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糖对血管紧张素Ⅱ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高糖对血管紧张素Ⅱ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 ,系膜细胞增殖能力采用MTT法 ,蛋白激酶C(PKC)α、β2 、ε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高糖对AngⅡ促系膜细胞增殖有正相调节作用 ,高糖和AngⅡ可刺激系膜细胞PKCβ2 表达增强 ,PKC抑制剂可阻断高糖和AngⅡ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高糖和AngⅡ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是通过PKC依赖途径介导的 ,应用PKC抑制剂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JNK-c-Jun/AP-1信号转导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细胞周期周控中的应用。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M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和非放射性激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系膜细胞内活化蛋白-1(AP-1)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结果:AngⅡ可呈时间依赖性地诱导MC内JNK活化,AngⅡ刺激30min后,JNK活性达到高峰,1h几乎恢复至正常水平;AngⅡ刺激后MC内AP-1活性显著增强,^3H-TdR掺入量明显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显著抑制AngⅡ诱导AP-1活化及MC增殖。结论:AngⅡ→JNK/SAPK→c-Jun/AP-1信号通路在MC增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的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AP-1活化及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规律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AngⅡ对VSMCs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AngⅡ对VSMCs周期与凋亡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AngⅡ作用下VSMCs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ngⅡ能促进VSMCs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其作用强度与AngⅡ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AngⅡ在高浓度(10^-4mol/L)时,使VSMCs凋亡率增加:AngⅡ促使细胞周期由G0/G1向S/G2-M期转变,使细胞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变。结论:AngⅡ对VSMCs的促增殖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大剂量AngⅡ有诱导VSMCs凋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抑制NF-k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 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 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NF-。资B 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结果】 NF-k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 ± 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 ± 4,P < 0.01)与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8 ± 3,P < 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 ± 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 ± 0.22)及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0.45 ± 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 ± 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 ± 0.14)及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0.40 ± 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 ± 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 ± 1.5,P < 0.05),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7.8 ± 1.7,P > 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k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抑制NF-k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巴胺D4受体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10细胞)、原代的Wistar-Kyoto(WKY VSMCs)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血管平滑细胞(VSMCs)为研究对象,观察刺激D4受体对AngⅡ促增殖作用的影响以及D4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745870对该作用的阻断效应。细胞增殖采用MTT和细胞计数方法测定。结果 AngⅡ(10-7mol/L)可促进A10细胞增殖,最大增殖幅度为64%。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本身对A10细胞无增殖影响,但D4受体特异激动剂PD168077可抑制AngⅡ(10-7mol/L)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大抑制幅度为40%;应用D4受体阻断剂L745870后该抑制作用丧失;D4受体对AngⅡ介导血管增殖的作用在SHR和WKY大鼠的VSMCs之间并无区别。结论 D4受体对An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血压病所伴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3H~TdR掺入法,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促进VSMC增殖过程中,大蒜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36h时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大蒜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随着大蒜素表度的升高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加,在24h时,10.00g/L的大蒜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13.46%。结论 大蒜素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及时间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AngⅡ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SHR(n=12)和血压正常大鼠(WKY)(n=6)血清中AngⅡ的水平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结果 SHR血清中AngⅡ、IL-1β、IL-6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WKY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氯沙坦在降低SHR血压的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其血清中AngⅡ、IL-1β、IL-6及hsCRP的水平,与用药前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SHR血清的AngⅡ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hsCRP的水平,这可能是氯沙坦的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对VSMCs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3~6代的VSMCs用于实验。将VSM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QDG 0.125 mg/m L组、AngⅡ+QDG 0.25 mg/m L组、AngⅡ+QDG 0.5 mg/m L组,共5组。以10-6 mol/L AngⅡ作为诱导剂,干预建立VSMCs增殖、迁移的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VSMCs的细胞活力,计算AngⅡ对VSMCs的增殖率以及QDG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抑制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VSMCs划痕损伤修复情况;transwell法检测VSMCs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能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和迁移;不同浓度QDG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QDG具有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以探讨他汀类药可能的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VSMCs随机分为对照(正常VSMCs)组、AngⅡ(10^-6moL/L)模型组、普伐他汀高剂量(10^-5mol/L+AngⅡ10^-6mol/L)、中剂量(10^-6mol/L+AxeⅡ10^-6mol/L)、低剂量(10^-7mol/L+AngⅡ10-6mol/L)组、溶剂(体积分数0.1%的DMSO+AngⅡ10^-6moL/L)组,分别测定活细胞数量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观察普伐他汀对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AngⅡ(10^-6mol/L)作用24h能使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使VSMCs的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增大。与AngⅡ模型组比,普伐他汀组活细胞数减少,G0/G1期的细胞构成比增加,细胞增殖指数减少。结论:AngⅡ对VSMCs有促增殖作用,能被普伐他汀所拮抗。  相似文献   

1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396-400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的机制。方法:用AngⅡ建立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异丙酚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量;用免疫细胞化学化法测定各组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经典型蛋白激酶Cα亚型(cPKCα)的表达。结果:100μmol/L的异丙酚对AngⅡ诱导的大鼠CFb的增殖抑制效果最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细胞G_0/G_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S期和G_2/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异丙酚组细胞的G_0/G_1期细胞百分率高于AngⅡ组(P<0.01),S期和G_2/M期细胞百分率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的CFbⅠ、Ⅲ型胶原含量增加(P<0.01);异丙酚组大鼠的CFbⅠ、Ⅲ型胶原含量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CFb中TGF-β1的蛋表达升高(P<0.01),异丙酚组大鼠CFb中TGF-β1的表达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CFb中ERK1/2和cPKCα的表达增加(P<0.01);异丙酚组大鼠CFb中ERK1/2和cPKCα的表达低于AngⅡ组。结论:异丙酚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CFb的增殖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增加,其机制与降低细胞中TGF-β1的蛋白表达和抑制ERK1/2、cPKCα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抑制NF-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NF-κ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177;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177;4,P〈0.01)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8&#177;3,P〈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177;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177;0.22)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5&#177;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177;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177;0.14)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0&#177;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177;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177;1.5,P〈0.05),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7.8&#177;1.7,P〉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κ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抑制NF-κ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15.
