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续嵌顿并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称Mirizzi综合征(MS)。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是本病的发病条件。1985年6月-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MS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48年Mirizzi氏发表肝总管综合征即胆囊管或胆囊颈嵌顿结石或炎症引起肝总管狭窄,称解剖功能综合征,又称Mirizzi综合征。宫崎氏等认为Mizzi综合征的定义是肝总管狭窄不是由于恶性肿瘤而是因胆囊结石或合并炎症,并发胆管炎和黄疸症  相似文献   

3.
Mirizz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所致肝总管梗阻,合并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为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术前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胆道手术     
寿楠海 《山东医药》1994,34(3):39-40
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较多,病理改变较复杂。我国对胆石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些疗法的疗程很长,有的反复发作而造成严重粘连,还有的有1次以上手术史,再次手术时解剖关系不易辨认,因此胆道手术时易发生意外。 1.胆总管损伤:多在切除胆管时发生。国外平均发生率为0.07%~0.2%,国内为0.27%~0.81%。损伤原因有:①胆管病变严重,如萎缩型胆管炎,胆囊、胆总管内瘘(Mirrizzi综合征Ⅱ型)等。Carlot三角粘连时手术困难,易误伤胆管和血管。②胆囊颈部嵌顿结石使胆总管粘连移位,手术时未弄清胆囊管与胆总管的关系而撕破甚至剪断胆总管或肝总管。  相似文献   

5.
正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常见合并症为胆囊炎,易导致胆囊周围水肿粘连,若嵌顿性结石体积较大时,可导致胆囊管或肝总管出现移位,进而使患者发生Mirrizi综合征。结石存在时间长可提升胆囊及胆管瘘发生的风险,该病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以往临床认为该病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伴随着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增加,该术式逐渐应用于嵌顿性胆囊结石治疗中。本研究为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效果,特选取部分患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Mirizzi综合征 (MD)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致肝总管狭窄 ,并发胆管炎、黄疸、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为梗阻性黄疸的少见原因 ,术前诊断困难。因 MD存在解剖变异 ,故术中增加了胆管损伤的风险。近 10年来 ,我院共收治该病患者 3 8例 ,占同期单纯胆囊结石 (5 89例 )的 6.45 %。现结合其临床资料探讨本病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 3 8例 ,男 10例、女 2 8例 ,年龄 3 0~ 76岁、平均 5 5 .6岁。胆囊结石病程 2~ 16年 ,平均 6.1年。临床表现为黄疸 3 8例 (其中 12例为一过性 ) ,伴发热 18例 ,反复发作右上腹痛 2 0例 ,有…  相似文献   

7.
苏东升 《山东医药》2011,51(22):42-42
Mirizzi综合征(MS)是因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和(或)其他良性病变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候群,是慢性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在腹腔镜下行Ⅱ~Ⅲ型MS瘘口修补术15例,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Mirizzi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因胆囊管结石等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胆管瘘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期我中心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体外冲击波碎石、SpyGlass三者联合成功治疗1例Ⅰ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乐平  公伟  梁飞  苏妍 《山东医药》2003,43(18):30-31
Mirizzi综合征是由于胆囊颈管或胆囊结石持续嵌顿和压迫 ,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 ,导致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综合征。 1 992~ 2 0 0 2年 ,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 2 1例 ,均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8例 ,女 1 3例 ;年龄 33~ 68岁 ,平均 5 2岁。病程 1个月至 2 1年 ,平均 5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绞痛 1 9例 ,伴有黄疸 1 5例 ,发热寒战 1 0例 ,仅右上腹疼痛不适 2例。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 ( ALT)、碱性磷酸酶 ( AKP)均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 AKP升高为明显。术前 B超检查均有胆囊结石 ,…  相似文献   

