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中药材鬼针草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中药材鬼针草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芦丁和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对鬼针草药材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建立了以薄层色谱法鉴别鬼针草药材中芦丁和金丝桃苷的方法。芦丁的线性范围为3.11~99.55μg·m L-1,回归方程为:Y=16.783X-7.895(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5%,RSD为2.77%(n=6);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为3.14~100.6μg·m L-1,回归方程为Y=22.425X-10.389(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9%,RSD为1.98%(n=6)。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鬼针草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有效控制鬼针草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别类型刺五加叶有效成分含量季节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出优质叶片的植物性别类型和最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RP-HPLC色谱法检测金丝桃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结果 不同性别类型刺五加叶的有效成分含量季节积累规律相似.各生长发育期短花丝类型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长花丝类型,短花丝类型金丝桃苷、总黄酮和总皂苷年平均含量分别为3.61,20.88,20.42 mg/g,长花丝类型分别2.41,15.95,18.38 mg/g.两种性别类型的各有效成分含量在绿果期后含量较高.在适宜采收期,短花丝类型金丝桃苷、总黄酮和总皂苷年平均含量分别为4.24,27.3,22.7 mg/g,长花丝类型分别2.65,20.5,19.5 mg/g.结论 短花丝类型刺五加叶优于长花丝类型,刺五加叶宜在秋季采收.秋季采集不仅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还可以减小资源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散结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川芎、白芷、桔梗等药材进行鉴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川芎、白芷、桔梗等药材 ;芍药苷在 0 .19~ 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规定本品芍药苷的含量不少于 0 .6 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主要药材能准确快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糙枝金丝桃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测定水分、灰分,薄层色谱鉴别,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对糙枝金丝桃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供试品TLC色谱可显出金丝桃苷和芦丁的斑点,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为0.424%。结论:实验结果可作为糙枝金丝桃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金莲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V/V,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其中茎、叶、籽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0.0279,0.3868,0.0016 mg/g。结论: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布为:叶﹥茎﹥籽,上述结果可为金莲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升臻源胶囊质量标准,完善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 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平均含量分别为0.27 mg/g和0.34 mg/g,平均加样回收率标准偏差值(RSD)分别为1.63%和1.69%,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结论 在臻源胶囊现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更好控制臻源胶囊产品质量以及探究功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甘麦大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甘草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在所确定实验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具有相同颜色斑点,阴性液无干扰;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实验条件,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有关规定,并规定甘麦大枣颗粒中甘草苷含量不少于3.6 mg/g,甘草酸铵含量不少于6.9 mg/g。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尾草中金丝桃苷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尾草中金丝桃苷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Agilent ZOBAX XDB C18色谱柱(0.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0.1 %(ml/ml)磷酸(14:2:84),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金丝桃苷线性范围0.212~5.005μg,相关系数r= 0.999 99,平均回收效率97.5%,RSD=2.65%(n=6).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测定虎尾草中金丝桃苷含量具有提取率高、样品稳定、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虎尾草提供了药材中金丝桃苷准确、灵敏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虎尾草中的总黄酮,不同部位检测结果表明,叶和花含黄酮较多,根和茎含黄酮较少,为以后药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民间药稳心草的质量标准,为稳心草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稳心草进行了生药学研究,按201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4个不同产地稳心草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显微、薄层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测定金丝桃苷含量。结果对稳心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暂定稳心草药材总灰分不得超过36%,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3.0%,水分不得大于7.0%,药材浸出物含量不得超过6.11%,TLC中金丝桃苷的斑点清晰,无拖尾,含量测定中金丝桃苷的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RSD均2%,金丝桃苷在0.0537~0.8592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n=9),RSD值为1.12%,稳心草4个产地药材的金丝桃苷的含量为0.0115%~0.0229%,因此,暂定每克稳心草药材金丝桃苷含量不低于0.01%。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稳心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为有效控制稳心草的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2:88:0.1),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在1.5~48μg/m L;金丝桃苷在1.8~12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绿原酸、金丝桃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104.21%。结论:4种不同来源药材,绿原酸、金丝桃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375%、0.048%。该方法快捷、简便、准确可作为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订醋狼毒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炮制10批醋狼毒饮片,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并以狼毒乙素含量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拟定醋狼毒饮片水分不得超过9.12%,总灰分不得超过6.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9%,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70%,狼毒乙素含量不少于0.038%。结论:初步建立醋狼毒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臭灵丹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桔梗和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依据《云南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及重现性考察.采用HPLC对合剂中的洋艾素和金丝桃苷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相关方法学的考察.结果桔梗和鱼腥草TLC鉴别色谱图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均显相...  相似文献   

13.
