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壮瑶医药是广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在维护广西人民身体健康、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壮瑶医药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政府颁布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大振兴壮瑶医药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医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自己的医药积累和医药创造,而且至今仍然保留和享用着这些医药资源。《宪法》规定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传统医药不仅是指中医中药,而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从广义而言,中医药也...  相似文献   

3.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民族医药团队对中国发展较好民族医的医疗机构、设置医学门类有代表性的部分大学开展实地调研与咨询。根据目前国内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和55个少数民族医药学)的发展状况分析,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明显比55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成熟;55个少数民族医药学从学科分类上、是否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执业医师是否开考问题等方面均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高校采取可操作性的措施解决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续畅  周嫱 《吉林中医药》2014,(2):208-210
通过调查云南大姚县中医药发展现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现有文献及当地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采取街道随机抽样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自填式调查,通过"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录入,并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及应用水平较低,中医医药机构及中医师诊治水平较差。由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需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壮瑶医药文化植根于壮瑶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原则,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壮瑶医药国际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的设计和谋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2020年4月,广西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大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间医药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标准化工作亦提出了新的需求。系统梳理民间医药标准化工作,发现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总体现状相比,民间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相对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也缺少对民间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建议结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关于标准范围、层级等的改革要求,加强民间医药标准有效供给,注重民间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民间医药标准对民间医药事业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药和少数民族药物在风湿病的治疗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独活除痹酒是中医药与瑶族医药结合的产物,在瑶族医药中融入中医药使祛风湿作用进一步加强,开阔风湿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仲瑛 《江苏中医药》2006,27(10):47-47
《江苏中医药》从始创至今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它是当时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应运而生的刊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热情,共同为中医药春天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为江苏中医药学术的繁荣昌盛而培育浇灌,与时俱进,使之一代又一代地获得发展。尽管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一度停刊合并,历尽艰辛曲折,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全人类健康的需要,是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可能因少数民族虚无主义者的偏见而失去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我国目前京族医药现状,从2011年起,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和资助下,在《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项目中,列入了《广西三个特有少数民族仫佬、毛南、京族医药调查整理》作为子课题,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和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合作,承担了项目实施。历时3年,完成了项目任务,初步摸清了京族医药的历史、现状、特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3):F0003-F0003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是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4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民族医药发展”,这对加强推进全国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侗族在我国属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侗族的民族医药文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从事侗族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医疗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医药文化遗产。然而,历来对中医药(汉医)的开发与研究较为关注,而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特别是西部少数族的医药的研究很不够。对此,我们应该加大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力度,使其尽快适应全国医药发展的形势和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亚太传统医药》2006,(2):90-93
<正>行业要闻类0201民族医药专家共商“十一五”规划,专家建议在民族医药“十一五”规划中应纳入以下内容:制定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建立民族医药发展基金,成立全国民族医药继承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有关评审机构中设立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等。0202佘靖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中医药工作要把握“五个必须”:要充分看到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机遇;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明确中医药发展的目的、原则、主要任务及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推动中山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过程中发挥积极和示范作用提建议。方法:对中山医药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从中山的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看,中山中医药工作目前虽存在问题,但中山市在发挥中医药优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率先在全省提出建设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的构想,也取得显著成绩。中山市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过程中应该能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佳卿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95-2995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据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56个民族,总人口124 261.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13 738.61万人,占91.53%;少数民族人口10 449.07万人,占8.47%。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个,2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30个,使用73种语言,有文字的30个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7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需求、医药创造和医学知识积累,因地域不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我国传统医药一直受到国家宪法的保护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医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医药已经成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各少数民族医药,文中“民族医药”定义为除中医药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医药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同源学说、羌医药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以及与中医药的相似点等角度探讨了羌医药与中医药的关系,并指出羌医药有别于中医药的特色,为羌医药的挖掘与利用提供参考,并为羌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4):F0002-F0002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是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4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民族医药发展”,这对加强推进全国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侗族在我国属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侗族的民族医药文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从事侗族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认真努力对侗医药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了进一步弘扬侗族医药,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中医药》2014,(2):61-61
<正>1月16日,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会上指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仅是中医药部门的分内工作,也是卫生计生系统的重要职责,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全力支持中医药工作。在政策措施上、资金投入上、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给中医药"强筋壮骨",使中医药、西医药两条腿同样健壮。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在研究工作、制定政策文件时,要时刻想着中医药,更多听取中医药部门的意见,更多考虑中医药的特殊性,切实体现对中医药的扶持促进。在机构改革中,要相应地加强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民间医药的认识我国民间医药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医药学形成的重要来源,而且不断丰富着中医药学的内容。加强民间医药工作,做好民间医药挖掘整理和总结利用,对于丰富中医药诊疗技术,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将中医药原创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具重要意义。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要把民间医药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中医药"六位一体"全面发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现通常所指的民族医药属于狭义的范围,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的总称,其中藏、蒙、维吾尔、傣医药并称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民族医药因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无疑是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源泉,有必要深刻挖掘其理论体系的内涵,着力推动我国民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文章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民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文献报道,重点介绍了我国四大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以期对民族医药的理论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