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中B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中骨组织BMP-2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是促进早期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月龄健康SD大鼠56只,雌雄不拘,体重220±20g,随机为分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每组各28只,所有实验用鼠均造成左侧桡骨骨折模型。术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活血化瘀组给予复元活血汤。分别于造模后第3d、第7d、第10d、第14d,分4次处死大鼠(每次每组处死大鼠7只),取材、处理,对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进行BMP-2-DBA显色计数观察和常规HE染色骨痂厚度的比较观察。结果:造模后第3d,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在骨痂厚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第7、10、14d,复元活血汤组骨痂厚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第3d,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在镜下的BMP-2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第7、10、14d,活血化瘀组标本在镜下的BMP-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增加早期实验性骨折动物模型的骨折断端局部骨痂厚度,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骨组织BMP-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VEGF、BMP-2的生成的作用,方法:取8月龄健康SD大鼠,造成左侧桡骨骨折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对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进行VEGF-DBA、BMP-2-DBA显色计数观察和常规HE染色骨痂厚度的比较观察。结果:模型组和复元活血汤组在造模后骨折断端局部免疫组化VEGF、BMP-2阳性细胞及骨痂厚度计数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提高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VEGF、BMP-2表达水平;能增加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骨痂厚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接骨灵胶囊对成年SD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厚度及VEGF表达的影响,为接骨灵胶囊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制作大鼠左侧桡骨骨折模型,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接骨灵胶囊高、中、低三剂量组4组,每组各45只。于遣模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各组大鼠每次处死15只,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骨痂厚度,VEGF—DAB显色计数观察VEGF阳性细胞数。结果:接骨灵胶囊三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断端局部VEGF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且呈量效关系。结论:藏药接骨灵胶囊治疗早期四肢闭合骨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骨活血颗粒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组),B(生理盐水组),C(伤科接骨片组),D(接骨活血颗粒低剂量组),E(接骨活血颗粒高剂量组).除A组,其它各组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1、2、3周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A组于3周集中处死,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BMP-2 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BMP-2 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接骨活血颗粒能够增加和加快BMP-2 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苏氏接骨胶囊(简称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促进作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干预组、Su剂量140 mg/(kg·d)组(Su-140组)和Su剂量280 mg/(kg·d)组(Su-280组)。分组建立胫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10 d,过度麻醉心脏取血并处死各组大鼠。对大鼠患肢胫骨进行取材后,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初步检查;通过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骨痂中BMP-2的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血清BMP-2的含量。[结果]骨折造模术后10 d,假干预组、Su-140组及Su-280组3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均可见骨痂形成,骨折端愈合尚稳定,部分标本骨折断端稍有微动。经X线观察Su-280组骨折端愈合情况好于Su-140组及假干预组,Su-140组优于假干预组。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Su-140组和Su-280组的BV/TV值均高于假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b.Th和Tb.N 2个参数,Su-14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u-28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u-140组与Su-28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280组骨痂内有大面积的BMP-2表达区域,Su-140的表达区域较少,假干预组更少;RealTime-PCR结果显示,3组间BMP-2的含量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中Su-280组与Su-140组和假干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140组和假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苏氏接骨胶囊能促进大鼠胫骨干骨折的早期愈合及BMP-2的表达,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骨折愈合越快,其机制可能为Su促进BMP-2的表达,进而诱导成骨细胞及胞外基质的分化增殖,促进骨形成及骨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补肾方法对骨头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于SD大鼠左胫骨上1/3段造成骨折,对骨折不做任何固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补肾壮筋汤组,每组9只。于1、2、4周时每组处死3只,取骨痂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BMP-2水平,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补肾壮筋汤组BMP-2表达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MOD)值显著高于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大鼠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ATP组和对照组,各组大鼠均采用顾氏造模法造成右侧桡骨骨折模型。ATP组于造模时断端注入2 mmoL.L-1的ATP,术后第1天、1周、2周、4周断端注入4 mmoL.L-1的ATP,剂量均为0.05 mL.100 g-1,对照组断端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1周、2周、4周、6周取材,进行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放射学检查术后第4周ATP组大多数骨折线趋于消失,其中有60%的标本显示骨折线完全消失,骨痂密度与骨密质基本相同,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填充,且大多数已桥接。术后第6周ATP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痂密度与骨密质基本相同,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断端被骨痂填充并桥接。组织学检查术后第4周ATP组骨折断端骨性骨痂融合形成板层骨,不规则骨髓腔亦融合形成新的再通的骨髓腔,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断端可见大量骨性骨痂,形成不规则的骨髓腔。