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德珍 《当代医学》2008,(9):100-101
目的 探讨两种持针方法 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质量.方法 将2004年1~12月500例门诊输液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50例.实验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进针,对照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进针.从一针穿刺成功率、复针率、液体渗出率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两种持针方法 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持针方法 不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进针角度、速度、固定方法 、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持针法对两组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用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柄法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用拇指、食指、中指前后三固定持针柄法进行穿刺成功率为84%.结论 用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柄比用拇指、食指、中指前后三固定持针柄法进行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韩连云  耿翠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5):400-400,F0003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持针手法,以提高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选择患儿323例,分3组,A组110例,采用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针柄,进皮后再改为拇指、食指后、前捏针柄;B组105例,采用拇指在后、食指在前捏针柄;C组108例,以持针钳夹针柄行头皮静脉穿刺。结果:以B组使用拇指在后、食指在前捏针柄的手法成功率最高(P<0.05),回血率最高(P<0.05),疼痛率最低(P<0.05),耗时最短(P<0.05),疼痛评分最低(P<0.05),即痛感最轻或无痛感。结论:以拇指在后、食指在前捏针柄的手法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持针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分成传统组件80例,改进组80例.传统组采用见回血后助手绷紧皮肤,操作者左手与右手配合一退一进将外地管送入血管的方法.改进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不动,右手食指固定针芯,拇指将外地管送入血管的方法.结果 改进的方法提高了静脉留罟针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及拔针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5,9(5):448-448
头皮静脉输液是1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结合临床实际,自2002年2月,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拔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如下。1方法随机将800例1周岁以内患儿分为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按《基础护理学》中操作规程进行。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前后面,针头与皮肤成5°,快速进入皮肤后,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用5条胶布,固定针柄应宽一些(0.7cm×6.0cm),第5条应短些。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者比较满意且护生易接受和掌握的静脉穿刺持针柄法。方法选取我校2006、2007和20083级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调查在老师示教前学生持针柄法和讲明三种持针柄法优缺点和穿刺要领后,让学生用7号静脉穿刺针头在模型人身上用不同的持针柄法进行静脉穿刺,多次练习后从针头稳定性、穿刺力度把握情况、进针角度调整的灵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食指上、中指拇指前后持针柄法在静脉穿刺时针头稳定性好,穿刺力度易把握,进针角度调整灵活,学生易接受和掌握。结论食指上、中指拇指前后持针柄法在静脉穿刺教学中实用性和可行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巧小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待干,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固定两端并绷紧此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缓慢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换左手固定针柄,右手粘贴胶布固定。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在换手粘贴胶布过程中,由于患儿不配合,头部晃动较大,而小儿头部血管细,进针浅,针梗部在皮肤外较多,小儿晃动头部时易使针头滑出或穿出血管外。这样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二种进针方式在头皮静脉穿刺中的穿刺成功率。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方法:将门诊输液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研究组2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研究组采用在拟进血管处的后0.3厘米皮肤处进针,角度5~15度左右,进针后再压平角度挑血管,稍上抬针柄,见回血后平推针梗使针梗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探讨二种进针方式在穿刺中血管穿破情况的比较。结果:研究组在穿刺中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研究组的进针方式,可有效地减少头皮静脉穿刺中的血管的穿破率,提升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有效、安全的最佳进针方法。方法选择意识清楚的内科住院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两种浅静脉穿刺方法各进行静脉穿刺输液1次,评价2组穿刺效果。结果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疼痛反应程度、患者满意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用食指和中指握住针柄,大拇指置于针柄后方作推力进行穿刺的效果优于用食指和大拇指握住针柄进行穿刺,是一种有良好应用潜力的进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易掌握且患者较满意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校2008级本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即传统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平行的持针柄法)与传统进针角度(针头与皮肤呈20°~30°角度进针);观察组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呈45°角)与增大角度进针法(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并保持该角度将整个针尖斜面快速穿刺入血管,进针深度为2~3 mm,然后放平针头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0.5~1.0 cm)。