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仲景继承了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亦非常重视趺阳脉诊,他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对于该诊法多次论及。笔者尝试将《金匮要略》中趺阳脉浮的条文作一探析,归纳出其脉浮主胃气,但分虚实两端。以期能抛砖引玉,倡导张仲景之学,将趺阳脉诊法能够重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浮、滑、数、伏、芤、涩、大、数、紧、微、弦、迟、沉等13种趺阳脉脉象,为使张仲景趺阳脉诊法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中医临床,就仲景趺阳脉诊法作一整理和分析,以期能探究其意义,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多次论及趺阳脉诊法,但现代中医界基本上抛掉了趺阳脉诊这一重要的切诊方法。为使趺阳脉诊法能重新运用于临床,大力倡导仲景之学,笔者就仲景跌阳脉法作一探析,以期能将其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4.
宋银枝 《光明中医》2010,25(11):1956-1958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趺阳脉诊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趺阳脉的脉理渊源、诊脉部位、方法与原理以及趺阳脉诊与寸口、少阴脉诊关系等,阐述趺阳脉诊在辨病辨证、拟法遣方用药、预测病情、判断疾病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通过趺阳脉诊的现代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趺阳脉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强调中医辨病识证四诊合参,临床脉诊应不拘泥寸口而应重视趺阳脉诊等诊法。  相似文献   

5.
王叔和对趺阳脉的论述,继承于《伤寒杂病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在《脉经》中提到趺阳脉者有14处,与仲景所论趺阳脉相比,其脉名及主证相同者9种,新增者5种。对这些脉象和主症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趺阳脉诊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可知,仲景对趺阳、人迎等脉诊相当重视。他在《伤寒论·序》中就曾对不重视趺阳、人迎脉诊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谓:“……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趺阳脉者有28处,分别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阳明病篇》及《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等11篇中。另从脉象种类也可看出,在仲景所述30种脉中,趺阳脉即占13种之多。仲景何以如此注意趺阳脉诊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相似文献   

8.
论趺阳脉     
趺阳、趺阳脉最早出于《伤寒杂病论》。现行版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对趺阳脉的论述达29处之多(包括伤寒论条例辨脉、平脉篇)。对主病、主症、病机及治法方药有部分的阐述。晋王叔和《脉经》中亦有论及多处,下此以往少闻。仲景在原序中郑重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夫欲死别生,实为难矣……。”对那些马虎草率诊视病人的不良医疗作风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古人对趺阳脉的切诊是重视的。古人切得趺阳脉时谓:“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而当治也”(注:木刻本濒湖脉学,辨生死脉诀歌注解文。)更加证实了趺阳脉的诊断实用价值。但后世对此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在诊脉部位上发展了"寸口诊脉法",且根据病情酌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以及人迎脉;通过脉象阐述病因、明确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诊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张仲景:“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序),其书每一篇标题都称“病、脉、证并治”,说明他是平脉与辨证并重,而不是孤立地单凭脉诊去神乎其奇的。现将仲景在脉诊方面的主要发挥探讨如下: 一、“寸口”与“趺阳”、“少阴”等脉合参仲景批评了当时一些医生在脉诊方面“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伤寒杂病论》序)等草率作风。他对一般伤寒、中风等全身性疾病,多采用独取“寸口”(即二手桡动脉)的方法,而对有些脾、胃方面的杂病,则诊“趺阳脉”(即足背  相似文献   

11.
吴忠文主任医师系湖南名医,研习歧黄50年,学验俱丰吴师悉心研究《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师古而不泥古,对《伤寒论》他提出应将其放入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认识,以及“六经非经”的观点;延伸诊法,首次提出了趺阳脉的持脉方法,正常脉象及十二病脉的主病症、病机等;临床上讲究辨证求因,重视经方、药对的使用,治疗疑难杂症多从痰瘀入手;注重“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顺应自然、动静结合的养生观。吴师的这些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中医药理论,对学习中医药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难经》以降,临床医家以“独取寸口”辨证,既往现代脉诊研究,也仅从寸口一部获取压力信息、可视化信息。理论上讲,获得的信息量越多、越有效,辨证的结果越准确。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来说,寸口和趺阳脉离心脏距离比较远,而人迎脉距离心脏近,而且是人体的大血管,人迎脉反映的血管、血流等心血管的信息量比较寸口和趺阳脉应该多,更能反映人体的整体的病理生理状况。课题组在专利技术复合B型超声柔性脉动信息采集装置基础上,实现了脉动信息采集与识别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并对正常人、人和动物(犬、小型猪)的脉诊模型的寸口、人迎、趺阳脉动部位,获取近似于中医脉诊指下感觉的多维脉管运动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识别,在信息学上对“独取寸口法”与“遍诊法”取脉进行了比较。从初步研究结果来看,遍诊法获得的信息量要比“独取寸口”取脉获得的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就一定能提高辨证率吗?海量的信息是否包含有垃圾信息?寻找脉动的特征信息为临床服务是否可行?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做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白小林  孙月梅 《陕西中医》2011,32(10):1432-1434
<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关于消渴论述颇多。有些篇章明确记载了消渴病的脉证、治法与方药,也有些论述在原著中并未明确记载,但依据对脉证和病机的描述,可知其与消渴的特征甚为相符,故据其治疗消渴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1病因病机1.1胃肠燥热是消渴的病理基础《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2条说:"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若趺阳脉浮数,浮为胃气有余,数为胃热亢盛,胃热气盛则消谷善饥,渴  相似文献   

