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且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导致死亡的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rn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人类免疫系统疾病。HIV病毒会攻击CD4淋巴细胞亚群,并最终造成免疫缺陷,从而使机体出现难以控制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性综合征,常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已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经抗病毒治疗可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故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4.
HIV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损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从而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HIV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但CD4+T淋巴细胞是HIV攻击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的推广应用,AIDS患者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 AIDS 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却相继增加,成为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威胁。近来研究表明,HIV本身可致心脑血管病,其中 HIV包膜糖蛋白gp120(HIV gp120)具有致病性,对 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起潜在作用。笔者综述HIV gp120介导心脑血管病分子机制,以期为防治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呈现新特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不断增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使用,AIDS产生的机会性感染已相对减少,而由HIV与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合并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肝脏疾病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HIV和HCV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结构域蛋白(TIGIT)是免疫球蛋白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作为新的免疫抑制受体,TIGI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慢性感染期间,通过导致效应细胞功能障碍及衰竭、协助建立HIV潜伏库等多个方面参与HIV的免疫逃逸,使艾滋病患者难以根除HIV感染。本文就TIGIT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温小凤 《医学综述》2013,(23):4294-4296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脏疾病逐渐成为HIV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HIV人群中HBV感染率稍高于普通人群.HIV与HBV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尚存在争议.合并HIV感染的HBV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及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diciencv Syndrome)又称艾滋病(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对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检测内容主要有P24抗原、HIV抗体、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现就HIV的实验诊断方法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选择性攻击免疫系统,包括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其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此综合征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于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时间长(数月至十多年不等,平均约8 a),病毒变异性强,因此在防治AIDS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HIV感染呈低龄化流行趋势,青少年已成为HIV的易感群体。静脉注射吸毒和性行为是青少年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吸毒和性行为的发生受多种个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文章就青少年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以免疫缺陷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诊断艾滋病首先要明确是否有HIV感染,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才能判断受检者处于HIV感染的哪一个时期以及是否发展到艾滋病期。艾滋病的病原学诊断可以从检测HIV感染以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以及病毒的抗原和核酸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张晔  孙涛  玛伊莎  张波 《新疆医学》2013,(12):123-126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facquiredmi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该病由免疫缺陷病毒(Humanmimunodefucieneyvirus.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疫情仍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最新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5.
龙柳艳  韦晓谋  朱伟  黄晓燕 《广西医学》2011,33(10):1256-1258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多腐病毒BK病毒(BKV)的感染情况,探讨BK的激活与免疫缺陷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IV感染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各400份,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用巢式PCR方法扩增BKV的保守区编码序列,统计分析HIV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BKV-DNA检出率。结果HIV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外周血白细胞(PBLs)样品中BKV-DNA序列检出率分别为84.5%和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KV在HIV感染者PBLs中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免疫缺陷程度与BK多瘤病毒复活密切相关,BKV威胁着HIV感染者,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艾滋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宝志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300-1301,1299
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有进一步的认识,兹将本院感染科在1995年9月-2004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20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极具世界影响力的重大传染病。自1983年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AIDS的病因之后,抗HIV治疗药物开发迅速发展,大量的临床经验为诊治方案的不断修订提供了循征依据。2010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行了《成人及青少年HIV感染抗病毒治疗2010版》。2009年7月,Manish Sagar在HIV Therapy杂志上系统综述了近期HIV基础研究对临床的意义。本文就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和破坏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力不断下降,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我国HIV感染者约74万,疫情进入快速增长期,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20.
陈楠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68-271
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对ADC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广泛运用,ADC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预后也有很大的改善。本文就艾滋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