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97年以来收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日龄1天8例。~7天21例,>7天1例;孕周<37周2例,~41周24例,>42周4例;体重<2500g 4例,~3000g 21例,>3000g5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日龄1天9例,~7天23例;孕周<37周7例,~41周20例,>42周5例;体重<2500g 6例,~3000g 20例,>3000g 6例。两组在性别、孕周、体重、日龄等方面均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给予供氧、维持水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 ,常继发于新生儿窒息、败血症 ,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现将本院 1999年以来诊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 3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14例 ;胎龄 <3 7周 12例 ,≥ 3 7周 19例。体重 <15 0 0 g5例 ,~ 2 5 0 0 g7例 ,~40 0 0 g19例。原发疾病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13例 ,感染性疾病 (肺炎、败血症 ) 7例 ,新生儿硬肿症 4例 ,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 3例 ,颅内出血 3例 ,高胆红素血症 1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间 :生后~ 2 4h 5例 ,~ 48h 1…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7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的原因之一 ,较少见 ,术前多数得不到正确诊断 ,病死率高。我院自1990~ 1999年收治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7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本文就其症状、体征及早期诊断、治疗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7例中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3h~ 8d;早产 2例 ,窒息、剖宫产各 1例 ,顺产 3例 ;发病时间 :<1d1例 ,1~ 3d2例 ,~ 8d4例 ;发病至手术时间 :<12 h1例 ,12~2 4h1例 ,2 4h以上 5例。腹胀 7例 ,呼吸困难 6例 ,发热面色灰白及嗜睡各 4例 ,呕吐、体温不升各 3例 ,病理结果均提示胃壁肌层缺如…  相似文献   

4.
盐酸克伦特罗中毒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2 0 0 3年 2月 2 8日救治 13例盐酸克伦特罗 (瘦肉精 )中毒患儿 ,现报告如下。13例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3~ 14岁。 13例患儿均在同一食堂食用米饭与炒猪肺等菜。用餐后 1~ 3h相继就诊。其症状为 :心悸、气促、胸闷 ,手指震颤 13例 ;肌肉疼痛9例 ;脸红 10例 ;听诊第一心音亢进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 130~ 16 0 /min) 13例 ;心电图ST T段压低或下移 10例 ;心肌酶谱 10例稍增高 ,3例正常 ;肌钙蛋白升高者 10例 (正常值 0~ 8mg/L) ,3例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稍增高者 8例 ,5例正常 ;肝肾功能及其他的检查均未见改变。13例患儿…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自1998年1月—2 0 0 2年12月共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15 5例,现将其中极重型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按病情轻重分型符合极重型标准[1] 。该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小于3岁2例,4~7岁5例,8~14岁5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3岁。其中1例为下行型,余为上行型。疾病均在1周内达高峰,3d内达峰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呼吸肌麻痹、真性球麻痹和中重度呼吸衰竭,重者发病2 4h内即出现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均有运动障碍,疾病高峰期上行型肌力0~Ⅰ级,下行型肌力上肢Ⅲ级,下肢Ⅴ级。均有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后不同时间和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生理变化规律。方法无感染新生儿217例,其中足月儿115例,早产儿102例,后者依据胎龄分为3个亚组:30~32周(30例)、33~34周(35例)、35~36周(37例),分别研究其生后0~12 h、13~24 h、25~36 h、37~48 h、49~72 h、73~96 h、97~120 h、121~144 h PCT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新生儿生后随着时间推移,PCT逐渐升高,24 h左右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生后96 h左右降至儿童正常值。早产儿组PCT峰值晚于足月儿组,约在生后36 h出现,此后缓慢下降,96 h左右降至和足月儿数据相当。30~32周早产儿生后PCT数值维持低浓度水平,37~48 h逐渐升高,升高时间晚于33~34周及35~36周早产儿。结论新生儿在生后早期PCT有一个先增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早产儿分泌高峰要迟于足月儿。32周以前早产儿生后36 h之内PCT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我科近十余年来收治小儿烟雾病38例,其中男30例,女8例;年龄均在6~13岁,尤以8~10岁多见。起病时一侧偏瘫32例,后有4例发展为双侧偏瘫;6例起病时即为双侧偏瘫。一般在1周内偏瘫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2年1月至1994年11月共收治小儿消化性溃疡59例,其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4~13岁。诊断标准:(1)临床有纳差、腹胀、上腹或脐周阵发性疼痛,多在进食后发作,能自行缓解,少数有饥饿痛;(2)59例均经胃肠X线检查,其中胃窦炎43例,表现为胃窦部粘膜皱襞粗大,张力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示球部充盈不良,边缘不规则,有激惹征;胃小弯溃疡6例。示胃小弯溃疡龛影。治疗采用黄连素~7岁0.1g,~10岁0.15g~13岁0.2g,饭后服;Vit B Co,每次1片,每日3次;吗丁啉~7岁5mg,~10岁7.5mg,~13岁10mg每日3次,饭前30′服,均每日3次,疗程3~6个月。疗效观  相似文献   

