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 iral CT pu 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及其限度。方法52例肺栓塞均行SCTPA检查。SCTPA扫描时间为0.8 s,扫描层厚3 mm,螺距1.5~2.0,重建层厚1 mm,重建方法包括M IP、MPR和SSD。结果统计52例肺栓塞的2898支血管,其中927支血管SCTPA检出肺栓塞直接征象,约占32.0%;1302支段以上肺动脉中,728支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1896支亚段肺动脉中,199支显示直接征象。平扫显示间接征象共113例次。结论SCTPA是一种高效、无创性的肺栓塞检查方法,对段以上肺栓塞不仅可做准确的定性诊断,而且可定量分析,但对亚段以下肺栓塞的诊断受限。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u lmonary embolism,PE)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评价MSCT对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资料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肺动脉造影(DSPA)或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43例均与临床诊断相符,中心型16例,周围型23例,混合型4例。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叶及叶以上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检出PE阳性20支,段肺动脉清楚显示726支(显示率达84.4%),检出PE阳性109支,亚段肺动脉清楚显示1185支(显示率达68.9%),检出PE阳性61支。PE的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马赛克”征、右室增大和/或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MSCTPA诊断PE简便、安全、无创,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准确、可靠,是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E患,均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结果:对12例196支肺动脉分支进行分析,受累率为46.4%;栓子发生在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及叶段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表现为充盈对比剂血管内有充盈缺损区,或其远侧方无对比剂充填区。肺动脉成像示,主干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影,或呈截断状影;叶栓塞或段栓塞亦呈突然“截断状”,其远侧方肺动脉分支不显影或呈纤维状。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不仅可以获得轴位图像,而且可以获得立体图像,可多轴向旋转观察PE部位,是诊断叶或段以上PE可靠而直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肺动静脉瘘6例,特发性肺动脉扩张8例,肺动脉发育不全3例,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获得性肺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41例,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1例)。SCTPA扫描层厚3mm,螺距1~1.5,亚秒级扫描时间0.8s,重建层厚1mm,重建方法包括MIP、MPR和SSD。结果 SCTPA对6例肺动静脉瘘共显示供血动脉13条、引流静脉9条和瘤囊8个,漏诊1例为多发性肺动静脉漏中的小瘤囊;特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发育不全、一侧肺动脉缺如者SCTPA均能明确诊断;5例肺静脉畸形引流中的心外畸形部分SCTPA与手术对照良好;45例肺动脉栓塞,SCTPA诊断中心型肺栓塞35例,周围型肺栓塞6例。结论 SCTPA即可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结构与走行,又可显示肺血管内特征,对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大部分取代有创性肺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亚段以上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亚段以上肺栓塞(PE)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例因临床高度疑诊PE而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患者,回顾分析其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亚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76.8%,检出PE阳性20例,阴性5例,其中真阳性1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2例。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右室增大或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梗死灶。螺旋CT诊断亚段以上PE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88.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60.0%。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亚段以上PE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80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256层螺旋CT肺A血管成像检查,实施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比如贵患者的胸部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于造影结果 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再对结果 进行整理,实施容积再现(VR)与仿真内窥镜(VE).对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通过检查的80例患者中,5确诊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有50例,检出栓子数295处,肺动脉处1例,左右肺动脉主干17处,肺叶肺动脉88处,肺段动脉200处,亚段肺动脉33处.结论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准确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首选方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诊断:单层、多层螺旋CT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多层、单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ulti-slice and single-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 and SSCTPA)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的83例PE患者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其中行16层MSCTPA及SCTPA检查者各为23和60例。结果:分析83例PE患者的3548支肺动脉,MSCTPA、SCTPA共显示759支PE直接征象(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95支、部分型充盈缺损230支、完全性阻塞251支、附壁性充盈缺损183支),约占23.3%;其中1885支段以上肺动脉中,MSCTPA、SCTPA分别检出157支和371支PE直接征象,各占32.6%(157支/481支)和26.4%(371支/1404支),经过t检验,t=1.3220.1,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别;1663支亚段肺动脉中,MSCTPA、SCTPA分别检出123支和108支PE直接征象,各占25.0%(123支/492支)和9.2%(108/1171支),t=3.125>t0.01(81)=2.374,P<0.01,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平扫示间接征象共160例次。