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报告8例萎缩胸腺和3例正常胸腺的扫描电镜观察,全部胸腺组织经10%甲醛固定。文中描述萎缩胸腺的表面和立体组织结构。并观察到萎缩程度不同的3种胸腺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3.
应用连续切片和解剖显微镜观察冬青油透明胸腺厚切片(300um)组织方法,对52例15岁以下尸检胸腺进行比较,观察胸腺在意外性萎缩和基本正常时胸腺小体的变化,并重筑和观察胸腺小体立体结构。结果表明,胸腺意外性萎缩的胸腺小体数明显增多,最大径大于正常组,胸腺小体变性囊性扩张,崩解解体,钙化,首次观察到,人类胸腺小体立体结构形态有两种,一种为散在分布,单个孤立圆形,椭圆形小体;另一种为数个小体聚集一起并相互间由实性网状上皮细胞索连接成小珊瑚状,弯曲蚯蚓状,队列串珠状结构。随着胸腺发生意外性萎缩,胸腺小体形态可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在胸腺呈病理性萎缩的321例尸检病例中,有77例(24%)呈重度病理性萎缩,HE切片中,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重度减少、小叶支架结构塌陷及小叶间隔明显纤维化。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反应(PAP法),显示有多量密集的阳性反应细胞(网状上皮细胞)。34例20岁以上生理性退化的胸腺抗角蛋白免疫组化反应,仅见微量阳性反应细胞,胸腺小体数目减少比病理性萎缩多见,提示胸腺病理性萎缩与生理性退化的组织学变化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6.
胸腺继发萎缩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104例尸检萎缩胸腺组织,用PAP法进行抗角蛋白多克隆抗体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发现61例病理性重度萎缩胸腺中,网状上皮细胞有4种分布类型①正常分布,②小叶中心集中分布,③小叶内平均分布,④消减型.7例生理性萎缩胸腺,均为消减型.胸腺网状上皮细胞形态有具细长突起(皮质)及短突起(髓质)2型.萎缩胸腺内有60.7%呈网状上皮增生,尤以髓质区明显.有12例胸腺组织行扫描电镜观察,见胸腺重度萎缩呈疏网型、蜂巢型及消减型序列发生.  相似文献   

8.
145例围产儿尸检意外性胸腺萎缩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承宝  芦文斌 《吉林医学》1997,18(2):114-115
145例围产儿尸检意外性胸腺萎缩形态学观察雷承宝朱丽华(长春市中心医院130051)芦文斌(长春市儿童医院130062)胸腺萎缩又称胸腺退化[1]。胸腺偶然性退化(意外性)是指胸腺在某些刺激和抑制的作用下体积突然变小。这种现象是由Dusin在1925...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观察了16岁以下,有较完整胸腺病理形态学资料的尸检病例52例。其中37例为胸腺意外性萎缩病例,15例为基本正常胸基病例。应用病理形态学的方法探讨了胸腺意外性萎缩的机理,结果表明胸腺意外性萎缩与肾上腺在病理形态学上无明显因果关系;胸腺意外性萎缩不影响机体胸腺,依赖区淋巴样组织的T淋巴细胞分布区结构。着重探讨了胸腺意外性萎缩的胸腺小体变化以及巨噬细胞和网状上皮细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巨噬皮细胞、网状上皮细胞共同构成胸腺小体的设想,以及胸腺小体消失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恒磨牙邻面触点周围的形态,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磨耗的触点区表面较平滑,触点外有散在孔穴和裂缝存在,尤以颈部为明显,高倍下可见孔穴中的细菌。未前出牙无磨耗的触点,见有较多似林孔样的孔穴及裂缝,与触点有磨耗者的结构截然不同。在触点上方的部位有排列较均匀的童氏突陷窝,靠颈部的结构同于有磨耗的标本。以上结果表明:“完整的表层”并不完整,这些自然存在的表面缺损,为致龋物进入和停留创造了条件,是早期釉质龋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12.