9.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 (RAP)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 ,我们对 13 0例RAP患儿进行了血清Hp IgG测定 ,观察了部分Hp阳性RAP患儿根除Hp治疗后的治疗反应 ,现总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RAP患儿 13 0例 ,男 70例 ,女 60例 ,年龄 4~ 14岁 ,病程 4个月~ 3年 ,均未经抗Hp治疗。均符合RAP诊断标准[1] :1.腹痛病程超过 3个月 ;2 .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 ,很少表现为绞痛 ;3 .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上腹或无固定范围 ,查体可有脐周压痛或无异常发现 ;4.可伴恶心、…  相似文献   

10.
小儿哮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2岁,其中学龄前组23例,学龄组24例。均给予抗过敏(扑尔敏、苯噻啶、酮替芬)及茶硷类药物,学龄前组每次各1/2~3/4片,学龄组每次各1片,Q8h口服,2~3周后Q12h口服,共6周。急性发作初期,加服泼尼松1~2mg/kg·d,约3~5天。于治疗前,治疗1、3、6周后用英国产峰流仪测定患儿最大呼气流速(PEFR),以观察治疗前后变化,并判定疗效。结果提示:学龄前组PEFR治疗前平均值为167.8±31.8,治疗1周后180.5±31.5,3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象 :窒息组为足月重度窒息儿 2 0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均 <3分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3189± 2 13)g ,胎龄 37~ 40周 ;2 0例中有颅内出血者 2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15例 ,合并吸入性肺炎 12例。早产儿组 :18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 8~ 10分 ,男 13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 (2 0 2 9±36 6 )g ,胎龄 32~ 36周 ,经头颅CT证实无颅内病变。对照组 :足月健康新生儿2 2例 ,出生体重 (32 14± 30 2 ) g ,胎龄37~                   表 1 三组新生儿生后血浆CGRP的动态变化 (ng/L…  相似文献   

12.
头孢拉定致小儿血尿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 ,本院用头孢拉定治疗小儿肺炎而引起小儿血尿 13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3例患儿中 ,男 8例 ,女5例 ,其中 2~ 3岁 8例 ,4~ 6岁 4例 ,9岁 1例。均因肺炎在当地诊所将头孢拉定一日总量 90~ 10 0mg (kg·d)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 1次静滴 ,每分钟滴注速度 2 0~ 40滴 ,滴注时间最短3 0min ,最长 1h10min ,滴注质量浓度≥10 g L ,滴注后最短 2h内出现肉眼血尿 ,最长 12h。尿色为鲜红色或洗肉水样或尿中有血凝块 ,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水肿及高血压。患儿无痛苦症状。来本院就诊后查尿液分析、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ITP是儿童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我院1987~1992年收治21例疗效较好。男8例,女13例;年龄3月~11岁,农村16例,城市5例。淤点、淤斑14例,牙龈出血6例,鼻衄4例,血尿2例,巩膜出血1例,1/2病人1~3周前有病毒感染史,余均无明显诱因;2例曾多次发作,自动缓解。血小板(30~88)×10~9/L,无家族史。经激素治疗后症状均缓  相似文献   

