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文茜 《新中医》1999,31(3):51-52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肝为用,且以肝为先天,强调妇人在生理、病理上与肝血有密切的关系。治疗妇科病必须注意调经先治肝,疏肝经自调。笔者从肝调治月经失调,疗效颇好,兹举验案如下。1疏肝行气,活血调经何某,女,23岁,月经衍期7天...  相似文献   

2.
月经病是妇女常见疾病 ,其治疗重在调经。调经之法 ,应遵循“谨守病机”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的宗旨。“经水出诸肾” ,故调经之本在肾。补肾以填补精血为主 ,并佐以助阳为辅 ,即滋水更当养火 ,使肾中阴平阳秘 ,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此外 ,调经又当分清先病后病。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 ,当先调经 ;因他病后而致经不调者 ,当先治他病。肾之阴阳 ,既要充盛 ,也要相对地平衡协调 ,才能维持机体的功能正常。若肾阳虚衰或肾阴亏损则肾气虚 ,精血耗 ,导致天癸及冲、任失调而发为月经病。肾阳虚 ,则妇女可出现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病证…  相似文献   

3.
夏融 《江苏中医》1998,19(3):6-8
朱南孙教授提出了“肝肾为纲”、“肝肾同治”的妇科病临床治疗学说,临床实践辩证用药注重肝肾在月经周期中的作用,治疗分阶段,即经前期以疏肝调经为治,姻媪期以温肾阳促排卵 孕为主,经后期宜补肾或合健脾益气,以补养气血,为姻媪之时打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经方活用诊治妇人疑难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组方 ,配伍严谨 ,适应范围广泛 ,用来疗妇人之疾 ,诊治疑难杂症 ,疗效确切。现就管窥之见 ,论谈如后 ,供同道者参考。1 调经首选四逆散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篇 ,乃仲景首创理气之祖方。盖妇人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肝藏血 ,胆气调之 ,肝郁则女子易罹患经、带、胎、产、不孕等疾。故诊妇人病 ,调经首当其要。治宜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笔者变四逆散为调经八味汤 (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当归、黄芪、泽兰叶、益母草 ) ,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 ,配当归、黄芪、泽兰、益母草 ,益气养血调经。诸药相伍 ,舒肝脉、调冲任、和气血 ,使月经…  相似文献   

5.
介绍郑惠芳辨治崩漏经验。郑老认为本病以脾虚、肾虚(肾阴虚、肾阳虚)、血瘀三型多见;脾虚型治以补气摄血法,肾阴虚型治以益阴固涩止血法,肾阳虚型治以温肾止血调经法,血瘀型治以温经活血止血法。  相似文献   

6.
论《傅青主女科》调经之理法方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著,是一本具有创新精神的著名妇科专著。傅氏在该书《调经篇》中论述了月经病14证,并创制15方以治之。他认为经生于肾,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经行则关乎脾肝心。经乱之治,重在肾肝脾。调经首在培本补肾,而补肾须平调肾之水火。调经亦重调肝,调肝有舒肝与柔肝之别,舒肝以解郁为务,强调轻灵;柔肝重养血,用药以归芍并用为宜。调经又须健脾,而健脾须脾肾同治兼疏导。  相似文献   

7.
胡捷 《四川中医》2005,23(8):12-13
根据多年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对月经病的治疗规律从分清本病和它病的关系、调经之本在于肾、调经之要在于顺、健脾和胃以资气血之源、调经要治带与治带可调经、明辨标本缓急、阶段性调治七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陈学奇医师治疗不孕证主张“调经助孕”,宜辨其虚实而治之,临床上需审因求本。对虚证不孕治疗重先后天,使月经正常而有孕;对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型)不孕治以调理冲任为先,或兼清热利湿,或兼温经散寒,或兼行气导滞,或兼化瘀散结,扶正祛邪以调经助孕。  相似文献   

9.
月经病是女子经带胎产中最常见的疾病,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致阴阳失衡,冲任督带受损。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围绕月经周期的分期治疗已成为当代中医之共识。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出发,以五脏为整体,病证结合,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各期分属于肺、肾、肝、心、脾进行辨治,以提高中药调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段祖珍  朱辉军 《陕西中医》2009,30(7):853-855
目的:分析讨论浅析《女科经纶.月经门》的调经特色。方法:对清.萧慎斋所著《女科经纶.月经门》进行条分缕析,探讨萧氏的调经之法。结论:《女科经纶.月经门》论述了经水不调的六大病因病机,总结调经当先辨经病与他病、调经当以补养脾胃为先等调经五法,萧氏的调经之法颇具特色,并对后世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调经法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给予性激素替代法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则给予健脾调经法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月经量及其在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等性激素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FSH、LH、E2、T等性激素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调经法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相较常规性激素替代法西医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改善患者雌激素指标的同时安全性高,患者整体状况也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妇人以阴血为本,不孕症中气血亏虚者较为常见。中医调周法从调理脾肾入手,行经期以通调为要,祛陈生新。根据月经量多少,经色正常与否,有无痛经及其他症状,针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或艾灸治疗;经后期(卵泡期),血海空虚,治以滋阴养血,补虚固本,血海充盈,则子宫内膜增长,多采用调经促孕汤加减;经间期(排卵期)为重阴转阳阶段,宜补肾活血,促卵子排出,可配合针刺治疗;经前期(黄体期),以健黄体、助着床为主,采用黄体汤加减。早孕期:受孕之初,宜补养气血,固其胎元,常用寿胎丸、胎元饮、安奠二天汤等。  相似文献   

14.
总结戴德英教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稀发的经验。认为月经稀发的主要病机为肾精及营血亏虚、痰湿阻滞胞宫;择期论治法以行经期活血理气调经,经后期滋养。肾阴、培补气血,经问期活血调气、疏通冲任,经前期温养督脉、补益胃气、促进黄体功能。并举案例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12-2513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36例周期用药,经后期益肾健脾、补气活血;经前期补肾疏肝、活血化淤。月经周期第5d,服用经后方,连服10 d后转服经前方,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22例则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次/d,3粒/次,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在治疗月经不调中的疗效作用。方法:按随机原则将90名月经不调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中医组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西医组采用口服乙烯雌酚方法治疗。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医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其治愈率高于西医组,治疗后典型性双相率也明显增高,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全国名中医林毅运用辨周期与辨证相结合方法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经验。林毅认为,乳腺增生病病机以冲任失调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根据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的特点,以中医周期疗法的思路,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疏肝活血、消滞散结以治标;月经后期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以治本。同时兼顾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痰凝、血瘀、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证,辨证施治,达到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汗症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以汗出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属于中医的汗症范畴,包括自汗和盗汗,往往可同时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月经经期及经量的改变及其它兼证。笔者临床上从瘀论治更年期汗症,以中药汤剂活血化瘀为主,加减化裁,配合针灸复溜、阴郄、血海、三阴交、内关等穴,加之膈俞刺络放血为主要手段,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简述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月经不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概念和发病机理进行了简单叙述,对于中医理论中子宫内膜异位并发月经不调的病机进行探究论述。对中药周期疗法的辩证施治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于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后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蔡雪梅  吴节 《四川中医》2006,24(6):99-100
目的:对比安神调经针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的疗效。方法:将加例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安神调经针法组(23例)及常规针灸对照组(17例),安神调经针法组采用安神调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治疗肝郁气滞证月经后期的常规针灸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评定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痰病疗效、调经疗效、证候疗效各方面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安神调经针法治疗月经后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