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759例急性中毒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中毒患者在我院急诊抢救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通过对 759例急性中毒病例综合分析 ,试图为掌握急性中毒病人的群体特点 ,了解其抢救防治重点等方面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来源从 1994年 1月~ 1996年 12月在我院急诊内科进行抢救的 2 34 2位病人中搜集记录完整的 759例急性中毒病例 ,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 1。表 1  759例急性中毒病人占急诊抢救病例构成比年 份抢救病例中毒病例 ( % )1994 734 1682 2 89199574 82 5433 961996860 337 39 19总计 2 34 2 75932 4 11 2 性别与年龄759例中 ,男性 2 75例 ( 36 2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中毒群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参与。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中毒后就诊时间、就诊方式、毒物类型、接触毒物途径及场所、中毒原因、处置和去向等主要内容。所有急性中毒患者的资料由急诊医师详细填写。结果本地区急性中毒的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女性245名,占55.1%,中毒常见的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者、学生等。农药中毒主要发生于7~9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6~8月,而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12月到次年2月,药物中毒及其他化学品毒物中毒在各时间段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患者接触毒物后就诊时间为15min到6天不等。主动来院者占25%,被他人强制送医院者占75%。镇静安眠药中毒位居所有中毒原因之首,其他依次为一氧化碳、农药中毒、酒精中毒和食物中毒。接触毒物途径最常见为经口消化道75%,有意中毒者比例高达70%,84%病人经急诊处置后回家,约16%的中毒者需留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2天至10天出院;住院治疗者中死亡15人,急性中毒死亡率为3.4%。结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我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群体以农药中毒的比例偏高,并且此类中毒死亡率高。因此研究清除胃肠道毒物方法,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韦明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32-2032
盐酸纳洛酮系阿片样物质特异拮抗剂,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中毒类疾病的抢救治疗。本人在10年急诊工作中,应用盐酸纳洛酮(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治疗378例急诊急性中毒病人,疗效确切,抢救成功率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一汽厂区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时做好中毒防范的宣教.方法 收集一汽厂区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2 064例,根据性别、年龄、中毒的病因、中毒的物质进行分类及临床分析.结果 中毒原因前几位的依次为安眠药、酒精、解热镇痛药、农药、一氧化碳、抗精神病药、杀鼠药中毒;中毒途径多为口服,自杀为主要原因(91.62%),极少数为误服(5.86%),中毒年龄段以18 ~40岁为最多(79.80%);男性以酒精中毒最为多见,女性以安眠药和解热镇痛药中毒居多;病死率为0.73%( 15/2 064).结论 急性中毒占该区5年急诊总病例数的4.05%,中毒物种类繁多,自杀是主要原因,急诊医学科应高度重视急性中毒的抢救.  相似文献   

5.
常见急性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中毒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多数化学毒物中毒没有特殊的解救药物,主要依靠临床综合救治方法。严重中毒时病人病死率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是目前急诊抢救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随着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技术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急诊抢救43 例病人进行分析,经过急诊综合措施抢救全部存活,成功率100 % ;认为较大剂量应用纳洛酮、呼吸兴奋剂及呼吸机机械通气综合治疗能提高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荟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急诊抢救497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以应用纳络酮为主的抢救,495例痊愈,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9.6%;认为快速送诊,及时适量应用纳络酮及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急性中毒的患者在我院急诊抢救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镇静安眠药中毒又居急性中毒的首位。为了减少此类病例的发生,提高救治质量,本文对331例镇静安眠药中毒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从1994年1月~199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以其价格低廉,杀虫效果好,为主要农业杀虫剂。但它对人、畜毒性大,口服或接触中毒时有发生,如救护不及时可导致急性中毒死亡。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10月~2005年9月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13例,合并呼吸衰竭31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94.7%。急诊抢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诊,抢救中除了分秒必争外,得力的抢救措施更是至关重要,目前对中毒病人大都采用血液灌流方法配合药物及其他抢救措施。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抢救重度中毒17例,笔者认为较单独作HP有更大优越性,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人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五年时间中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五年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3793例,占同期急诊病人的0.88%。20~49岁为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占8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居前三位的急性中毒分别为:乙醇中毒(56.66%)、药物类中毒(18.80%)、食物中毒(10.97%)。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治疗,急诊治愈率为95.62%,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者占3.11%,急诊病死率为0.71%。结论急性中毒的年龄、性别、中毒种类、治疗方法、疾病转归有其自身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能更好地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的内科急诊2885例,发热原因和腹痛原因分别占急诊常见病的22.91%和14.73%,传染病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又分别占相当比例,提示内科急诊医师要注意鉴别诊断。重危抢救病中以急性中毒占首位,为27.26%(359/1317),安眠药,有机磷农药和乙醇中毒为急性中毒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钰  余海放  胡海 《四川医学》2005,26(5):529-531
目的了解就诊于急诊室的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急性中毒的急救、人员配备、特殊解毒剂配置,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进行中毒患者急救,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统一标准、方法,纳入我院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所有急诊中毒患者。了解其发生情况。结果1年期间共接诊765例中毒患者,占急诊总就诊量的0.74%,占抢救例次的3.98%,男女性别比为1.08:1。急诊中毒高发年龄组为10—39岁(80.39%);中毒原因中70.20%为意外,以男性患者居多。26.41%为自杀,以女性患者居多,主要发生在20—49岁的成年人;学生、农林牧渔业(以下简称农林)、办公管理在各职业人群中占的比例最高;而中毒发生场所与急诊中毒类型又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化学品中毒(含酒精中毒),以公共娱乐场所、家中居多,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以家中居多。中毒途径主要以消化道为主(97.39%)。结论本文为确定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问题及其高危人群提供基础资料,健全法制、加强教育、完善监督是减少急性中毒在急诊发病率的重要举措,同时应开展急诊中毒事件监测,为当地中毒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急救病人实施洗胃术的配合孙厚侠早期实施洗胃、催吐、导泻等治疗,对抢救急性中毒病人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对急诊科实施抢救洗胃术中的护士配合工作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我院1994年~1995年急诊救治的急性中毒病人共计585例,男225例,女360例;年龄...  相似文献   

15.
徐晓英 《实用医技》2008,15(2):231-232
目的:对12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26例急性中毒患儿按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居第一位,其次为一氧化碳中毒。1岁~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应重视年长儿的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60例小儿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急性中毒患儿按发生的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中药物中毒占65%,一氧化碳中毒占15%,食物中毒占20%。2岁~7岁为小儿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是有意识行为。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小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急诊急性中毒串得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纪华  王佩燕 《医学综述》2000,6(3):144-144,F003
探讨急诊急性中毒患者群体的特点,方法对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期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就诊中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年中共有1156例急性中毒患者,占同期急性患者的6%,一氧化碳中毒排第一位,酒精中毒居第二位,安眠类药中毒占第三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首次50%葡萄糖40ml+纳洛酮0.4~0.8mg,静注。重度中毒用纳洛酮0.8~1.2mg+50%葡萄糖40ml,静注。如意识不清,30~60min重复应用。结果治愈率100%,其中最快苏醒者1~2h,最慢者在40h后苏醒。结论纳洛酮是抢救中毒、休克、昏迷病人的有效急救药品,有疗效好、见效快,简单易行的特点,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原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9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其治愈率达86%,但仍有14%的病人死亡。结论 提示急诊医生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根据中毒病人具体情况合理用药,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132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中毒的特点.结果 中毒种类主要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及灭鼠药中毒,其次为药物和食物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 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1~6岁为主要年龄段,受损害器官以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