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从胰岛素和瘦素的角度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的发病机制,并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该病的疗效。方法收集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非合并脂肪肝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合并脂肪肝的96例病例归为实验组,两组患者进行血糖、血脂检查,胰岛素抵抗分析,并考察血清瘦素(leptin)及可溶性瘦素受体(SLR)水平。另外,将96例实验组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50例)和中药治疗组(46例),均接受基础治疗(饮食体重控制、加强运动并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糖),中药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加以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组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肝脏B超检查、胰岛素抵抗分析,并考察leptin及SLR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HOM A-IR)、leptin及S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血甘油三酯(TG)与HOM A-IR、L eptin均呈正相关(P<0.01),leptin和HOM A-IR呈正相关(P<0.01),SLR和HOM A-IR呈负相关(P<0.01)。基础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在治疗前脂肪肝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脂肪肝分度得以不同程度逆转,但仅中药治疗组呈显著逆转(P<0.01)。两个治疗组在治疗前HOM A-IR、leptin和S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中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中药组方对胰岛素抵抗和瘦素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治则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之胰岛素抵抗和瘦素异常的改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治则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部分机制。方法:96例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伴血瘀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饮食体重控制、加强运动并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糖。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加以益气养阴活血治则中药组方,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肝脏B超检查、胰岛素抵抗分析、并考察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改变情况。结果:①两组病例在治疗前脂肪肝等级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脂肪肝得以不同程度逆转,其中实验组治疗后呈显著逆转(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逆转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脂肪肝等级统计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病例在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更大,统计上有显著差异(P0.01)。③对照组治疗后leptin和leptin-R无明显改善(P0.05)而实验组后两者改善显著(P0.01,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治则对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DFL)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水平异常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益气养阴活血治则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组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的治疗作用。方法:96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伴血瘀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饮食体质量控制、加强运动并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糖。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加以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组方,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疾病活动评分、肝脏B超、血糖血脂、肝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检查。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病情活动指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病情活动指数(DA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例在治疗后血脂血糖、肝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更大。两组病例在治疗前脂肪肝等级无差异,但治疗后脂肪肝得以不同程度逆转,其中实验组治疗后呈显著逆转(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逆转不显著,3个月治疗后实验组脂肪肝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组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病人的临床症状、脂肪肝B超分度、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及其可溶性受体(SLR)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之间的关系,及益气养阴活血法中药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未合并脂肪肝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确诊合并脂肪肝者96例病例(DFL)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的96例病例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50例)和中药治疗组(46例),两组均接受3个月的基础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同时加以3个月的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组方水煎口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Leptin及SLR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且实验组中,血TG变化与Leptin呈正相关(r=0·742,P〈0·01)。两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病变得以不同程度逆转,中药治疗组呈显著逆转(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Leptin和SLR、TC、TG无明显改善(P〉0·05),而中药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明显(均P〈0·01)。结论:血清瘦素及其受体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原因之一,益气养阴活血法中药组方对这种生化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降糖西药并进行饮食控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时血糖(2 h BG)、空腹血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 BG、Fins、HbAlc、HOMA-IR及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在防治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药糖脉康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糖脉康)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降糖西药并进行饮食控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糖脉康.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血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 h BG、Fins、HbAlc、HOMA-IR及血脂、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在防治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与降糖西药联用具有相互协同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NAFLD的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通阳化痰方。2组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肝脏B超检查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抵抗程度、血浆脂联素、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检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DAI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肝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升高,FFA降低,但实验组改变程度更加显著。