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SA在消化道出血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8例消化道选择性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18例中14倒消化道选择性血管造影未发现异常(占77.78%);1例肠系膜上动脉变异(占5.56%);1例升结肠动脉瘤(占5.56%);2例溃疡出血(占11.10%)。结论:合理使用消化道选掸性血管造影对确定肠道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消化道出血及缺血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很高。内窥镜、常规X线检查往往很难明确出血或缺血部位,而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及时发现出血或缺血部位,并能作介入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和缺血性病变33例的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s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 出血的直接征象11例,出血间接征象12例,其中5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出血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平滑肌瘤6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麦克尔氏憩室4例;血管畸形3例;炎症1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5%,定位诊断100%。结论 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29例,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进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生物蛋白胶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2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75.9%;29例均行栓塞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30次栓塞术后出血症状消失27例,脾梗死1例。结论介入造影栓塞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血管造影技术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10例,8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其中4例行DSA检查,结果与MSCTA相符。MS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12例。4例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MSCTV未见异常。其中6例行DSA检查,4例结果与MSCTV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管造影和栓塞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和栓塞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2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血管造影表现,和6例栓塞治疗的经验.结果 21例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的病例当中,动静脉畸形、血管发育不良9例,小肠占位3例,Dieulafoy病2例,PTCD术后胆道出血2例,小肠吻合几出血、溃疡性结肠炎、Meckel憩室出血、结节性多动脉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21例中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5例(23%).6例行栓塞治疗的患者均成功止血,随访1~13个月,未发生缺血坏死并发症.结论 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血管造影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术前通过血管造影了解颌面部、颈部富血管性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行术前栓塞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已取得明显效果[1].作者对浙医一院37例颌面部、颈部富血管性病变术前血管造影,探讨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脏实性肿瘤的常规超声表现及造影表现,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实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及造影表现特点.结果 86例肾脏实性肿瘤中恶性病变63例:透明细胞型肾癌(CCRCC)4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9例,嫌色细胞型肾癌(CHRCC)11例;23例为良性病变:肾血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均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而行腹部内脏血管造影。对造影中采集的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结果 15例中阳性12例,阴性3例。12例阳性者包括动脉瘤2例,肿瘤2例,血管畸形4例,原因不明造影剂外溢4例,其中2例经血管内注入垂体后中素后止血。结论 出血期行急诊DSA,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或确定出血部位,且对血管病变较内窥镜、钡剂造影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灌注肠道超声造影在结直肠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可疑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96例,每例患者分别接受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和肠道内窥镜检查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 结果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观察结肠和直肠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发现恶性占位性病变81例,其中结肠癌39例,直肠癌42例;良性占位性病变30例,其中直肠息肉11例,结肠息肉19例。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数目和>10 mm的病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与肠道内窥镜检查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与肠道内窥镜检查在判断病变位置和数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值=0.97,0.98)。两者在判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大小方面的一致性因病变大小而不同:对于<5 mm、5~10 mm、>10 mm的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探查,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0.89,0.98,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也显示在探查微小的(<5 mm)黏膜病变时,肠道内窥镜检查略优于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在探查经手术证实的周围组织浸润病变时,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明显优于肠道内窥镜检查。 结论经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有效探查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与肠道内窥镜检查互补性强,其可作为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次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结果 60例次中, 非出血期26例次血管造影,阳性12例次(46.15%);出血期34例次血管造影,阳性27例次(79.41%).结论 消化道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部位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和导管、导丝定位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方法:分析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对其中18例通过导管、导丝标记定位,并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结果: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23例发现病变,阳性率为92%;18例标记定位者中13例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证实均准确定位,定位准确率为100%。本组无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放置导管、导丝定位标记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寻找出血部位并切除出血的原发病变,且无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脂肪肝背景下的67个肝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同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后,2例病灶仍不能确诊.3例炎性假瘤和1例肝细胞肝癌被误诊.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性为91.O%(61/6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11/12)和90.9%(50/55).结论 超声造影可大大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肠道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腹痛、二维超声怀疑为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造影,应用QLAB软件进行曲线定量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5例二维超声均显示为肠壁结节状突起.其中腺瘤3例,CEUS呈快速均匀的高增强,强化顺序与肠壁一致,强化强度及持续时间与黏膜层相近;纤维瘤样变1例,呈不均匀弱增强;脂肪瘤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超声造影具有顺序显示肠壁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确定病变来源层次、增加病变检出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全部150例患者中,118例明确出血部位,诊断阳性率为78.67%。118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利于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明确出血部位,通过介入治疗可有效、安全的止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拟诊肠道炎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CT小肠造影,分析肠道炎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70例患者经综合诊断后,最终确诊44例,其中,克罗恩病患者2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例。CT小肠造影诊断克罗恩病的灵敏度为82.14%,特异度为88.10%,准确率为85.71%;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8.15%,准确率为95.71%;总体诊断的灵敏度为84.09%,特异度为76.92%,准确率为81.43%。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CT小肠造影图像特征差异较大。结论 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鉴别肠道炎性病变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血管造影为阴性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出现的经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现象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对全脑血管造影阴性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35例造影阴性患者中33例重复查DSA全脑血管造影,其中6例还行CTA检查,2例还行MRA检查,12例还行头和颈MRI检查;5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例发现颈髓AVM.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时,要考虑到假阴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出血及缺血性病变是临床常遇到的急症,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内、外科及内窥镜、常规X线检查往往很难发现出血及缺血部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及时发现出血部位或缺血部位、内科保守治疗止血困难,外科手术探查盲目性和危险性大。急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同时行介入治疗能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回顾性分析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缺血性病变38例患者,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介入技术诊治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并进行血管内微弹簧栓塞治疗.结果: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瘤12例,占40%;后交通动脉瘤10例,占33%;大脑中动脉瘤4例,占13.3%;海绵窦内动脉瘤2例,占6.6%;脉络膜后动脉瘤2例,占6.6%.其中2例脉络膜动脉瘤行手术摘除,2例前交通动脉瘤行瘤颈夹闭术,其余动脉瘤均行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技术对明确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问题。方法 :对 2 1例小肠出血的住院患者 ,分别进行小肠气钡造影、99m锝核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等。结果 :在小肠出血的病因中 ,肿瘤 11例 ( 5 3 % ) ,憩室 7例 ( 3 3 % ) ,息肉 1例( 5 % ) ,血管畸形 2例 ( 9% ) ;在诊断方法中 ,8例为小肠气钡造影、5例为选择性血管造影、4例为99m锝核素扫描、1例为纤维结肠镜。结论 :引起小肠出血的病因以肿瘤为多见 ,憩室次之。小肠气钡造影、99m锝核素扫描及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原因不明的小肠出血应及时进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