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刺对变应性鼻炎神经源性炎症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参与的神经源性炎症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致病环节之一.神经肽通过轴索反射参与到这一炎性反应过程中.该文从针刺调节变应性鼻炎神经源性炎症的角度出发,对参与变应性鼻炎的神经肽、可能和该调节作用相关的神经通路,以及循经感传过程中针刺对感觉神经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引起的皮肤血浆蛋白渗出的变化。方法和结果:电刺激一侧足三里穴,经背根反射和轴突反射引起双侧后肢循足阳明胃经走行的皮肤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如果实验前6d预先给穴位注射辣椒辣素,则电刺激穴位后上述反应不再出现。结论:穴位刺激引起的皮肤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是由辣椒辣素敏感的传入纤维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作为研究经络活动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揭示其可能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烟熏结合卵蛋白(OVA)激发致敏的方法建立CV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记录辣椒素诱咳时大鼠的咳嗽潜伏期和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NGF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 0. 05),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 0. 05或P 0. 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BALF中NGF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肺组织中NGF表达减弱。结论:固本止咳平喘颗粒能明显降低CVA大鼠咳嗽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GF表达,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验方前胡汤对支气管炎神经源性炎症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烟熏法建立大鼠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急支糖浆组、惠菲宁组及前胡汤高、低剂量组.检测大鼠血清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神经激肽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测定支气管肺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背根反射和轴突反射实验条件下 ,穴位刺激对内脏组织的效应。方法 :以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作为经络活动的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电刺激“足三里”穴经背根反射和长轴突反射可引起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而其他内脏组织不出现类似反应 ,这与我们以前刺激“承山”穴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内脏的反应形成鲜明对照 ,为揭示经脉 脏腑相关联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如果实验前 6天预先给穴位注射辣椒素 ( 6 6mM ,50 μL) ,则电刺激穴位后相关内脏组织出现的Evans蓝渗出被阻断。结论 :穴位刺激引起内脏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是由辣椒素敏感的传入纤维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00 mg/kg,淫羊藿苷中剂量组:50 mg/kg,淫羊藿苷低剂量组:25mg/kg和剂量为10 mg/kg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观察淫羊藿苷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含水量的影响,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和Trk B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运用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的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50mg/kg和100 mg/kg的淫羊藿苷均可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症状;降低其脑含水量;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CA1区神经元凋亡;上调BDNF和Trk B的表达。其中100 mg/kg效果最为明显,而最低剂量25 mg/kg几乎为无效剂量。结论: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由上调BDNF与Trk B的表达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局部TOLL样受体4(TLR4)在针刺后穴位局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40只。每组的40只大鼠再随机分8个时点(即刻、15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每个时点5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穴区皮肤肌肉组织中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针刺组针刺后TLR4、HMGB1、IL-6、TNF-α浓度升高,而IL-1β浓度无明显变化。对每只大鼠穴位局部TLR4与其他指标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针刺后HMGB1、TNF-α与TLR4的相关性增强,IL-6与TLR4的相关性减弱,IL-1β与TLR4的相关性针刺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穴位局部TLR4介导的通路可能是针刺后穴位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模型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造模第1天肌注4%卵蛋白溶液(OVA)0.5 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0.2 mL,第15天用1%OVA溶液雾化,隔日1次,共7次。各组均于造模完成后给药,西药组每天给予顺尔宁(1.3 mg·kg-1),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加味芎蝎散配方颗粒(5.47,2.74,1.37 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28 d。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炎症表现显著,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炎症程度减轻。模型组大鼠NGF在肺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NGF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加味芎蝎散可能通过抑制CVA大鼠肺组织内NGF的表达以及减少气道炎症细胞,具有缓解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喜 《河南中医》2014,(6):1126-1127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辨证治疗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应用祛风宣肺方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咳嗽缓解与消失时间、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为(3.39±1.33)d,咳嗽消失时间为(7.41±1.58)d;对照组分别为(5.22±1.40)d、(8.89±0.9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方可有效治疗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效缩短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Fengchi(GB 20) on the activation of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 in the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of migraine modeled rats.METHODS:Forty-four clean grade healthy female Sprague-Dawley(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the control group,blank control group,Fengchi(GB 20) acupuncture group,and Fengchi(GB 20) prevention group.Neurogenic inflammation of these rats was in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The γ-~(32)P infiltration method was then used to detect MLCK activation in the middle meningeal artery,and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structural protein expression of MLCK.RESULTS:The migraine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the ra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MLCK ac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P 0.01).CONCLUSION:The activation of MLCK in the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was increased by acupuncture at Fengchi(GB 20),indicating its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and curing on acute migraine attack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风池穴加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病变颈椎节段及其上下椎节两侧的夹脊穴,进针后接脉冲电疗仪,且刺双侧风池穴,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及TCD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调整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得以缓解,其机制为针刺可使颈部生物力学失衡得以恢复,针灸效应可加强对植物神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不同病程针刺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假性球麻痹患者不同病程针刺疗效。方法:240例患者按发病后不同时期分成4组,发病10天内为第1组,发病10~30天为第2组,发病1~3个月为第3组,发病3~6个月为第4组,分别给予针刺风池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第1组有效率达100.0%,第2组为96.7%,第3组为83.3%,第4组为76.7%,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风池穴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任何时期均有效,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刺激诱发法复制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肌浆球蛋白轻链激酶的结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经统计分析,空白对照组MLCK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针刺风池组与风池预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针刺风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风池预防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偏头痛急性发作可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itde,CGRP)信号系统中的MLCK表达减少有关,针刺风池穴对脑膜中动脉MLCK的表达有干预增多作用,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风池、天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宇翔  张萌  孙晓峰 《中国针灸》2005,25(12):841-843
目的:评价针刺风池、天柱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1%.针刺治疗对改善症状及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显著的疗效,并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武连仲教授论风池四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武连仲教授在多年针灸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风池穴的4种刺法——斜刺法、平刺法、深刺法、横刺法的操作要求及其不同的临床应用验案。  相似文献   

17.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59-660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强  朱广旗  胡蓉 《中国针灸》2009,29(11):861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效应差异及针刺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针刺组(31例)、药物组(29例).针刺组针刺风池和"供血"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_s)、舒张末血流速度(V_d)、平均血流速度(V_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_s、V_d、V_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及药物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_s/V_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风池及"供血"穴对VBI患者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对椎一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尚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ADL)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含量、ADL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但治疗组对血浆ET-1、ADL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风池、风府穴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ET-1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