/μl),或长期应用抗结核药和抗菌素,以及未及时抗病毒治疗者。结论艾滋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并不少见,医院外感染占多数,真菌性败血症合并肺部真菌感染预后差。关键在于及时发现与治疗,更重要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肺癌手术、化放疗等技术不断进步,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同时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多,其临床重要性日益明显。1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多于院外,具有明显的医源性因素。院内感染率为6.07%-18.43%。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菌种、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1466例SLE患者中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合并深部真菌感染51例SLE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其次为脑膜和血液.本组病例巾死亡10例,病死率达20%.曲霉菌感染者病死率高达4/5.低蛋白血症、多部位真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真菌血症可能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SLE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曲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20.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主办,血液、皮肤、ICU等相关学科专家协办的第四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3月25日至28日在珠海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真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实验室诊断与检查、院内感染的控制与流行病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