结论: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MSCTPA、SCTPA对段以上PE的诊断均有效、准确、可靠,而MSCTPA对亚段PE的显示更为敏感,适用于临床对PE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A)及多种重建技术联合双下肢静脉扫描(CTV)在肺栓塞(PE)及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经临床确诊的PE患者经MSCTA检查,扫描条件包括电压120 kV,电流210 mA,准直器宽度0.75 mm,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4 ml/s,延时时间的设定采用自动团注触发技术,MSCTA完成后延迟170 s行盆腔及CTV.结果 47例PE患者MsCTA及MPR、MIP、VRT等重建处理后均可显示两侧肺动脉主干、叶动脉、段及亚段肺动脉.受累动脉共363支,PE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31例,占65.9%.结论 MSCTA联合CTV诊断肺动脉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主肺动脉、叶肺动脉、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7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少血征、胸腔积液.结论:16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及时发现和诊断肺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和预测肺部血行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2001-03~2006-10所有行SCTPA的肺转移瘤32例,分析有无肺动脉瘤栓、瘤栓的表现及其与供血区内肺转移瘤的关系。结果:32例中,发现肺动脉瘤栓24例(75%),其中多发瘤栓20例,单发4例。总共在50支肺动脉中发现瘤栓60处,其中,肺动脉主干/双肺动脉干瘤栓15处(25%),段/段以下肺动脉45处(75%)。瘤栓形态呈偏心型50处(83%),中心型10处(17%)。瘤栓引起局部肺动脉增宽38处(63%)。50支瘤栓肺动脉中,45支(90%)供血区内有转移瘤;2支瘤栓肺动脉(2例)初次检查其供血区内未见转移瘤,2或3个月后随诊CT复查,该区域内出现转移瘤。结论:SCTPA能够发现肺动脉瘤栓,对诊断和预测肺转移瘤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hce spiral CT,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肺血管分布及肺内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增强MSCT图像。将受累肺动脉分为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肺叶水平动脉内充盈缺损分为完全型、部分充缺,并观察对比相应区域肺内改变。结果:肺动脉栓塞周围型2例,混合型10例;受累肺叶动脉25支,9支完全充盈缺损,16支部分充缺。随就诊检查时间的延长,部分充缺的比例有所增大。12例中肺内出现实变3例,出现频率为25%,其中1例诊断为肺炎,胸腔积液4例。结论:MSCT可以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确诊。肺动脉栓塞的肺内改变发生率不高且无特异性,要以观察到栓塞的肺血管分布区一致为依据.肺内阴影的定性应结合临床及追随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地震伤员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对23名地震伤员行胸部多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放射学征象,并在不结合和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对有无PE进行前瞻性预测,评价两种情况下诊断PE的灵敏度;对可疑PE的患者加行肺动脉CT造影扫描,明确有无PE。结果23名地震伤员中,有4名(17%)最后诊断为PE。胸部平扫的征象中,垂直于胸膜面的条带状影见于3例PE患者(75%)及3例无PE的患者(15%)(P值=0.04),紧贴胸膜的肺野外带实变见于3例PE患者(75%)及4例无PE的患者(21%)(P值=0.067),胸腔积液见于3例PE患者(75%)及3例无PE的患者(15%)(P值=0.04),而同时出现上述征象见于3例PE的患者(75%)及1例无PE的患者(5%)(P值=0.009)。在未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的情况下,CT平扫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仅为25%,反之可达75%;肺动脉CT造影显示4例患者共17支肺动脉发生栓塞,除1支为肺叶动脉外,其余16支均发生于肺段动脉,表现为完全性充盈缺损,部分性充盈缺损以及“轨道”征。结论地震创伤容易发生肺动脉栓塞,认识肺动脉栓塞的一些辅助征象并密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PE,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行肺动脉cT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双源 CT 后处理软件在外周型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20例患者符合标准。扫描数据采用肺栓塞分析软件(PED)、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及肺动脉成像(CTPA)对图像重建,分别由2名高年资血管专业诊断医师对 PED 图、DEPI 图及 CTPA 图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分别记录由 PED 图、CTPA 图诊断的肺段及亚段动脉肺栓子位置、数目,计算显示率并评价其统计学差异;同时评价 PED 图与 DEPI 图对肺段动脉肺栓塞诊断一致性。结果 CTPA图共发现30处段动脉及40处亚段动脉内存在血栓,其检出率为7.50%及5.00%,PED 图共发现48处段动脉及62处亚段动脉内存在血栓,其检出率为12.00%及7.75%,CTPA 图与 PED 图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4.60、5.06,P <0.05)。以 PED 图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Kappa 系数=0.94,一致性极好。在 PED 图发现48处段动脉肺栓塞中,13处完全性栓塞,DEPI 图显示10例出现灌注缺损,3例出现灌注稀疏;35处不完全性肺栓塞,2例灌注缺损,29例出现灌注稀疏,4例无明显灌注改变。结论双源 CT肺栓塞探测软件联合能量灌注成像能够明显提高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初步评价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Plus 4CT机,对82例患者进行肺血管成像,扫描层厚3mm,螺距1.5,重建间距1.2mm,对比剂注射速度3-4ml/s。其中正常30例,中央型肺癌累及中央肺动脉40例,肺动脉发育不良5例,肺动静脉畸形4例,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后3例。32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结果 正常组30例SCTPA均能很好地显示并区分中央区肺动青静脉,显示外周肺血管的分布情况。直观显示各种原因所致肺动静脉的狭窄、位移或畸形46例,显示肿块和血管的关系28例。结论 SCTPA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部分代替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扫描技术在肺灌注和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疑有肺栓塞的患者,应用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DCE-MRA扫描技术,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和肺灌注成像。结果8例均成功进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和肺灌注扫描,其中2例正常,6例发现肺动脉血栓形成,并有明确动态显示的局部肺叶灌注异常。结论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DCE-MRA扫描技术的应用,可1次注射造影剂既发现了肺动脉内血栓,又可显示肺内灌注缺损,是较好的肺栓塞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栓塞解剖分布及形态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肺栓塞(PE)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上的解剖位置分布及形态特点. 资料与方法 75例PE患者作CTPA,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根据血栓在最大肺血管分支内的位置分为5型:肺动脉干型、左或右肺动脉型、肺叶动脉型、肺段动脉型和肺亚段动脉型;同时观察血栓在血管内的形态. 结果 75例PE中,肺动脉干型6例(8%),左或右肺动脉型12例(16%),肺叶动脉型28例(37.3%),肺段动脉型19例(25.3%)和肺亚段动脉型10例(13.3%).PE形态为:中央型51例(68%),附壁型7例(9.3%),闭塞型17例(22.7%). 结论 CTPA可准确、清晰地显示PE的解剖位置分布及形态,能提高小PE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