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进展迅速 ,患者随时有发生AMI甚至猝死的危险[1,2 ] 。因此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 2 0 0 0年 1月~2 0 0 3年 3月 ,我们使用地尔硫对 38例硝酸酯类治疗效果不佳的UA患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征候群,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治疗不当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2002年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病情不稳定就极易发展为AMI。有效控制UA的频繁发作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华  毛建华  李平 《临床荟萃》2001,16(17):794-79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心绞痛和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展成为 AMI或猝死。根据文献报道 ,UA衍变成 AMI的发病率有 9%~ 2 5 % [1 ] ,故及时有效治疗 UA至关重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 (法安明 ,Fragmin,法码西亚普强公司产品 )治疗 33例 UA,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住院的 UA患者6 5例 ,均符合 WHO制订标准。除外严重原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抗凝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法安明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法安明治疗组 :…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UK)对不稳定心绞痛(UA的疗效及对UA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源性猝死(SCD)作用。方法:对300例UA患随机分成溶拴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其中30例经冠造证实。结果:溶拴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溶拴治疗组AMI和S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韧发性、恶化性、梗塞后和中间综台征的疗效明显高于静息性和混和性UA(P<0.01)。冠造结果发现: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UA病人血栓出现率明显高于ST段下移的病人(P<0.01)。结论:小剂量UK治疗UA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状态,极易发展成为AMI或心脏性猝死。选择合理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其治疗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对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林进行临床观察,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陈洪博  李迎新  单太华 《临床荟萃》2003,18(11):638-63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易发展为AMI ,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探讨UA治疗新途径 ,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 :速避凝 (钙 ) ]联合三七总苷 (商品名 :血塞通 )治疗 ,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院的UA患者 92例 ,其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的U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速避凝联合血塞通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 )各 46例。治疗组 :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5~ 76岁 ,…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院采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病变18处,植入支架18枚.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UA患者病情较重,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预后不良。故临床对于UA的有效治疗倍受重视。我科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UA发病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参与,治疗的选择影响预后,但目前治疗上国内尚无统一意见,我们在常规抗心绞痛(硝酸酯、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抗凝血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UA30例,并设对照组,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997年10月至2000年元月入院病人,发作时表现为ST段压低的UA58例,男39例,女19例,年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症,是属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临床表现之一。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临床上苦不及时有效治疗,近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一年内病死率为9.2%。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症状较重,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常继发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是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急诊干预治疗短期目标是抗心肌缺血、减轻劳力性心绞痛的发作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15%-30%病例可发展成AMI,甚至猝死。临床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临床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3例,女12例;年龄36~72岁,平均54.8岁。诊断均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UA诊断标准。1.2方法按常规口服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以逆转为SA,也可发展为AMI或猝死。目前内外科治疗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不令人满意。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索钙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UA,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n=23)、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20)、及正常对照组(n=20)血浆ET、TXB2和6-keto-PGF1α浓度同时进行测定。结果 UA组心绞痛发作期分别较终止后对照组、AMI组溶栓前分别较溶栓后及对照组ET和TXB2升高(P<001),6-keto-PGF1α降低(P<001和005);AMI组溶栓前ET和TXB2高于UA组心绞痛发作期(P<001),6-keto-PGF1α则无差异(P>005),AMI组溶栓后较UA组心绞痛终止后ET和6-keto-PGF1α无差异(P>005),UA组心绞痛终止后及AMI组溶栓后TXB2仍高于对照组(P<001),6-keto-PGF1α低于以照组(P<001和005),ET则无差异(P>005)。血浆ET浓度的升高与TXB2/6-keto-PGF1α比值呈正相关(AMI组:r=081P<001;UA组:r=068,P<001)结论 内皮素、TXB2/6-keto-PGF1α代谢失调导致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三者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是诱发心绞痛的重要原因。内皮素和TXB2/6-keto-PGF1α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加速UA向AMI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稳定性心绞痛(UA)常为难治性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脏性猝死,部分需冠脉搭桥或冠脉介入性治疗方能奏效。我院于1993年1月~1995年6月采用川芎嗪针剂静脉点滴治疗UA患者44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44例UA诊断符合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均经常规抗心绞痛和抗血栓(阿斯匹林、肝素等)治疗10天以上,心绞痛未控制,心电图仍有ST段偏移的患者。男33例,女11例,年龄38~78岁。恶化劳累型心绞痛21例,初发型11例,自发型8例,变异型4例。 1.2 方法 采用单盲、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应用川芎嗪(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每月120~160mg静脉滴注,2周1疗程。于治疗前后每周描记两份相同导联心电图、观察酶学变化除外AMI。计算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偏移总和(ΣST↓mm),T波倒置总和(ΣT↓mm),累计心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UA曾称为“濒临心肌梗塞”和“冠脉堵塞”。据统计,UA发展为AMI占44%~70%。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UA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1]。小剂量阿斯匹林有效,但肝素效果更好[2],我们试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8月~1997年2月住院病人。UA诊断标准分型依据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意见,将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及各型自发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8.
刘坤申  李延辉  杜荣品 《临床荟萃》2000,15(21):1007-1008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和非 Q波心肌梗死 (NQMI)患者处于发生 Q波心肌梗死 (QMI)和心性猝死的危险之中 ,恰当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急性心肌缺血 ,同时可以减少继后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近几年结束的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对 UA/ NQMI的诊治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作者参阅了国际心脏论坛的建议 ,就UA/ NQMI的诊断进展作一简单介绍。1 诊断和危险度分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具有相似发病机制和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临床谱包括 UA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 ,AMI又可分为 ST段抬高的 AMI和不伴 ST段抬高的 AMI。尽管 AMI按 ST段抬高与…  相似文献   

19.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小奇  张莹  董劲  王敬  党群  吴先军 《临床荟萃》2005,20(13):745-74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和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近20年来,8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显著提高,但用于UA治疗的临床试验较少。在ASIST试验中(1994年)比较了阿替洛尔和安慰剂对UA的疗效,显示阿替洛尔具有良好的抗心绞痛作用。有关静脉注射B受体阻滞剂在ACS中应用鲜见报道。本研究采取随机、开放、盲终点的平行对照观察,评价静脉用倍他乐克对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0例发病第1、2、3、7、14、28天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10例心绞痛持续发作时体外血栓的变化,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UA组血栓值(长度、千重)均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AMI第3天血栓值最高,7天后呈下降趋势。体外血栓值的升高与AMI的梗塞面积、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CPK活性呈正相关。血栓值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研究表明:UA、AMI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早期对UA、AMI患者抗凝、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