10.
胆囊胆道瘘是副胆道(胆囊、胆囊管)和主胆道之间一种罕见的胆道内瘘,是胆石症和Mirizzi综合征的并发症。Mirizzi综合征指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囊颈并压迫和阻塞肝总管,如不治疗,结石最后可腐蚀到胆总管而形成胆囊胆道瘘。本文复习9例胆囊胆道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及部分合并Mirizzi综合征Ⅰ型患者的安全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收集的120例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合并急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临床资料,采取胆囊穿刺减压,显露Calot三角,辨明"三管一壶腹"结构;试行将结石推入胆囊内,或于结石表面偏胆囊侧切开胆囊颈管,取出结石,以便于胆囊颈管的处理;结石嵌顿形成Mirizzi综合征者在Calot三角区不要强行分离,应采用顺逆结合的方法切除胆囊;Calot三角确实无法分离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 12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胆管损伤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预后良好,无胆管狭窄。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熟练操作,精细的解剖分离是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及Mirizzi综合征行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胆石症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肝总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之一[1]。20世纪80年代统计的尸检资料显示,我国胆石症的发病率约为7%,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可达23%[1]。胆石症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黄疸或发热等症状[2],尤其以胆总管结石常见。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或并发胆管炎、胆系梗阻或胆源性胰腺炎,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方法本组281例均为Ⅰ型Mirizzi综合征,其中男132例,女149例,年龄28岁~86岁,平均51.5岁,其中40岁~60岁209例(74.4%).病程4a~26a,213例(75.8%)有反复发作史,腹痛182例,发热、黄疸49例,腹痛伴发热187例;休检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12例,莫菲征阳性138例.全血白细胞计数WBC>12×109/L者152例,肝功能异常113例.B超提示胆囊颈结石嵌115例,胆囊管结石嵌顿97例,胆囊积液或积脓132例,胆囊萎缩64例,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129例,胆囊壁呈"双边征”或弥漫性增厚94例;CT提示胆囊颈(管)结石193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147例,其中肝总管边缘完整的充盈缺损伴轻度的肝内胆管扩张85例.结果本组281例中术前依据临床症状,并结合B超、CT及ERCP确诊239例(85.1%),其中临床症状结合B超诊断220例(78.3%),术中确诊42例(14.9%),本组无中转开腹及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治愈,住院3d~7d,平均3.8d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仅5例有腹壁切口感染,经门诊换药3~6次痊愈.结论Ⅰ型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率高于其他型,该型采用LC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Mirizzi综合征通常被定义为由胆囊管嵌顿结石引起的外压性肝总管梗阻,梗阻可由结石直接压迫或伴随的炎症引起。Mirizzi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是外科手术,而常规的内镜下取石由于插入或抓持嵌顿结石困难,成功率不高。利用液电碎石术(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EHL)可以击碎大的结石,这提示我们可在胆道镜下行EHL治疗Mirizzi综合征。我院对16例该类患者采用EHL治疗,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病(Intrahepatic biliary papillomatosi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变,国外报道目前不超过50例,国内报道不超过10例,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年确定的新的疾病本病发生于肝内胆管,也可同时发生于肝外胆道系统,如胆囊、胆囊管、左右肝总管及胆总管。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间歇性或持续性黄疸和反复发作的有上腹胀痛、发热等为主要表现,酷似胆管炎,晚期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38例)和未中转组(52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术前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水平、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胆囊壁厚度、胆囊管结石嵌顿、黄疸、腹肌紧张、胆囊三角解剖是否清楚、胆囊周围渗出等方面的资料,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转组在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胆囊管结石嵌顿、总胆红素水平、胆囊三角解剖是否清楚等方面与非中转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48 h、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壁增厚且≥5 mm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若患者发作时间≥48 h、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壁≥5 mm,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增加,术前应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王占民  王爱华 《山东医药》2002,42(16):59-60
肝内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症的 1 7.3 % ,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者约占 50 % ,这是外科处理的难点和关键。1 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与结石的数量、分布范围、是否有胆管狭窄有密切关系。周围型胆管结石可无临床症状 ,而Ⅰ、Ⅱ级肝内胆管结石 ,特别是肝门胆管结石合并有狭窄 ,多有反复右上腹痛 ,伴有畏寒、高热、黄疸 ,类似于肝外胆管结石梗阻的Charcot三联征 ,梗阻完全可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的五联症表现。如果一肝叶 (或肝段 )的结石造成不完全的肝管梗阻 ,可能仅出现短暂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诊治良性梗阻性黄疸190例,现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并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8例,女102例;年龄20~81岁,平均53岁,以41~70岁为多。病程3天~20年。其中胆囊壶腹嵌顿性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5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各3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9例,胆管炎及炎性狭窄1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狭窄5例,胆囊切除胆管损伤、壶腹良性肿瘤、胰腺炎及胰腺囊肿各3例,胆道蛔虫、胆道出血、胰管结石、肝血管瘤栓塞后致胆管狭窄各1例。  相似文献   

19.
孟勇  马清涌  李华 《山东医药》2004,44(21):44-45
Mirizzi综合征(MS)是一种因胆石病、胆囊炎等肝外胆道系统的良性疾病,压迫或波及肝总管,引起胆绞痛、胆管炎及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临床比较少见,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1.0%-2.7%。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造成胆管损伤。1990-2002年,我院共发现Mirizzi综合征3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其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2岁,2003年3月因胆总管末端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术后病理诊断:胆总管末端癌。术后患者反复出现发热,呈间歇性,体温最高达41℃,伴右上腹隐痛不适及黄疸,行抗感染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既往史:2002年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磁共振显示:肝总管高位梗阻并肝内胆管扩张(左肝明显),考虑为炎性狭窄。CT提示:肝门部左右肝管扩张,左肝管为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