2组患者治疗后NAFLD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实验组治疗后呈显著逆转,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FLD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可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脂肪肝分度、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脂肪肝病情活动评分、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B超检测脂肪肝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与体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海英  张军  赵静  刘颖  戴金颖  王顺意  袁洁 《光明中医》2016,(17):2496-2498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津力达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和津力达在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效果。结果两种中药复方均能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益气养阴活血方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且优于津力达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组织中microRNA-29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阴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津力达阳性对照组,以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予益气养阴活血方高、中、低剂量和津力达颗粒灌胃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microRNA-2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明显降低模型鼠FBG和FINS水平(P0.01),提高ISI(P0.01),降低HOMA-IR(P0.01),并显著降低大鼠脂肪组织中miR-29表达(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改善作用,其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microRNA-29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然后对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T2DM患者FBG、2hBG、HbA1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ISI、HDL-C降低;TC、TG、FINS、2hiNS、BMI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揭示两病中西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22例,按其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同时测定身高H、体重W、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各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ALT、AST),空腹C-肽(FCP),2,C-肽(2hCP)、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病毒性肝炎检测,并进行空腹肝脏彩超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空腹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1)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多见,其次为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2)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各理化指标相比较,T2DM伴NAFLD组的BMI、WC、HOMA-IR(CP)、FCP、TG、TC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伴NAFLD组的2hCP、HbA1c、FBG、2hPBG、ALT、AST、HDL-C、LDL-C与单纯T2DM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BMI、TG、CP是NAFL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型特点为虚实夹杂为主,湿热困脾证为最常见证型。(2)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超长链脂肪酸(VLCPUFA)与NF-κ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从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人群中,随机选择符合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241例,从同时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体重正常(BMI为18.5~22.9kg/m2)的健康者165例为对照组,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血缘关系。检测相关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血浆n-6PUFAs、n-3PUFAs水平、n-6/n-3脂肪酸比值及总VLCPUFA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NF-κB基因携带CA等位基因片段不同者,其血浆VLCPUFA水平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NF-κB134bp等位基因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BMI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VLCPUFA水平、β细胞功能指数和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舌脉特征,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统计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6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型糖尿病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舌质、舌苔、脉象分布情况,并对2组舌质、舌苔、脉象进行比较。结果2组共出现暗红、淡暗、淡红、红、紫暗5种舌质表现。观察组以暗红舌最多,其次为红舌;对照组以暗红舌最多,其次为红舌及淡暗舌。2组共出现白苔、白厚苔、白厚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薄黄苔、黄苔、黄厚苔、黄腻苔9种苔象表现。观察组以白腻苔最多,其次为薄白苔;对照组以薄白苔最多,其次为薄黄苔。2组共出现沉脉、沉滑脉、沉细脉、沉细滑脉、滑脉、滑数脉、缓脉、细脉、细滑脉、细数脉、弦脉、弦滑脉、弦数脉、弦细脉14种脉象。观察组以弦滑脉最多,其次为弦脉;对照组以细脉最多,其次为沉细脉。红舌观察组丨15例(69.28%),对照组121例(78.57%),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_05)。暗舌观察组104例(62.65%),对照组123例(79.87%),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厚腻苔观察组96例(57.83%),对照组54例(35.06%),观察组较对照组多(P<0.05)。滑脉观察组52例(31.33%),对照组32例(20.78%),观察组较对照组多(P<0•05)。细脉观察组73例(43.98%),对照组86例(55.84%),观察组较对照组少<0.05)。结论痰湿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诊治过程中,应考虑痰湿的影响及注意健脾化湿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诊断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流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就诊的60例新诊断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黄连素及血脂康治疗,疗程1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流变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黄连素组治疗后复查肝脏B超显效及有效共21例,有效率70.0%,血脂康组有效共22例,有效率73.3%,2组疗效无差异.黄连素组治疗后ALT,AST,TC,TG,LDL-L,血流变(包括全血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L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脂康组亦显示出相同的结果(P<0.05);2组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连素能明显改善新诊断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病变,有效降低血流变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滋阴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左归降糖清脂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KR鼠肝组织PI3K、AKT1、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MKR鼠按性别、空腹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同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高脂饲养8周。各给药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其中中药组予左归降糖清脂方29.6g/kg灌胃治疗8周后,以心脏采血处死各组小鼠,采用电化学法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常规生化法检测肝功能、血脂;电镜及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及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组织PI3K、AKT1、mTOR的mRNAs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清脂方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KR鼠肝功能,降低空腹血糖、血脂、降低肝组织PI3K、AKT1、mTOR的表达水平(P<0.01),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结论:左归降糖清脂方通过降低PI3K、AKT1、m TOR的表达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