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祖敏  刘丽华 《中南药学》2009,7(8):629-63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3例)采用罗格列酮(4mg·d^-1)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B组(29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无影响,但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改善;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还显著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论罗格列酮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防止2型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8月7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平均值4.03±4.57 mg/dl,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平均值1.99±2.34 mg/dl,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能明显降低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姚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74-175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影响。方法随机对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空腹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进行测定。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比较中有明显差异性(P<0.05);糖尿病患者其Hs-CRP与FPG成正相关(P<0.05),但其与TC、TG、LDL–C、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表达,且其与空腹血糖有明显的正相关,其对2型糖尿病的转归以及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16周。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管内皮功能和hs-CRP的变化。另选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经罗格列酮治疗16周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给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栓调节蛋白(TM)、hs-CRP明显升高(均P〈0.01);经罗格列酮治疗16周后,血浆v WF、TM、hs-CRP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对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90例,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活性(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活性(NTGMD),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罗格列酮+常规治疗组(试验组)较常规治疗组(对照组)FMD和NTGMD明显改善,IR变化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血清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陈伟彬 《海峡药学》2016,(7):142-144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A组(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低血压、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较普罗帕酮更能有效降低患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患者给药普罗帕酮治疗,B组给药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B组下降程度更高。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临床中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率更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更大,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和排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罗格列酮(4mg.kg-1.d-1)治疗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第1、4、6、8周尿CTGF排泄率(ELISA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于第8周处死大鼠,每组各5只,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结果第4、6、8周糖尿病大鼠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尿CTGF排泄率及第8周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肾脏CTGF表达和排泄,这可能与其保护肾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普罗帕酮、胺碘酮在临床治疗上的功能与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心律失常患者共计200例,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10.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灵  代莉  张宇  田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65-86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71例(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正常者38例(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法对各组患者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组之间血清hs—CRP测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CHD患者中hs—CRP的表达存在着差异,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右一审的临床音世  相似文献   

11.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3,8(5):637-63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DR患者依据DR眼底病变分为单纯型DR组(SDR组)、增殖型DR组(PDR组)和非DR(NDR)的糖尿病组(NDR组),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的变化,并与NDR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0.46±0.21)、(0.31±0.13)pg/L比(0.91±0.51)、(0.89±0.48)pg/L],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3.9±1.0)、(5.5±2.2)pg/L比(1.7±0.4)、(2.0±0.6)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SDR组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SD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浓度呈负相关(r=-0.54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晚期入院行免疫比浊法检测孕妇空腹血 hsCRP水平 ,观察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晚期hsCRP水平异常增加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早早产风险 ,但是不增加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引产或死胎风险.hsCRP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新生儿胎龄、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相关性(P>0 .05).结论妊娠晚期hsCRP对子痫前期孕妇妊娠不良结局预测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3.
艾民  乔玉花  张思艺 《安徽医药》2020,41(9):1013-1016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攀钢集团总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17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n=81)与冠心病(CHD)组(n=236)。依据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将CHD组患者分为低危组132例(<20分)、中危组78例(20~40分)和高危组26例(>40分)。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CHD组患者年龄为(57.82±9.54)岁、高血压109例(46.19%)、糖尿病75例(31.78%)、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3.69±1.34)mmol/L、hs-CRP水平为(18.21±9.79)mg/L、IL-6水平为(25.70±12.62)pg/L,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及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hs-CRP水平为(29.47±17.91)mg/L、IL-6水平为(35.31±8.69)pg/L,均高于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IL-6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IL-6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的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CS患者组血清hs—CRP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变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6只)和罗格列酮组(R组,8只),以正常大鼠(N组,6只)作对照.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环氧化酶-2(COX-2)、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DN组尿蛋白、BUN、SCr、肾脏COX-2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N组明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下调;而R组大鼠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明显逆转;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COX-2蛋白及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DN组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N组,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COX-2表达,发挥不依赖糖脂代谢的直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诊胸痛患者共530例,分4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117例;B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并高血压病232例;C组:非心源性胸痛并高血压病76例;D组:非心源性胸痛不并高血压病105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A、B、C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B、C、D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胸痛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急诊医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预后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缬沙坦每天80mg;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18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UAE均下降(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纱坦与灯盏花素联合应用可减少UAE、降低血清G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联素受体1(AdipoR1)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B组(糖尿病组)和C组(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1·d-1)灌胃12周。实验结束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脏组织中AdipoR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肾脏AdipoR1 mRNA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肾脏指数和TGF-β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上述指标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5)。B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dipoR1 mRNA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1);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大鼠AdipoR1 mRNA表达较B组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组糖尿病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1),经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较B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降低。罗格列酮通过上调肾脏AdipoR1表达,降低TGF-β1表达,减轻肾脏肥大,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慢性肾衰竭与血清hs-CRP之间的关系;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专业组于1993年拟订的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取CRF前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132例,检测其血清hs-CRP,并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CRF患者Ccr及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血清hs-CRP升高的CRF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单纯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22例)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降浊冲剂每次10g,3次/d。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CRF患者血清hs-CRP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32);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hs-CRP均有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①随着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肾功能的下降,血清hs-CRP也进行性上升。②益肾降浊冲剂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CRF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罗格列酮治疗组(40例),另选36名单纯糖尿病患者作对照,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罗格列酮组UAER,Hcy及HOMA-IR、T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结果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RGZ可改善IR,调节血脂,同时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