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62例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左胸小切口食管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食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左胸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卧床的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改良的左胸小切口食管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肿瘤的创伤性小,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可促使患者在术后更快地恢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创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开胸切口行胸外科手术189例,手术入路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后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术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缝扎并胸膜固定术、脓胸廓清术等.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前外侧小切口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左胸第7肋间微创前外侧小切口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16例。结果:13例贲门腺癌,2例鳞癌,1例贲门腺鳞癌,行近端胃大部和食管下段切除,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全组患者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微创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对相对早期的贲门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进后的非损伤肌肉小切口肺切除术在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分析改良非损伤肌肉小切口开胸肺切除术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全部在改良非损伤肌肉小切口下完成手术,皮肤切口长度10-15cm,平均13.6厘米;手术时间75-225 min,平均148分钟;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45毫升,术中早期发生1例肋骨骨折。术后除1例老年肺减容术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经呼吸机支持治疗2周后好转外,余21例无一例发生血胸、肺部感染和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较常规开胸肺切除术明显减轻,止痛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术后全部顺利恢复正常出院。结论改良非损伤肌肉小切口开胸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和麻醉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肺功能和上肢功能受损伤小等特点,值得在肺外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标准后外侧切口是普胸外科手术最常使用的切口之一 ,虽然该切口可提供极好的手术野 ,但在术中需分离、切断多块肌肉及肋骨 ,创伤较大 ,术后易引起严重的术后疼痛和肺功能下降[1 ] 。近两年 ,我科在深入研究胸部解剖、生理的基础上 ,对原切口进行改进 ,切口平均长度约 15cm ,呈“S”型 ,术中只需切断 1块肌肉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今 ,我科共 96例患者在普胸手术中行后外侧“S”型小切口 ,男 5 6例 ,女 40例。年龄16~ 81岁 ,平均 5 9.8岁。其中 ,行全肺切除术 7例 ,肺叶切除术 3 0例 ,肺部肿瘤行肺楔形切除 9例 ,肺大泡手术 11例 ,肺部肿瘤剖胸探查因胸腔内转移未手术 6例 ,食管癌手术 2 3例 ,外伤致肺破裂、心包破裂、胸廓内动脉出血等剖胸探查术 10例。2 .操作方法 :①患者体位同常规后外侧开胸体位 ,腋下放置胸枕。麻醉常用双腔管单肺通气为主的静脉气管复合全身麻醉 ,手术过程中控制患侧肺潮气量在较低水平 ,以防因患肺过度通气而使体积膨胀过大 ,影响操作。②切口选择 :以肩胛下角 1横指处为中点 ,分别向肩胛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腋下纵行小切口在胸外科的应用。方法 1994年至1999年171例经腋下纵行小切口手术的病人,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泡61例,动脉导管未闭33例,结核球及肺良性肿瘤27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0例,结核空洞13例,支气管扩张症7例,其他10例。经腋下纵行小切口共行肺修补、肺大泡结扎术59例,肺叶切除术23例,肺楔行切除术21例,肺良性肿瘤摘除术6例,动脉导管结扎术33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20例,其他9例。结果 171例中5例经腋下纵行小切口术中探查后扩大或改变切口。腋下纵行小切口平均开胸出血量为96ml。59例肺修补、肺大泡手术的术后平均引流量176ml,平均住院时间5天。2例死亡。结论 腋下纵行小切口是治疗胸部疾病的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胸腔镜肺切除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作者在311例普通外科手术中,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小切口。包括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86例,全肺切除术23倒,食管癌根治术23例等。手术结果证实采用此切口避免切除或切断肋骨;避免大片胸壁肌肉的切断;明显地减少术后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减少出血和减少输血;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作者认为这是可行的切口,可以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临床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后外侧小切口术较传统开胸手术的治疗优势。方法抽取29例肺癌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另抽取29例肺癌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开胸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关胸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带管时间、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癌患者,使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状态稳定、住院时间短且安全性强,合理正确的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开胸术治疗常见的胸部肿瘤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方法采用腋下小切口施行胸内肿瘤手术68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生活自理,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大部分胸部肿瘤手术可以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来完成,不仅手术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可以作为治疗胸部肿瘤的常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1.