张园  邱健  洪长江  易绍东  杨静 《广东医学》2006,27(11):1640-164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AngⅡ与其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的关系,以及厄贝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的途径。方法Ⅰ型胶原酶法分离并鉴定HUVEC,MTT测各实验组的细胞毒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AngⅡ呈浓度依赖性诱导HUVEC中P-选择素和IL-6升高(P<0·05),0·1μmol/L的AngⅡ诱导细胞产生ICAM-1差异无显著性(P>0·05),含量为0·5μmol/L的AngⅡ在6h诱导HU-VEC产生ICAM-1达到峰值(178·02±21·55)%,在作用8h,HUVEC的IL-6含量达到峰值(598·02±31·98)pg/ml,P-选择素在12h时,含量为(2·68±0·03)ng/ml;厄贝沙坦均能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HUVEC中ICAM-1、P-选择素和IL-6的含量(P<0·05)。结论AngⅡ能不同程度的促进HUVEC产生炎症因子,这是AngⅡ促AS形成的机制之一;厄贝沙坦通过拮抗AngⅡ1型受体,降低HUVEC产生各种炎症因子,在抗AS有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抑制NF-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 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 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кB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NF-к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4,P<0.01)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8±3,P<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0.22)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5±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0.14)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0±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1.5,P<0.05),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7.8±1.7,P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к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表达;抑制NF-к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为实验模型.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AngⅡ损伤组、AngⅡ损伤+空白血清组、AngⅡ损伤+杞菊地黄丸血清组.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硅示,AngⅡ损伤+杞菊地黄丸血清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AngⅡ损伤组和AngⅡ损伤+空白血清组.结论:益肾中药杞菊地黄丸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建平  景涛  何国祥 《重庆医学》2001,30(2):120-122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染表达血管紧张素II(AngII)2型受体(AT2R)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AT2R)体外转染大鼠主动脉VSMC,用RT-PCR方法检测AT2R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AT2R表达率,用细胞周期,分裂指数,MTT比色法和5-溴尿苷(BrdU)掺入法检测VSMC增殖。结果 构建的AdCMV-AT2R体外转染培养VSMC表达率为89.51%,AT2R峰值表达时,其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从31.7%降低到13.9%(P<0.05),分裂指数从37.4%降低互9.6%(P<0.01),MTTK有光度和BrdU掺入量分别降低61.4%和51.6%(P<0.01),结论:AT2RL志染表达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VSMC的增殖,这一作用对再狭窄防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郑凌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17-118
目的利用微渗透泵皮下埋植方法建立在体心肌肥大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5只):皮下埋植仅含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2)处理组(5只):皮下埋植含有血管紧张素Ⅱ+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采用称量SD大鼠体重、心脏重量、左室重量并计算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室重量/体重来鉴定心肌肥大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对照组SD大鼠心脏重量为(525.6±5.6)mg,处理组SD大鼠心脏重量明显增加(605.8±10.7)mg,P<0.05;左室重量/体重对照组(2.62±0.09)%,而处理组则显著升高(3.45±0.14)%,P<0.05;结论用AngⅡ以700ng/(kg·day)剂量持续给药7天,可有效诱导SD大鼠心肌肥大的出现,特别是左室肥大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给予罗格列酮预处理后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骨架,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γ、PKG Ⅰ α以及VSMCs收缩型标志因子(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PPAR-y抑制剂预处理后再给予罗格列酮刺激,Western blot检测PKG Ⅰ α和SM22α蛋白水平.结果 ①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迁移(P<0.05).②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微丝骨架的形成.③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 Ⅰα和SM22α mRNA的下调作用(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 Ⅰ α和SM22α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P< 0.05);PPAR-y抑制剂GW9662可减弱罗格列酮对PKG Ⅰα和SM22α的促表达作用(P<0.05).结论 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y来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激活PPAR-y可能通上调PKG Ⅰ α表达发挥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