比较两组学生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周浅静脉穿刺教学中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与增大角度进针法实用性和可行性较好,能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护士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穿刺部位的固定,持针手法,进针速度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有关.结论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廖伟琼  叶华清  黄秀明 《吉林医学》2012,(36):8034-803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临床效果,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将200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穿刺方法:在拟进血管处后0.3 cm以5°~15°的角度进针,进针后大压平角度,稍上抬针柄挑血管,见回血后再平推针梗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对照组穿刺方法:采用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比较两组的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穿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所采用的穿刺方法,能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罗和香 《求医问药》2014,(16):253-254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7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0例)和实验组(330例),采用与皮肤成15~20度角进针,沿静脉平行刺入的穿刺方法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采用与皮肤成15~20度角进针,刺入皮肤后抬高针头下压针柄刺入的穿刺方法为实验组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330例患儿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患儿有294例,穿刺失败的患儿有3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9.09%;在对照组380例患儿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患儿有306例,穿刺失败的患儿有7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0.53%。实验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与皮肤成15~20度角进针,刺入皮肤后抬高针头下压针柄刺入的穿刺方法为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婴幼儿易哭闹的特点 ,为静脉输液造成一定困难 ,治疗护士通常采用头皮静脉穿刺 ,因为头皮静脉表浅、易固定 ,且方便患儿活动及家属护理。笔者就此谈谈多年的体会。1 前额正中静脉此静脉特点比较深、弹性好、易护理 ,为首选。选 4 5~5 5号头皮针 ,穿刺时 ,由另一护士协助固定患儿头部 ,操作护士左食指、拇指分别固定被穿刺静脉上下端 ,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 ,其余 3指伸开 ,紧贴患儿穿刺处上方的皮肤 ,由侧位或血管上位直接进针 ,进针角度为 30度 ,入皮后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 ,当感觉无阻力或有空虚感并可见回血 ,常规固定 ,最好用一…  相似文献   

15.
黄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6):109-110
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54例患不同疾病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见回血后,右手持针座固定针芯,保持针芯角度不变,左手持Y形接口顺静脉导管送入血管”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见回血后左手依然紧绷皮肤不动,右手拇指抵住Y形接口,中指向后推出针翼约0.5cm后,持针座将导管送入血管”的改进方法。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方法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在各大医院相继使用 ,我院于 1999年 1月采用留置针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将 1999年 1月~ 10月间收治的输液患儿随机观察 6 40例 ,其中头皮针组 140例 ,留置针组 5 0 0例 ,年龄均在 3岁以下 ,两组病例年龄、病情轻重差异无显著性。1.2 方法1.2 .1 头皮针静脉输液法 头皮针选用普通头皮输液针 ,选择头皮静脉 ,常规消毒皮肤 ,用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 ,右手持已排好气的头皮针 ,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 ,…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静脉穿刺的持针法徐金芳(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广饶县257300)关键词静脉穿刺;持针法;进针角度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操作,传统的穿刺方法分两步进行,即拇食指分别在针柄柄叶上下进针,在进入皮下后再变为拇食指分别在柄叶后前刺入静脉、固定。...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门诊输液室护士常规的护理操作之一。若穿刺失误 ,轻则增加病儿痛苦 ,重则贻误治疗时机。笔者从 1999年 8月~ 12月观察了 4 0 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其中男 2 4 0例 ,女 14 4例 ,新生儿 16例 ,均为 4岁以下小儿。现分析如下。1 头皮静脉分类及穿刺方法  根据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方法的不同 ,头皮静脉分为如下 5类。1.1 健全头皮静脉 充盈、固定、弹性好。多见于病初起 ,体质较好的患儿。穿刺方法 :常规备皮 ,以 75%酒精消毒所选择血管的部位及术者左手的拇食指 ,右手小指内侧 ,待酒精稍干后 ,右手持针 ,左手拇食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论述,初步了解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的技巧;方法: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结果: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效果较好;结论: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试验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右手一进一退配合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不动,右手食指退出针芯2~3mm,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67,P〈0.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4,P〉0.05)。结论:试验组单手操作法优于双手穿刺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