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进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创伤,探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胸部小切口(切口平均长度12.5cm)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切口长度7cm),对203例胸心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肺癌根治、纵隔肿瘤摘除、脓胸清创、血胸止血清创及纤维板剥离、动脉导管结扎、食管良性疾病等常见胸心外科手术,胸部小切口组与同期传统标准开胸切口手术组203例,作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输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做比较。结果:203例病人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口小,出血少,输血少,术后恢复快(P<0.001)。结论:由于手术切口小,不切断胸壁肌肉,年轻病人不切除肋骨,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美观;术后术侧上肢活动及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用胸外侧小切口(观察组),2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无死亡病例。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2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剖胸手术时,采用保留胸肌的改良胸后外侧切口,于第4、第5或第6肋间径路完成手术。结果采用此切口避免切除或切断肋骨;避免大片胸壁肌肉切断;明显减轻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减少出血和输血;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结论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行普胸外科手术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可以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20例,对照组20例采用小切口开胸肺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术后第3、7天,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术后3月及6月时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辅助治疗肺癌切除术较小切口开胸肺切除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疼痛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进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标准后或前外侧开胸切口引起的创伤是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1997年初至1998年7月,我们对标准开胸切口加以改进,采用腋下小切口进行普胸手术2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50岁。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7例,肺大疱结扎术6例,纵膈肿瘤摘除术2例,肺叶切除术4例,脓胸纤维膜剥脱术2例,Heller手术和膈疝膈肌修补术各1例。除1例外,其余病人无合并症。1例肺切除术中撕破肺动脉的一细小分支,出血约150ml,止血后恢复顺利。全部病人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6.
胸部肿瘤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胸部肿瘤的主要手段。传统开胸肿瘤切除术采用胸部后外侧切口,手术切口长,损伤大,患者术后疼痛严重且恢复缓慢[1]。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微创外科的兴起,微创技术在胸外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胸腔镜辅助的外科手术为治疗胸部肿瘤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外侧斜切口,切口长10~15cm,不切断胸壁肌肉,不切除或切断肋骨。牵开肌肉,显露肋骨,根据胸内病变位置确定肋间进胸实施手术。结果:本组96例,其中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及肺大疱切除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开关胸时间、手术失血量,较常规开胸手术少,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同期常规开胸手术无差别,出院时无明显术侧肩部及上肢活动受限。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损伤小,出血少,能达到手术显露要求,均能顺利完成目的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具有美容特点,减轻胸壁肌肉损伤致术后长期疼痛,无患侧肩及上肢功能障碍,能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56例肺部包块患者进行了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包括肺楔形切除18例,肺叶切除23例,全肺切除15例;中转开胸手术2例.结果全组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切除术有其严格的手术指征,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开胸手术,但只要指征明确,手术操作得当,在胸外科的常规手术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1994年11月-2001年9月对127例胸部疾病患者施行VATS,其中肺大泡切除55例,血气胸治疗28例,肺楔形切除术1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12例,心包开窗术7例,胸膜活检及剥离术4例,动脉民管未闭钳闭术3例,食管手术3例,急性脓胸冲洗术2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胸内操作的治疗要求及结果与常规开胸手术一致。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3d,手术期并发症为0.78%,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VATS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胸外科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21例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21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型19例,多发型2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15例,下段4例。行黏膜外肿瘤摘除17例,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例,弓下吻合术2例,肿瘤恶变后探查1例。手术切口为颈部切口3例次,右开胸13例,左开胸6例。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10年,除1例肿瘤恶变者在术后5年死亡外,其他病例均生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多数病例可行黏膜外肿瘤摘除术,少数肿瘤巨大或多发者需行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为食管吻合术。如术后肿瘤复发需考虑肿瘤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