生物力学测定术后第4周和第6周ATP组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位移和弹性模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外ATP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对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d灌药,于术后7、14、21d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法(骨康方)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骨折组(A组)及骨折+中药组(B组),建立骨折模型,造模后第3、7、14、21天,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切取骨痂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骨痂显微结构并拍片观察。结果:B组毛细血管侵入时间、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出现时间均早于A组,且功能较A组活跃。结论:补肾健脾活血中药(骨康方)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的步骤,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提取含丹参、红花药对的方剂,运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丹参、红花药对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方剂39首,涉及中药280味,使用频率除丹参、红花外最高的前5位中药依次为当归、川芎、香附、白芍、桃仁/生地黄。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6组,分别为丹参-香附-红花,丹参-白芍-红花,丹参-当归-香附-红花,丹参-当归-白芍-红花,红花-丹参-白芍-当归,丹参-白芍-红花-当归。设支持度11(38.46%),置信度80%,共得到关联规则38组。提示丹参、红花常与活血、行气之品联用,主以妇科病、瘀血疼痛证、中风等为治疗病证。  相似文献   

12.
当归-红花药物组合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当归-红花药物组合的物质基础与效应的相关性,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中医方剂数据库归纳分析当归-红花配伍比例,并以此设计方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当归-红花共煎液与单味药材煎液中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香豆酸量的变化。采用凝血时间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药效指标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药理效应。结果获得应用频率前10位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HPLC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配伍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同等生药量的单味药相比,当归配伍红花能延长凝血时间,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论当归配伍红花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材中芳香酸类成分的溶出,这与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干国平  王中红  昝俊峰 《中成药》2004,26(2):113-115
目的:建立和完善杞蓉药酒(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枸杞子、红花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了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枸杞子、红花5味药,采用HPLC法测定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2.18%,n=5;异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1.67%,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白利萍  黄青  李有才  刘亚萍 《光明中医》2011,26(7):1358-1359
目的探讨骨风宁片中黄芪;紫丹参;红花;续断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间分离良好,空白实验表明阴性样品对药材的鉴别没有干挠,专署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 TL C法对处方中黄芪、丹参、桂枝、红花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 HPL 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3批样品的 TL C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丹参、桂枝、红花 ;芍药苷在 0 .15~ 0 .75μg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凤启 《新中医》2004,36(8):44-45
目的:观察硬肿消散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9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与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硬肿消散膏(由熟附子、黄芪、肉桂、丁香、草乌、川乌、乳香、没药、当归、丹参、红花、川芎、地锦草等组成)外敷。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硬肿消散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视舒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玄参、红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出玄参、红花、甘草,且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进样量在0.041 08~0.123 24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为0.6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视舒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黄芪、附子、丹参、人参、葶苈子、红花、陈皮、泽泻、香加皮、玉竹和桂枝)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7个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纳入评价。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相对危险度为1.21,95%的可信区间[1.08,1.36];6 min步行距离加权均数差为37.39,95%可信区间[22.58,52.20];提高左室射血分数(WMD=3.97[2.09,5.85])、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2.81[1.41,4.22])、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WMD=118.00[4.44,231.56])和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WMD=476.90[371.26,582.54])水平及降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计分(WMD=8.00[3.48,12.52]);对于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收缩末容积及心率和血压有降低趋势,结果仍需证实。此外,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后,个别病例出现干咳、上腹部不适、胃胀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口疮净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连厚  李育民 《中成药》1996,18(9):23-24
口疮净胶囊由生甘草、黄连、黄芩、柴胡、清半夏、党参、红花、僵蚕、佛手,制大黄等组成。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0例,以服药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愈54例,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20.
作用于心肌细胞钙通道的中药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作用于心肌细胞钙通道的中药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主要综述了:钙通道阻滞剂:丹参、川芎、延胡索、丹皮等15种药,钙通道激动剂:甘草、红花、苦参等6种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中药单体。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值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