14.
麻子仁丸为《伤寒论》“脾约”证治的一张名方,倍受历代医家推崇。由于仲景于此以脉论机,以脉定证,每使后学对其主证、病机存有疑窦,以致影响该方的正确使用。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如次。 一、以脉论之,“小便数”非本方主证 仲景论中言脉,除阐明具体脉象外,往往还有通过论脉以释病机的临床意义,《伤寒论》249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即是其例。文中“趺阳脉”属足阳明胃经,能候胃气之盛衰;“胃气强”是指病机,提示胃热气盛:“小便数”从字面上  相似文献   

15.
<正> 张仲景是非常重视脉法的,在其著作中,皆以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把脉象看做是重要的辨证条件之一。《金匮》脉法,是颇有特色的,现在就这个问题,试作如下探讨。诊脉部位张氏诊脉,是遍诊法,概括其部位有四:一是寸口脉,即手太阴肺脉。指手掌后动脉,诊在太渊穴处,包括两寸关尺六部。二是少阴脉,即足少阴肾脉。指内踝后动脉,诊在太谿穴处。三是趺阳脉,即足阳明胃脉。指足背动脉,诊在冲阳穴处。四是少阳脉,即手少阳三焦脉。指耳角前动脉,诊在和髎穴处。再就是寸口、关上和尺中。凡寸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日: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7.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362条言:“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迟,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而《玉函经》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均将“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另立一条,后世伤寒注家,亦多宗此而另列.而对此条文的认识,历代医家多局限于脉象,谓少阴即太谿脉也(肾属水,其脉在太谿),趺阳即冲阳脉(胃经属土,其脉在冲阳),“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为太谿脉小于趺阳脉.这种解释未可厚非,但笔者认为,若仅局限于脉象,则未免肤浅,当阐发  相似文献   

18.
六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疑点、误点评析(续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材第五章诊脉部位的内容里有 :“仲景三部诊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此说法不妥 ,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里明确指出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仲景三部诊法应当是人迎、趺阳、寸口 ,而并非是寸口、趺阳、太溪三部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诊病虽曾用过寸口、趺阳、太溪 ,但决非是“仲景三部诊法”原意。在正常脉象的内容里有 :“年青人脉象多带滑 ,老年人脉象多带弦。”这里的年青…  相似文献   

19.
冯东  刘浩 《新疆中医药》2003,21(3):F004-F004
关于心、肺系疾病的诊治论述很多 ,笔者有幸随马德孚教授临床侍诊 ,对于马老治疗心、肺系疾病偶有心得 ,兹述于下。1 《金匮要略》中气分证的病机及治则《金匮要略·水气病》第 30条云 :“寸口脉迟而涩 ,迟则为寒 ,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 ,微则为气 ,迟则为寒……阴阳相得 ,其气乃行 ,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寸口脉迟而涩 ,趺阳脉微而迟 ,说明上中二焦阳气不足 ,气血俱虚 ,使外邪乘正气之虚而病在气分 ,形成虚劳、胸痹等病。这些都是阴阳相失所得。其治病原则使营卫之气畅通协调 ,大气得以转机 ,大气运行不息 ,外邪即可被祛除。此条也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伤寒论》有关脉学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总结张仲景以脉判断病位的经验。文章指出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价值,且擅长以脉论机,判析病证的诸多信息,如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势等。其中尤其擅于以脉判断病证部位,包括以脉判断表里病位,以脉判断上下病位,以脉进行六经与脏腑定位,以及运用趺阳脉和少阴脉判断病位等。这些理论对于临床辨证定位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对于《伤寒论》脉学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使药至病所而提高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