宋玉良  陈建真  吕圭源 《中成药》2001,23(9):645-647
目的:建立金王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王浆酸(10-HDA)进行鉴别;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10-HDA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10-HDA。含量限度10-HDA为不少于3mg/粒,挥发性碱性物质不多于100mg/100g。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金王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慧彬  林建群  路宁  林建强 《中药材》2007,30(11):1446-1449
目的:研究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查菟丝子种间及不同寄主植物对四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中均含有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金丝桃苷等4种黄酮化合物。金丝桃苷含量较高,为2.790~6.502 mg/g;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025~0.176 mg/g、0.001~0.213 mg/g及0.001~0.077 mg/g。结论:菟丝子中槲皮素及金丝桃苷的含量高于南方菟丝子;而南方菟丝子中,山柰酚及异鼠李素的含量高于菟丝子。四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与寄主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延清 《中成药》2000,22(2):125-128
目的: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甙;含量限度总蒽醌为不少于6.0mg/粒;盐酸小檗碱不少于7.0mg/粒,黄芩甙不少于22.0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分可准确、快速地  相似文献   

16.
雷鑫  蔡璐瑶  陈蓉  黄世伟  张俊  吴恒  龙飞  吕光华 《中草药》2021,52(8):2414-2420
目的建立藏药川西合耳菊Synotis solidaginea中黄酮类和酚酸类药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评价不同产地、不同部位样品的质量。方法建立HPLC测定川西合耳菊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烟花苷、紫云英苷、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从西藏、四川和青海收集了19份川西合耳菊药材样品;将全株植物分成茎、叶、花3个部位,测定这些样品中8种成分的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不同产地药材中的药效成分,以及植物不同部位之间和同一部位不同产地样品之间差异。结果这8种药效成分在40 min内分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3%~104.9%。19份川西合耳菊样品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总量为5种黄酮类成分总量的2.77倍。酚酸类以绿原酸的含量最高(9.74 mg/g);黄酮类以芦丁的含量最高(3.65 mg/g)。根据药效成分含量和主成分分析,四川道孚的样品质量更好。植物3个部位之间比较,总量以叶中含量最高,占59.15%~65.61%;其次为花,占30.52%~34.31%;茎中的含量最低,仅占3.9%~5.7%。金丝桃苷在花中的含量高,而其他7种成分在叶中的含量最高。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川西合耳菊中5种黄酮类和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评价其质量。川西合耳菊叶和花的药效成分含量高,应于开花期、叶茂盛时采集,并防止叶和花脱落,以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制定宫连消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宫连消颗粒剂中主要影响质量的赤芍、白芍、盐续断以及酒山茱萸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检测方中君药赤芍、白芍含量,并完成中国药典颗粒剂下要求项目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标准。结果:色谱图上相应位置出现相同斑点,实验中三批宫连消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在5.12~6.06 mg/g之间。结论:宫连消颗粒中必须含有主要影响质量的赤、白芍、盐续断以及酒山茱萸,含赤芍、白芍以芍药苷计,含量暂定不得少于3.50 mg/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结血蒿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结果选择5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时间30 min,溶剂用量为样品量的100倍,系统精密度良好,有良好的重复性,至少在12 h内稳定,加样回收较好,测得药材中绿原酸平均含量为1.372 7 mg/g(n=3),RSD=1.99%。。结论结果可为结血蒿生药鉴定、相关质量标准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丽华  林晓  王健 《中成药》2001,23(12):875-877
目的:建立了康逆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冬虫夏草、三七、苦参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3批样品的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冬虫夏草、三七、苦参;人参皂苷Rg1的含量限度规定为不得少于0.20mg/粒。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康逆灵胶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0.
红药气雾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红药气雾剂的现代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药气雾剂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人参皂苷Rg_1进样量在3.96μg~9.2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样品回收率为100.2%(n=6),RSD为1.95%,经三批测定,本品每1mL药液含人参皂苷Rg_1均不低于1.50mg。[结论]本方法可作为红药气雾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