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索免责法护理缺陷上报机制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更新观念,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主动上报护理缺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开展"大家快乐来找茬"活动;在科室建立护理缺陷分享制度;每月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优化系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果 通过实施免责法护理缺陷上报法后,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占护理缺陷登记的28%,护士同事间友情提示占41%,医生友情提示占16%,护理缺陷发生率较前下降15%,无严重护理差错及事故发生,护患纠纷为零,显示通过改进护理缺陷的上报机制,更新护理缺陷的管理理念,创建护理安全文化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结论 免责法护理缺陷上报机制的应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基层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呈报现状,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担心上报后会受到处罚和上级的批评;害怕影响科室团结和人际关系或责任人对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的攻击;担心不良事件出现较多时,上级领导认为护士长能力不够或管理有问题;完全不报怕挨批评,选择细微疏忽上报完成任务是质量小组不呈报护理事件的主要原因.提出的对策是:运用"系统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状况及主动上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对策提高上报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不良事件上报现状;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26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上报的因素。结果:98.4%护理人员知晓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及上报流程,主要影响因素有担心不良事件影响个人的各种考核、评优;担心上报同事的不良事件,同事受到牵连;担心因个人造成的不良事件影响科室形象或考核;不能得到保密等。结论: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安全的上报环境,进行系统归因分析,管理者态度管理是保证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控制护理给药差错,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系数.[方法]对2003年-2006年护理给药差错上报率逐年下降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重新修订了<护理给药差错管理规定>,并于2007年1月实施.[结果]经过1年半的试运行,2007年1Yt-2008年6月我院护理给药差错主动上报率为100%.[结论]有效的护理给药差错管理措施能激励当事人和科室主动上报差错的发生情况,并使大家从差错中共享学习机会,使护理给药差错管理纳入良性循环,有效的控制护理给药差错.  相似文献   

5.
社区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状以及影响上报的原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18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正确判断知识缺乏;仅38.80%的社区护士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匿名上报制度;32.79%的社区护士担心上报后会扣奖金;31.69%的社区护士担心影响评选先进和职称晋升;34.43%的社区护士担心上报后受到批评处分。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不规范,社区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判断知识缺乏,担心上报后影响晋升等,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匿名无责上报管理制度,确保社区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6.
杨彬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1-752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90.60%、管理制度的占89.80%和上报流程的占86.20%,对自己和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分别占49.40%和25.20%;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与处罚占82.60%,担心影响个人发展占81.40%,认为上报后得不到表扬占80.60%,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占82.20%.结论 护理人员对主动呈报不良事件关注程度较高,但仍有较多顾虑.建议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上报者给予保护,完善上报反馈,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以便及时有效地认识护理安全隐患并加以解决,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建立护理安全隐患讨论上报制度,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改进影响护理安全的工作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护理部总结全院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反馈各科室,警示预防类似问题;对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的非护理因素问题上报院领导协调解决.结果 讨论上报各种护理安全问题114起,改进工作流程19项,护理人员认识护理安全隐患由开始的11项上升到114项,与实施前同期相比,护理缺陷上升60%,一般护理差错、严重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分别下降42.9%、100%、50%.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2.5%.结论 护理安全隐患讨论上报制度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护理安全问题的能力,从而起到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护理给药差错管理办法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有效控制护理给药差错的漏报率,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方法成立护理给药差错评定小组,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扩充有效的给药差错报告渠道,细化奖惩细则及评价标准。结果实施护理给药差错管理办法后,给药差错漏报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的护理给药差错管理办法能激励当事人和科室管理者主动上报差错的发生情况,使护理给药差错管理纳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控制护理给药差错,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系数。[方法]对2003年-2006年护理给药差错上报率逐年下降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重新修订了《护理给药差错管理规定》,并于2007年1月实施。[结果]经过1年半的试运行,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护理给药差错主动上报率为100%。[结论]有效的护理给药差错管理措施能激励当事人和科室主动上报差错的发生情况,并使大家从差错中共享学习机会,使护理给药差错管理纳入良性循环,有效的控制护理给药差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预防产妇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科室上报情况,比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后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上报率为98.00%,及时上报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上报,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临床带教教师对待学生差错的态度和行为,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Rybowiak等编制的差错取向调查问卷,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对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7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带教教师的差错取向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正向计分维度中得分最高为差错思考,反向计分维度中得分最高为差错掩盖;不同职称的带教教师在差错掩盖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带教教师的年龄、工龄和差错压力、差错掩盖呈负相关(P〈0.05)。结论:目前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理差错的发生有较强的解决能力,但差错掩盖倾向明显,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教育的持续性改进。因此,有必要建立区域性的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及差错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四川省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现况,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及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四川省20所二级、三级综合医院1 112名护士.[结果]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中“医护合作关系”得分最高,其次为“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得分最低.护士工作满意度维度中“工作独立性”满意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工作安排”满意度,收入得分最低.工作环境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护士在目前医院的工作年限和充足的人力与物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关注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并就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期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留任护理人才,提升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给药错误的上报态度及上报可能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家医院6个科室的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给药错误上报率低,17.9%的护士认为所发生的给药错误全部被上报了,护士对不同类型给药错误的上报态度存在差异。结论:护士这种偏向于上报某几类给药错误,将给药错误告知医生的做法,应引起管理者重视,应加强培训、营造医院无责罚上报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33名外科护士进行包虫病相关知识及对培训方式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存在一定欠缺;影响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度的因素包括年龄、医院等级和学历。外科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针对性的特点。结论管理者应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提高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的水平,从而为包虫病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急诊科护士继续教育认知、需求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继续教育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表,对46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继续教育,护士增长了多方面知识、提高了临床护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专科知识及新技术、急救监护和应急技能、外语、心理学、药物知识、法律法规成为首选继续教育内容;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主要是听课时间段忙于临床工作,没有及时得到信息,课程内容不新颖,授课老师水平不高等。结论:补充实用的继续教育内容、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发挥护理部及急诊科不同的继续教育职能、改进管理措施减少阻碍学习的影响因素,使急诊科护士继续教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观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护理研究》杂志2008年6月—2009年10月来稿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79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总分为5.11分±0.67分,情感型价值观得分最高;不同年龄、护龄、职称护理人员只在物质型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P〈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及其各维度均存在差异,不同工作单位性质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及其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认同程度较高,护龄、年龄、职称影响护理人员物质型价值观,学历对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影响丽水市直4家三级乙等以上综合性医院护理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4家医院进行护士现状调查和影响护理队伍稳定因素调查。结果实际床位数与病房护士数之比为1∶0.31,本年度护士离职率为8.67%。护理工作量大、付出与收入不平衡、护理工作风险高是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60%以上护士建议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收入、加强临床一线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士地位等。结论护理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士长轮岗态度及影响因素,激发护士长的竞争力,使护理管理趋向科学化、规范化。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深入访谈方式,运用刺探和引导的方法,使访谈者更深入地发掘受访谈者对"轮岗"这一事件的态度及顾虑。结果:25名受访护士长中有18名对"轮岗"表示赞成,7名护士长对"轮岗"持反对意见。结论:影响态度的因素有年龄因素、学历因素、人格特征因素、认知因素等。开展轮岗前护士长动员、教育、统一认识、解除顾虑是保证轮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