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产检和分娩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组孕产妇的信息,应用手工方法管理对照组孕产妇的信息,统计两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围产建册率、按时产检率、产后42d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能够实现保健服务的延伸管理,有效提高妇幼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管理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于产科门诊建册并定期进行产检的初产妇5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系统产检。观察组根据孕妇体重情况,进行个性化体重管理。结果:观察组体重增长在标准范围患者比率为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8%,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60%(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及产后出血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积极进行体重管理,可使孕妇的体重和新生儿的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减少母儿合并症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对规范化孕产期保健的效果,为孕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方法:根据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第二医院产科特点,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产检并分娩的1010名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设专人负责健康管理档案,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回访孕产妇情况。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产检并分娩的1376名孕妇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规范化产检次数、孕检依从性、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及两组孕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规范化产检次数、孕检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了下降(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满意度由89.32%上升到了98.34%。结论:建立孕妇健康管理档案,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进行规范化产检,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在孕妇孕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孕产保健科及辖区内两家乡镇卫生院规范产检的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孕期保健指导管理,观察组孕妇实施基于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孕妇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孕期管理质量评分、中医健康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HAMA评分、孕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孕妇的Frankl评分、孕妇对孕期管理服务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中开展基于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更有利于提高孕期管理质量,提高中医健康宣教水平,在促使孕妇遵医依从性提高、孕期焦虑情绪减轻,孕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降低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让孕妇对孕期管理工作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价两组孕妇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持续性管理情况。结果:比价两组孕妇的孕期注意事项、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发现,观察组产妇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健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价两组的产妇满意、质量改进、护患融洽、护理纠纷等发现观察组的持续质量改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孕妇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产科收治的孕妇88例,44例接受常规孕期管理,设为对照组。另44例应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开展孕期管理,设为观察组。比较效果。统计孕期不良事件及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调查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科室护理及中医健康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孕妇SAS评分、孕期不良事件及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孕期中医健康知识掌握调查问卷得分、Frankl评分、孕妇对孕期管理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孕妇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糖尿病孕妇5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于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糖尿病孕妇5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健康教育、加强孕期监测、饮食干预、运动干预、预防感染、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辖区内管理中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定期进行孕早、中、晚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孕期健康教育后,产前抑郁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孕妇产前抑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孕产期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作用。方法:龙门县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开展调查,共以60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孕妇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为3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管理;观察组进行三级预防保健管理,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孕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婴儿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期女性开展三级预防保健管理,不仅可提高孕期女性对于相关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可降低婴儿缺陷出生的几率,对于孕妇及其整个家庭而言,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我所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22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未设置营养门诊某市直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产检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电话督导对高危孕妇复诊的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产科门诊根据本市制定的高危评分标准进行高危筛查评分,随机将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在本院高危门诊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高危号顺序抽出200例高危孕妇按常规实施高危管理编为常规组。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高危孕妇按高危号顺序抽出200例高危妊娠孕妇在此基础上配合电话督导复诊编为干预组。结果:两组孕妇经电话督导随访后对孕期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明显差别,观察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随访孕妇的信息进行汇总后得知干预组孕妇在复诊中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后的随访,观察两组高危孕妇产科质量指标的情况,干预组产科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专人专职的孕期保健管理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可明显提高孕妇定期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对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保障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状况,并分析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检、保健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平均产检次数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较高(P0.05);同时,两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认知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孕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产检的210例正常单胎妊娠初产妇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孕妇实施孕期营养干预和体质量管理,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时体质量指数(BMI)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增长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超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管理,可有效管理孕期体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可以降低孕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作为该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在该院接受检查和分娩的158例产妇实施研究;在征得孕妇同意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模式);护理完成后对比并统计两组孕妇的临床治疗结果、自然分娩实现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孕妇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临床治疗结果较优、自然分娩实现率较高、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且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模式,可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继而提高分娩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对孕产检依从性影响及管理效能分析,旨在提高孕产期保健。方法:选取2016年7月份东莞市南城医院对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以后的孕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7月至9月间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孕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应用孕产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分别在实施前后,收集孕产妇进行孕检和分娩的各项资料,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孕产妇对妇产科门诊护理及复查提醒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规范产检人数和产检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发生贫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乳腺炎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总体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而不满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孕产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产检依从性,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分析团体产前保健+线上孕妇学校在高龄孕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月于萍乡市安源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0例高龄孕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保健模式, 观察组孕妇给予团体产前保健+线上孕妇学校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 Apgar 评分、 孕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管理、孕期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管理各 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孕期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团体产前保健+线上孕妇学校模式,可降低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孕期保健 知识、自我保健管理能力与孕期生活质量,改善新生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东莞市康华医院定期进行孕期保健的55例高龄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未进行孕期保健的55例高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局、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围生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在高龄孕妇妊娠期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降低了孕妇并发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更保证了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孕妇应用孕期保健模式对其产后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实施孕期检查的812例孕妇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6例。对照组选用以往最常采取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孕期保健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孕妇应用孕期保健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孕妇对护理模式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新生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鱼骨图在产科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6年8月~2019年10月住院的1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鱼骨图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对给药、医嘱处置、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及投诉处理等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的安全事件管理过程当中添加鱼骨图分析护理,可以对问题有更系统、更完整及更直接的了解,可以明确各个岗位医护人员的责任,让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的时候更加主动积极,帮助更多的医护人员分析此类事件,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特征孕产妇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分娩的3 000例孕产妇孕期保健情况,根据保健管理情况(规范化产检次数)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规范化产检<4次)患者未实施综合措施干预,研究组(规范化产检>4次)实施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率。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来源均影响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21.99%明显低于对照组49.33%(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2.08%低于对照组4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特征孕产妇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均存在密切关联,孕产期实施综合措施进行管理效果较好,可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