14.
Reiter氏综合征系多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三联症。1984~1985年经治3例患儿,均系男性,其中13岁2例,10岁1例,皆以关节痛为主诉。发病前1~3周均有尿频、尿急及尿痛,前2周~5天结膜红肿、流泪、畏光各1例。3例均出现发热及膝关节痛,2例踝关节痛,其次为肩、肘、腕、掌指关节或跟骨痛。关节还有肿胀、微红或不红、活动受限。1例口角有脓痂。1例其父10年前因关节炎伴尿道炎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ao J  Chen LY  Fu JH  Li J  Xue XD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7):518-522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早期影像学特征,为诊断与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6例人院时血糖为0.48~1.70mmol/L。胎龄35周^+5至40周,出生体重1545~3900g。均无窒息史、败血症、颅内感染、遗传代谢及内分泌性疾病。在入院24~48h完成T1WI、T2WI和DWI磁共振扫描。结果6例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以惊厥、萎靡最为常见,其次为呼吸暂停,4例血糖正常时仍有惊厥发生。5例低血糖发生在生后6~53h,1例在生后12d。低血糖持续时间[(47.7±38.8)(4~96)]h,最低值[(1.05±0.44)(0.48~1.70)]mmol/L。首次MRI检查1例在生后15d,余在生后2~5d,受累部位为枕叶(6例)和顶叶(3例)皮层及皮层下白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6例,TlwI为低信号4例,T2WI高信号1例。3例在生后第2周接受第2次检查,1例DWI转为低信号,余信号正常;3例此时TlwI和T2W1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局部水肿明显减轻。1例3个月随访发育正常,未见顶枕部萎缩,但内囊后枝和视放射髓鞘化不良。结论枕顶叶是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主要受累部位,DWI可以早期反映脑损伤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并呼吸衰竭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来我们在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为主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实践中,发现其对新生儿肺炎氧疗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存活率高。本组22例存活18例,存活率达81.8%,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2例新生儿肺炎包括胎粪性4例,吸入性14例及感染性4例,全部合并呼吸衰竭。按血气分析分型:Ⅰ型13例,Ⅱ型9例(其中PCO_2>70mmHg仅3例)。男婴12例,女婴10例;体重1000~3700g,<1500g4例,~2500g6例,~3700g12例;孕周33~43周,<37周8例,~42周13例,>42周1例。生后窒息7例(阿氏评分1分钟<3分者5例,4~7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96~2003年共收治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86例,误诊12例,误诊率13.9%。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误诊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5~12岁。临床表现:体温37.5℃~38.5℃8例,36.5℃~37℃4例。呼吸18~26次/min,脉搏74~118次/min。12例均表现为突然剧烈阵发性痉挛性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痛为主。6例右下腹有明显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6例脐周及右下腹有压痛、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血便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距就诊时间8例为12~24h,4例为25~36h。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6.0×109/L~11.0×109/L者7例,>16.…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 ,我院1992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 69例患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男 41例 ,女 2 8例 ;年龄 <1个月 2例 ,<1岁 8例 ,~ 3岁 13例 ,~ 7岁 3 4例 ,>7岁 12例 ;起病 <1周 18例 ,~ 1个月 3 9例 ,~ 6个月4例 ,~ 1年 6例 ,>1年 2例 ;轻型 16例 ,中型 41例 ,重型 12例。入院后均做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检查及病毒抗体测定。心电图ST T段改变 2 6例 ,房性早搏 10例 ,房颤 2例 ,室性早搏 2 3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1…  相似文献   

19.
苯那普利对幼鼠的保肾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苯那普利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调节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积聚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16只SD幼龄大鼠 (1个月龄 ,体重 10 0g左右 )分为 3组 :(1)正常对照组 (5只 ) ;(2 )模型组 (6只 ) ;(3)治疗组 (5只 )。对大鼠行单侧肾切除 1周后加阿霉素 (5mg/kg)注射建立肾硬化模型 ,术后即对治疗组给予苯那普利 6mg/(kg·d) ,共 12周 ,观察大鼠尿蛋白 ,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和残余肾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肾内的表达。 结果 苯那普利于治疗的第 7、9、12周显示出较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治疗组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 5 3(3 9~ 13 4 )mg/2 4h比 13 9(12 4~17 6 )mg/2 4h(P <0 0 5 )、1 8(0 3~ 3 6 )mg/2 4h比 17 3(8 7~ 31 7)mg/2 4h (P <0 0 1)、5 9(1 3~8 3)mg/2 4h比 14 2 (10 9~ 2 3 8)mg/2 4h (P <0 0 1) ;形态学上显示有减轻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 ,与模型组相比系膜增生率和硬化指数分别为 8 0 (5 0~ 13 1) %比 35 4 (11 0~ 6 7 5 ) % ,0 3(0 3~ 0 9)比 1 9(0 3~ 6 7) (P均 <0 0 5 ) ;并降低了TGF β1在肾内的蛋白表达 (P <0  相似文献   

20.
我院儿科1988~1990年5月收治过敏性紫癜14例,明确由花粉制剂引起者4例,为引起重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为8、10、11、13岁;4例均在冬季发病(11月,12月份各1例,1月份2例);发病前1~8周均有口服花粉糖浆病史,除此之外,无其他原因可询,全部病例表现为两下肢,尤以膝关节以下出血性皮肤紫癜,偶波及大腿及臀部,例1例2累及膝、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