取家兔80只,雌雄各半,制备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内服中药验方“接骨灵”(分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内服伤科接骨片(大连中药厂);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2周、4周、6周后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骨折端标本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对参与成骨活动的细胞、胶原的形态和分布,间质中的钙化过程以及各类骨痂的生长情况作客观描述.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实验用药对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影响,并以此说明中药接骨又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红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改变,作者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中和空气中经历6天的血凝块和保存不同时间的血纱布上红细胞的形态。发现在水中和空气中经历了6天的红血球形态保存较完整,红细胞直径为548~588μm。在保存长达14年的血纱布上的红细胞明显变形,有的出现破碎,但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识别红细胞膜的结构。作者对扫描电镜下的红细胞的形态和法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死后24小时内童尸7例,经颈内静脉逆行灌注ABS铸型剂,制成大脑静脉铸型标本,扫描电镜观察大脑髓质深层静脉的形态特征和构筑。结果表明:大脑髓质深层有微静脉、髓质深静脉和集合静脉干三级静脉,髓质深静脉起始于大脑髓质的中、外1/3交界处,收集大脑中央卵圆块内结构的微静脉,末端向侧脑室壁集中,汇入集合静脉干。在矢状位上,髓质深静脉沿侧脑室纵轴,呈“扇形”分布;在冠状位上,髓质深静脉以侧脑室为轴心,呈“半圆形”分布;在三维空间里,髓质深静脉围绕侧脑室各壁,呈“毛刷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两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 Prim e & Bond○RNT(PBNT)和 Prim e one Mirage TM(P- One)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和粘接机理。方法 选用 15颗拔出的无龋人类磨牙 ,按牙本质粘接剂微拉伸强度测试标本预备法 ,将各试验牙预备成牙冠中部有一深约 5 m m的小槽隔开的两个粘接面 ,以分别接受两种粘接剂处理。粘接后的标本浸于 37℃的蒸馏水中 2 4 h后分成两组 : 组 (5颗牙 )直接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粘接强度测试 ; 组 (10颗牙 )则在扫描电镜观察和粘接强度测试前行 5℃和 5 5℃的冷热循环 2 4 0 0次。将两组牙齿标本修整、片切成厚约 0 .5 mm的哑铃状系列微型薄片 ,供扫描电镜观察和拉伸测试。结果  PBNT和 P- One各自的粘接界面均可见厚约 3~ 5μm的混合层和伸入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及彼此交织成网的树脂突侧支。此两种粘接剂以及它们各自是否经过温度循环 ,粘接界面的 SEM形貌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PBNT和 P- One均可产生良好的树脂浸润 ,粘接界面所形成的混合层和树脂突及其侧支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对粘接效果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曲霉的超显微特征.方法:玻片法培养7种常见制备红曲用红曲霉标准株,预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和比较.结果:不同种红曲霉之间在菌丝、分生孢子、闭囊壳和子囊孢子等超显微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可对红曲霉进行区分和鉴别.结论:红曲霉的扫描电镜观察为该属真菌的分类提供依据并为中药红曲的生药鉴定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极固宁脱敏剂处理牙本质的扫描电镜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颗离体牙随机分为6组,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纵剖面的结构变化,探讨作用机制。结果牙本质经极固宁处理后,其表面牙本质小管开口被结晶状物质封闭,纵剖面牙本质小管内未见实质样物质。结论极固宁可以通过封闭牙本质小管脱敏。  相似文献   

18.
激素合并内毒素诱导大鼠股骨头坏死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以扫描电镜观察大鼠激素合并内毒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病理变化,为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8只,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氏杆菌脂多糖(LPS,Lipopolysaccharide)10μg/kg(wt)一次,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mg/kg(wt)三次。另2只为空白对照。6周后处死,取股骨头,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大鼠股骨头表面失去小丘样结构,不光滑并有塌陷,呈蜂窝状改变。结论糖皮质激素合并内毒素可诱导出大鼠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金相检查等方法对宫腔内放置10年以上VCu200宫内节育器(IUD)进行了表面沉积物形态、元素成份、物相结构及金相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VCu200IUD的腐蚀形成为不均匀腐蚀;表面沉积物元素为Cu、Ca、S、Si、Fe、Mg、P等;物相结构为Cu2O、CaCO3、Cu。从长期放置含铜IUD的安全性考虑,我们认为VCu200IUD使用期限以7~1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扫描电镜成像方式对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等离子喷涂铜涂层的变形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次电子成像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的机理不同,应用时需要以相关系数及其标准差为标准,选取更为合适的成像方式。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显化了等离子喷涂铜涂层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场,结果表明随加载力增加,裂纹尖端应变场逐渐由蝴蝶状区域转为圆形钝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